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樂昌公主的想法,陳皇後并不意外,或者說她早就有心理準備了。從樂昌公主下嫁沒幾天,就搬回公主府并不傳召驸馬,還跑回宮裡跟她透露想和驸馬各過各的日子互不打擾,她就知道樂昌公主看不上威武侯世子。
不過這些對于金枝玉葉來說并不是什麼大事,而且永慶帝也為樂昌公主給威武侯府做了彌補。按理勳貴都是降遞襲爵,而且也不一定是依次降,看賈赦這個倒黴蛋,按理他爹是榮國公,他也該是個侯爵,但永慶帝煩透了這夥人,把他一撸到底隻讓他意思意思襲了個将軍,朝堂上也沒多少人有異議。
而且一般來說,若是哪家勳貴沒有嫡系子孫,隻有庶子的話,朝廷會收回爵位,就打發他們家一個末等的勳爵。然而為了樂昌公主,永慶帝親自承諾威武侯,許他們家世子的庶子不降等襲爵,也就是說讓威武伯多襲一代。
當時威武侯是感激涕零,結果沒想到人家人心不足蛇吞象。永慶帝以為他和威武侯等價交換達成了共識,我給你家恩典,你家好好待朕的公主,她想幹嘛就幹嘛去,隻要不養面首不在威武侯世子頭上跑馬就行了。
而且現在的夫妻講究相敬如賓,很多人家都是娶妻娶賢,納妾納美,大家都這麼過,他還給了威武侯恩賞,威武侯簡直賺大了!
但人家威武侯不這麼想啊,他隻想着樂昌公主如此榮寵,若是公主有子,說不定看在公主的份上,侯爵還能多襲兩代呢,更别說,還有公主的私産,都是呂家子孫的,讓他眼睜睜地看着它們被朝廷回收,他根本做不到啊!
在這點上,威武侯的腦電波和呂老夫人還有秦夫人的神奇地連接到了一起,于是就有了世子闖禍,他們一家死死糾纏公主的狀況,還不舍得把罪魁禍首處理掉,小許氏肚子裡的畢竟是世子的第一個孩子。
說來也是奇怪,成婚多年,樂昌公主也沒攔着世子納妾睡通房,也沒使什麼手段,平時都是分居兩府,但偏偏世子的内寵沒一個有孕的,這還是世子後院第一次傳出喜訊。
秦夫人不舍得孫子,萬一是個男胎呢?那可是世子的長子,皇帝陛下金口玉言承認的侯府繼承人。呂老太太也不舍得,小許氏是她的侄孫女,代表着她的顔面,就這麼讓處理了,豈不是讓她顔面無存?
小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呂老太太和秦夫人聯手護住了小許氏,威武侯也拿她們沒辦法,思來想去,隻能去捏捏公主這個軟柿子了。
樂昌公主:老虎不發威還真以為我是病貓!
陳皇後雖然偏疼樂昌公主,對威武侯一家不滿的很,但她也對永慶帝知之甚深,“皇上聖旨賜婚,若是沒有特殊情況,怕是不好和離。”
樂昌公主對此早有準備,“我那舅家表妹,心悅世子久矣。”
陳皇後柳眉倒豎,“她大膽!”
樂昌公主安慰道,“在世人看來,世子容貌俊秀,身長玉立,風度翩翩,又出身高貴,有家世加成,的确是個良人人選,我那表妹,上不上下不下的,婚事上确有尴尬之處,威武侯世子也是她能夠着的最好人選了。”
無論是說起自己的夫君,還是心悅夫君的妹妹,樂昌公主都很平靜,點評也極為可觀,倒是讓陳皇後不解起來,“你既然對世子評價不低,為何成婚多年依然對他冷冷淡淡的。”
這也是所有人都不解的問題。
樂昌公主其實也是有點困惑,“世子是沒有什麼缺點,但我也沒有找到能吸引我的優點。他是侯府世子,我是當朝公主,他是如玉公子,我也不醜,誰比誰差了?都說他讀書有天賦,但至今沒考出個成果來。那些書我都看了,若是女子能科考,我感覺我比他都強些。”
陳皇後是書香門第養出來的标準貴女,很不能理解樂昌公主事事都想和男子比的好勝心,“那些都是男人們在外頭要操心的事,你一個女兒家,和他們在這方面比什麼?”
相夫教子,操持後院,以後夫榮妻貴,母憑子貴,這就是一個女人最讓人羨慕的完美一生了。
樂昌公主:……
好累,沒法說,感覺有壁。
樂昌公主想了想,換了個說法,“我的意思是,我又不比他差,憑什麼他能左擁右抱三妻四妾,我堂堂一個公主,要和那些卑賤的奴才秧子共侍一夫?世子下的去嘴,我都嫌惡心。”
陳皇後雖然有點驚訝樂昌公主不滿男人納妾的想法,覺得有些大逆不道和世俗格格不入,但聽了她的解釋,卻覺得能理解。的确,讓一個金枝玉葉和奴婢一起伺候夫君,也太過難為公主了。
就像她身為皇後,有時看到永慶帝葷素不忌寵信宮人,甚至教坊的舞姬,後宮又不是沒有出身卑微的宮妃,想到要和她們平起平坐,有那麼瞬間也覺得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