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壤土 > 第13章 93年9月雲影

第13章 93年9月雲影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秋風還沒開始吹拂,村裡的人已經開始去田間挖掘參薯作為食物,新一年的參薯長得很不錯,其他人田地裡挖起來一個個參薯最小的也有雞蛋大小,個頭大的比拳頭大,我一直以來吃的都是這東西。

參薯剛剛被挖出來的時候非常新鮮,富含水分,表皮很薄很嫩,感覺跟新土豆很相似,裡面的酸澀味也淡,村裡有的人挖出小參薯以後在自己粗糙肮髒的亞麻布衣服上蹭蹭就往嘴裡放,咬一口汁水四溢,小孩子們也喜歡拿那些小小的參薯當成零食吃。

新鮮的參薯放火裡烤也是難得的美味,澱粉十足,跟烤土豆相比别有風味。

天知道為什麼剛收獲的參薯那麼脆嫩那麼細膩,放一段時間以後裡面的纖維卻莫名其妙變得粗糙無比,還有那股随儲藏時間日益增長的酸澀味,真讓人煩惱。

我也是現在才知道新收獲的參薯幾乎沒有酸澀味,比儲存上好一段時間的參薯可口得多。

其他人的田地裡參薯紛紛被挖掘出來,我也忍不住開始收獲我自己田地的參薯。

相比起他們田地裡闆結嚴重、需要用工具慢吞吞挖掘參薯的貧瘠土壤,我這邊松軟的土壤簡直太好操作了,站在參薯植株旁邊彎腰抓緊它粗壯的主幹用力往起拔,發達的根系帶着一枚枚飽滿的參薯從脫落的泥土中剝離出來。

“哇哦!!”旁邊圍觀的幾個人和我一樣瞪大了眼睛!

我們都愣住了。

這未免也太誇張了吧?我甚至沒法把它整個根系拉出土壤,最大的四五枚參薯幾乎比我平常在蔬菜店看到的紅薯還要大,我都沒法相信它真的是參薯。更别說稍微遠處根系那上面成串稍小的參薯,它們看起來是小,卻也都比拳頭更大!

一棵參薯上結出的塊莖,我竟然幾乎要提不動。

圍觀的人驚呼連連,其他人幾乎是奔走相告,原本在其他農田裡忙碌的人都放下手裡的活跑來看熱鬧。

毫無疑問,村子轟動了!

我彎腰往出清理土壤裡的參薯,村裡男女老少都來圍觀,他們吃了一輩子參薯,不是沒從野外挖到過更大更多參薯,但他們從沒見過有人能種出一棵參薯長出這麼多這麼飽滿的塊莖!

在人們羨慕的目光裡我把一顆參薯的收獲都攏成一堆,這是别人家數棵參薯加起來都趕不上的産量,幾乎夠我吃大半個月。村裡人一般不會一次把所有參薯都挖掘出來,因為參薯一旦挖出來以後就會迅速失去水份而變硬變酸澀,所以夏末到整個秋天大家都會隔三差五收獲參薯,最大程度保留它的新鮮風味。

我四十九棵參薯的産量按估算足夠我吃上好幾年,但參薯其實沒法存放那樣久,我把一部分參薯挖出來跟村裡人換了點木盆木碗之類的日用品,其餘的都先後采收,儲存在我的小窩棚裡。

其他人沒進來過我的小窩棚,他們不知道我的小窩棚向下挖了多少,能儲存多少參薯。

我藏在窩棚裡的參薯都是打算帶去對面世界的,那些黃頹子果幹也一樣。月末到來之前我加緊采收黃頹子,采了滿滿一大塑料袋新鮮果子,到石門在夜裡打開以後将它們還有大堆的參薯都給扔過了石門。

