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兩點時,姜宜和褚期一起等在23樓的電梯口。
電梯從65樓一路往下,在本層停下後緩緩打開。
為首的男人西裝革履,頭發一絲不苟地梳在腦後,露出光潔飽滿的額頭和俊秀銳利的眉眼,又因身形高挑,肩寬腿長,剛踏出電梯就讓人感到撲面而來的壓迫感
“陳總,幸會。”
褚期笑着上前跟陳書淮握手。
除陳書淮外,還有一名CF Capital的投資經理宋明和德亨的三名律師到場。
按照姜宜的經驗,真正參與談判的應該是陳書淮和德亨的趙律師,另外來參會的都是做記錄和回去幹活的。
姜宜迅速打量了一下這幾人,也和陳書淮握了手,裝作第一次見地跟他打了個招呼,“幸會”。
陳書淮目光在她身上定了片刻,“嗯,好久不見。”
“陳總和姜律師認識?”
趙曾律師微微驚訝,似乎找到了中午陳總向他問起姜律師的理由。
他目光在兩人之間徘徊,發現姜律師正抿嘴笑着看陳總,而這位向來不苟言笑的投資人此刻神态也很是溫和。
還怪養眼的。
可趙曾不知道,姜宜是因尴尬而笑。
陳書淮這是在暗地裡調侃她在這兒裝不認識呢。
“前段時間在檀機工作室見過,恰好碰上姜律師在休假。”陳書淮不緊不慢道,并未真的戳破兩人的關系。
褚期是唯一知情的人,頗有深意地看了眼陳書淮,笑道:“是啊,很巧,那時候我也還不知道陳總在CF Capital,真是緣分。”
其他人紛紛意外,“原來褚總也在?”
褚期笑道:“不然姜律師怎麼會被我挖過來呢?”
律所圈子小,大家基本都知道姜宜是剛跳槽過來的,也并不意外,都笑着說了句有緣分。
陳書淮卻興緻缺缺地不說話了。
在門口寒暄幾句後,所有人都移步至會議室,裡面坐着尋木文化聘任的常雪律師和周毅律師,負責給姜宜寫會議記錄的安琪也坐在角落。
落座後很快切入了正題。
趙曾律師先提:“不如這場由我們來先說一下對昨晚反饋意見的看法,姜總和常律師再看看有什麼意見?”
姜宜點頭:“可以,開始吧。”
商業談判來回拉鋸的要點就是抓市場慣例和錨定雙方實際需求,在此基礎上,公司方和投資方中更強勢的那一邊往往占有更大優勢。
尋木文化所在的行業不是熱門賽道,這回隻在A輪階段,而CF Capital是大資本,所以常雪律師的戰略是吃定CF Capital以往多做境外或跨境項目,再專挑近年境内陳氏集團旗下的類似賽道投資項目條款作為支撐。
常雪來自崇和,是姜宜的前同事,兩人都在岑律師手下工作了許多年,風格相似,姜宜多數時間都沒什麼意見。
說實在的,當法務總監可比當律師舒服多了,她隻需要在旁邊聽、思考、判斷,廢口水的話全由律師來說。
上岸的感覺不過如此!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談判進程還算順利,能争取的就争取,無傷大雅的内容可以放手就放手,兩方律師都很有經驗。
投影儀上的條款來到了拖售權部分。
姜宜不動聲色地看了一眼屏幕,緩緩喝了口咖啡。
趙曾律師說:“拖售權條款,目前的分歧主要在觸發條件上,我們想先了解一下褚總的顧慮,您是擔心公司未來财務指标無法達到這個标準嗎?”
這問題稍顯尖銳,姜宜在褚期說話之前先開口了:“這個問題我來說一下吧。”
包括陳書淮在内,在場的人都看向她。
姜宜聲音不疾不徐,“目前關于拖售權的條款,在我所見過的項目裡屬于最嚴格的一檔,而我們尋木文化這次的融資裡,确定的跟投方還有省文化發展基金,就我所知,他們所投的文化産業類項目對回報周期都比較寬容,也更青睐長線布局。”
她擡眼,“所以,在這個條款上,陳總是事先跟基金的領導溝通過,還是有什麼特殊考慮?”
皮球直接踢給陳書淮。
姜宜昨天下午看完核心條款後,忍不住和褚期吐槽,這果然是萬惡資本家才能提出的條件。
投資後三年的财務指标簡直是把尋木當成驢一樣趕,更别說五年後沒上市就要面臨被并購的風險。
陳書淮笑了笑,“依據我們之前和褚總的溝通,尋木打算在北美設立子公司,經營奢侈品類的藝術家居,我們會協助提供在北美的資源,但也相應需要看到相應回報的可能。”
他用北美市場來堵姜宜的嘴。
聞言,姜宜沉吟片刻,道:“我們的确有開展新業務的計劃,但目前提出的三年财務指标和計劃上市時間實在太短,我們希望延長計劃上市時間至十年,再加上兜底條款。至于财務指标的數字,可以等會計師出具報告後再定下。”
陳書淮椅背一靠,慢條斯理道:“姜律師,我們不是在養小寶寶。”
這話落在别人耳朵裡是暗藏敲打的意思,可落在姜宜耳朵裡卻怪怪的。
她眉心一跳,擡眼看他,那人卻神色平靜,看不出什麼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