演唱會在一陣激昂又綿長的返場曲中落下帷幕,整個劇院仿佛仍在回響着伯克利·坎恩特那嘶啞而撩人的嗓音。觀衆席逐漸散去,人潮如湧,空氣裡還帶着熱烈的餘溫。
林恩起身,披上風衣,低頭看了眼身邊還沉浸在八卦震撼中的邱白,輕笑一聲,似調侃又似輕描淡寫:“這座劇院的鋼琴,不是隻有他一個人碰過。我也在這裡演奏過一場,五年前。”
邱白擡頭,睜大眼睛:“……你也來過這裡?演奏?”
林恩望向台上的燈光慢慢熄滅的方向,語氣帶着一絲懷舊:“不太一樣的舞台,也不太一樣的觀衆。我那時候彈的是德彪西的《月光》,下面都是穿燕尾服的社會名流正襟危坐的聽了一個小時……但掌聲,比現在更響。”
他語氣不顯自豪,反而有種閑聊般的雲淡風輕。但那句話像是一記輕錘,不動聲色地落進邱白心裡,讓他愣愣地跟着林恩走出觀衆席,穿過擁擠的人群,回到劇院正門前的廣場。
夜幕已經低垂,天色深沉如墨,星光卻被地面照得分毫不現。高高的路燈将整座歌劇院前的石闆廣場照得雪亮,人群像潮水般湧出,燈光下每張臉都帶着激動和興奮。
林恩的出現,就像在平靜水面落下的石子。他站在劇院門前不過數十秒,就被幾個認出他的年輕人圍住。越來越多的人認出他來——那位在音樂學院任教、出過古典專輯、偶爾還客串跨界合作的天才作曲家,林恩。
他被人群漸漸圍住,閃光燈、手機鏡頭,熱情的詢問,求簽名、合影、擁抱,全部湧了上來。
“老師!請問您什麼時候有新作品?”
“我超喜歡你寫的那首《夏日夜行》!”
“林恩老師可以合照嗎!”
“您是我考音樂學院的動力!”
熱潮将他層層包裹,邱白下意識地往後退了一步,避開了那些蜂擁的人流。他站在劇院外的一根石柱邊,努力不去打擾那些粉絲的熱情,卻難掩眼裡的錯愕與安靜——
這是屬于林恩的光亮,是他無法靠近的世界。
林恩在人群中偶爾擡眼望向他,目光一閃而過,卻始終沒有忽視他的存在。
在衆星捧月般的包圍中,那雙眼依舊堅定而溫柔,像是在告訴邱白:“等我。”
就在林恩耐心地給第十位粉絲簽完名字、正準備朝邱白走回去的時候,一陣熟悉的低笑聲穿透人群而來,帶着輕浮又慵懶的尾音——
“啧,真是壯觀啊,我還以為今天的主角是我,結果你比我還紅。”
那聲音讓林恩眉頭一跳。他還沒來得及轉頭,一隻骨節分明的手便搭上了他的肩膀,随之而來的,是伯克利·坎恩特那張張揚又帶着勝負欲的俊臉。
“林恩,咱們這是在公開争寵嗎?”伯克利笑着壓低聲音,“你都不來後台一趟,害我特意來找你,結果還得跟你的學生粉絲搶位置。”
他的出現引發了現場的騷動。
原本還圍着林恩的粉絲立刻發出了激動的尖叫——
“啊啊啊啊!是伯克利!!!”
“他們倆居然在一起出現!”
“這是什麼世紀同框?”
“是新合作嗎?還是……别告訴我他們其實……關系不一般?!”
記者們更是像是聞到了腥味的貓,紛紛沖了上來,閃光燈一片亮起:
“請問林恩老師和坎恩特先生是什麼關系?”
“是新專輯的合作?還是私下朋友?”
“你們之前從未同框,這次是正式公開互動嗎?”
“請問你們互相欣賞對方的哪一點?”
伯克利挑眉,一副不急着走的模樣,甚至還刻意地偏頭對林恩低聲調笑:“你的小男朋友還在那邊看着呢,要是我現在吻你一口,你猜他會不會氣得哭出來?”
林恩面無表情地側了下臉,眼神裡浮起了一絲危險的冷意,但語氣卻仍舊優雅:“你試試看,我可以告訴佐拉爾,讓你跪着給他寫悔過書。”
伯克利一頓,接着笑得更大聲:“啧,你還真記仇。”
兩人的唇槍舌劍落在記者和粉絲耳中,卻像是調情的火花——無數的閃光燈瘋狂咔咔作響,人群幾乎要擠破劇院外的廣場。
而在人潮另一邊的石柱旁,邱白站在那裡,手指不自覺地絞着衣角,看着那一片喧嚣中并肩而立的林恩與伯克利。耳邊是不斷有人在議論:
“天啊,他們好配啊!”
“林恩老師好溫柔,坎恩特太張揚了吧,簡直互補!”
“我嗑了!”
邱白咬了咬唇,眼神慢慢低垂。
他不知道伯克利與林恩之間的真正關系,不知道他們對彼此說的那些暗語代表什麼,也不知道——
自己,究竟能不能走進那一片燈光下的世界。
在衆人的歡呼與閃光燈中,整個劇院門前幾乎快要沸騰。所有的視線都聚焦在那兩位如同天神般并肩而立的男子身上——林恩與伯克利·坎恩特。
而在人潮稍遠的邊緣,一個身影悄然靠近了躲在柱子後面的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