超過五十斤參薯、五斤果幹和接近十斤的新鮮黃頹子被我帶回了我自己家,考慮到它們在跨過石門的一瞬間就已經死亡,沒法再長期儲存,我也隻能連夜處理它們。

五十斤參薯就算累死我也沒辦法在一夜裡全搗泥做面包,所以直接把它們全都切成了片,水煮過以後晾在外頭平鋪的塑料布上做成類似紅薯幹的玩意,以後再二次處理。

少量金色黃頹子被我裝進罐頭瓶裡像上次一樣當果幹賣,而那些明黃色酸味比較濃的果幹還有新鮮果子則都被我洗過以後煮在鍋裡,先熬了大半夜熬到稀爛,然後加入大量砂糖,不停攪拌做成了粘稠的果醬。

第一次做果醬還行,味道酸甜醇厚,芝麻似的種子也保留了原有的風味,相當成功,我把它們都灌進熱水燙過的罐頭瓶裡,隻等貼标簽擺到貨架上開賣。

我爸媽早晨五點多醒來的時候我已經把第一鍋果醬給裝完了,剛才一鍋我熬出了整整十六瓶果醬,每瓶貼條打算賣八塊錢,扣掉砂糖的成本錢,能賺一百塊出頭。

我爸媽完全想不明白我半夜從哪搞來的果幹和那麼多參薯,他們問我,但我根本不想和他們解釋,隻給他們說有東西吃有貨賣就行,别問更多的。

他倆狐疑地吃早餐,每次想問我我都說再問以後就沒有的吃了,他們才勉強同意不再追問。

他們今天的早餐是稀飯、鹹菜、參薯片抹果醬,酸甜的果醬抹在參薯片上又軟糯又香甜,簡直比甜點還要好吃,鹹菜稀飯剛好中和酸甜味,我們吃得都很香。

第一鍋果醬的成功讓我信心大增,早晨專門跑去學校請了假,然後買了更多砂糖,跑回家裡熬果醬。

我爸媽看在眼裡倒也沒阻止我,他們知道我不是上學的料,而且平常我乖乖上學從不遲到早退,偶爾請個假不是什麼大事。

反正小賣鋪清冷,他倆也沒事做,就幫着我打下手煮果醬,我爸力氣更大,用擀面杖在大鍋裡面攪得賣力,果醬更均勻,比第一回我自己煮的更粘稠,看起來也更好。

我看的書上有說過,果醬裡含水多少決定了果醬的保質期,高糖度的粘稠果醬在密封足夠好的情況下甚至可以保存十年以上。

我們第二次做出的果醬質量就相當好,雖然隻做出十二罐,但明顯更醇厚也更香甜。

第三鍋黃頹子已經隻剩不多了,搭配剩下的砂糖熬成果醬,堪堪裝了兩罐頭瓶,因為比較熟練,這一次的熬得最均勻賣相也最好,我們留下自己吃。

黃頹子果醬抹在參薯面包上非常美味,跟小米豇豆稀飯更是絕配,要再有顆煮雞蛋加點小菜,絕對是豐盛美味的早餐,有時候晚上我懶得做飯也拿這一套當晚餐,也多虧我爸媽都不挑食,能将就,我每天半學習半創造的各種飯菜也讓他們吃得飽飽。

小賣部生意還是很清淡,倒是這次新上的黃頹子果幹被迅速售空,連果醬也賣得很不錯,買了的都說好,甚至還有人專門買了送給親戚嘗。

好幾個買過果幹跟果醬的街坊都很好奇“黃頹子”到底是什麼玩意,産自哪裡,我根本說不清,隻告訴他們那是一種山裡産的野果,明年到季節可能還有,他們聽了以後竟然還期待起來,紛紛告訴我明年有果幹的時候他們還要買。

我吃了不少黃頹子,在我看來它的酸甜味其實不如山楂,倒跟我們這裡的酸棗有點相似,但黃頹子沒有硌牙的硬核,有見多識廣的人說它細碎的種子有點像“猕猴桃”,但比猕猴桃種子的嚼勁更脆更香,讓人吃了以後很想念咀嚼果幹時候的味道,就算明知道吃了要倒牙,可還是想吃。

我沒吃過猕猴桃,甚至不知道那是種什麼樣的水果,但不妨礙我記住給那些黃頹子灌木做做修剪,施肥,期待它們明年結出更豐厚的果實。

還有一件我沒想到的事情,那就是我們家的參薯幹竟然被賣出去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