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譚市,不僅僅有超級罪犯,還有普通的罪犯。其實,普通的罪犯比超級罪犯更多,也更泛濫。尤其是在超級罪犯吸引了更多關注之後,這些普通罪犯其實有不少活得比較滋潤。沒有這麼多普通罪犯,超級罪犯也失去了滋生的土壤。除了罪犯以外,還有靠分析罪犯吃飯的人,比如本傑明就是其中之一。
哥譚市永遠不缺乏新聞報道,他可以憑借心理分析師的身份,在節目上大放厥詞。正如前面所說,他曾在阿克漢姆的經曆經常被他拿來炫耀,但其實他并沒有待多久,他的專業水平也存在一些疏漏。所以很多時候,他隻是在瞎編胡說。
雖然之前他因分析小醜、雙面人等人物的内心而讓節目名聲大噪,但誇大其詞地分析罪犯總是有市場的。尤其是在這種輿論的渲染之下,很多人會認為當超級罪犯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因為媒體會大面積報道。分析他們的心理,似乎就能成為英雄一般的人物——真的有不少哥譚市的青少年這麼認為。雖然本傑明分析了這麼多罪犯,但他最喜歡分析的人卻是蝙蝠俠。
可能是兒時流落街頭的原因,傑森一開始看本傑明的遺書時,有一點點氣憤,因為他非常同情可憐額,覺得本傑明是那種被逼到絕路的人。在哥譚市,這樣的人很多,傑森的親生父親也曾是其中之一,但他對親生父親的恨大于愛。他更愛那個收養他一段時間,卻因各種原因與他分離的養父布魯斯,隻不過他不善于用語言來表達。
接下來,傑森開始為自己的養父鳴不平,因為他在網絡上搜索了本傑明過往的節目錄像,發現本傑明除了分析小醜、雙面人、小醜女、毒藤女以外,還在分析蝙蝠俠。
而節目裡,為了收視率,誇大其詞的言論比比皆是。一提到蝙蝠俠,電視收視率會上升,網絡點擊率也會上升,當然就會有更多的人讨論。他們會讨論蝙蝠俠和正義聯盟的關系,但最喜歡讨論的還是他的身份。
本傑明開始肆意分析蝙蝠俠的心理:“蝙蝠俠其實也是罪犯。雖然很多人認為他是一個值得尊敬的象征,實際上他就是一個罪犯。他對一些人施加暴力,這難道不是罪犯的行為嗎?在法律上還要講正當防衛和防衛過當呢!蝙蝠俠經常在街邊揪住一個可憐的小偷,然後詢問他小醜的下落,接着再把這個小偷打一頓。請問這叫維護正義嗎?”
一開始,本傑明說的還是大衆對蝙蝠俠的正常質疑,但後面就越來越離譜:“我懷疑蝙蝠俠的另外一個身份就是哥譚市的某名著名罪犯,因為他總是能夠趕到罪犯所到的地點。蝙蝠俠隻不過是他的其中一種身份,他為什麼要假裝成一隻大蝙蝠呢?就是因為他的内心非常陰暗。”
“為什麼蝙蝠俠要假裝成一隻蝙蝠呢?因為他也許内心很壓抑,需要壓抑自己的欲望。也許他在現實生活中是一個侵害女性的罪犯。這都是非常有可能的,因為他蒙面并且穿着一身黑衣服,就說明……”
“我在阿克漢姆的時候曾經看到過關于蝙蝠俠的檔案。沒錯,他其實也是一個精神病人,隻不過檔案最後被他本人毀壞了。但我看到了檔案上提到過他有精神分裂症和人格分裂症。也就是說,我們所追捧的英雄隻不過是一個精神病患者。”
傑森認為蝙蝠俠是偉大的,不然他當年也不會接棒迪克·格雷森成為羅賓。本傑明這樣瞎扯,确實是觸到了傑森的逆鱗,傑森都恨不得把屏幕給砸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