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默語兩下,随後,領着二人來了大堂。
二娘眉眼舒展,忍不住“哇”出一聲, “大妹子,大堂比原先見的亮堂多了!”
是啊,原本屋頂上僅有兩片明瓦透光,如今換成八片,四角也各增加了兩片。
四時天光與景色,皆由它們濾下,屋内也變得柔潤清皎、瑩瑩敞敞,使原本晦暗陰澀的屋子,多添了幾分陽氣與幽華,想來那些陰濕之氣,和磚縫間暗綠的黴斑,亦不複見蹤影。
經商之人,最怕陰氣聚而不散,背離“向陽納吉”之理,我們人所居住的陽宅如此,商用鋪子亦如是。
大堂至後院加了一道角門,穿門而過後,書韫沒再關注其他,而是徑直來了後院水井處,雙手扶着井邊,竟倒映着清亮的自己,還見山泉之水從下往上汩汩冒出。
“小五,這口井你是怎麼引出活水的?”書韫語氣驚訝。
杜小五昂首挺胸,跨步向前,來到井邊,饒頭道,“我沒引勒,東家!我就和兩個泥瓦把水井掃了一遍,發現眼子堵了,我們給通了,嘿嘿!”
二娘對杜小五說了句“瞧把你能耐得”,同時,還不忘給他拍幾個巴掌,可小五不知二娘力氣大,險些被熱情得拍到井裡。
幾人哈哈大笑!
而後又繼續巡看,四間雜屋,兩間收拾出來做卧房,二娘和書韫各執一間,另外一間用做刻版房,一間用做淨房。
院子也被清掃得幹淨明亮,淨房旁的草棚支架,書韫伸手扶了扶,亦不搖晃了,仔細一看,卯榫處都有加固的痕迹,心裡暗自贊歎杜小五的負責與曹叔的專業。
這裡比不了通縣,也因囊中羞澀,沒辦法專門置辦一間夥房,先前便和杜小五、曹叔商議靠圍牆跟兒,讓泥瓦搭了兩方半人高的牆體,頂部再用搭棚式的方法撐起,裡頭做了石案和一方竈,置鍋碗瓢盆。
沈書韫走路時,伸手貼身掂了掂荷包,通州賣宅子,阿爹留給自己的銀錢,以及自己前些年攢的錢也快到底了。
轉頭一想,雖說院子被占用了一角,看上去沒有那麼美觀,但院子裡有井、夥房,且相距不遠。
如此,便在臨京城有了生活與經營必備的空間,沈書韫已很是滿足。
再折回大堂,曹叔在靠後的位置給做了一方櫃台,方便她算賬、計數和裁紙。
大堂上方刻在牆上的《文魁星點鬥圖》,先前朱筆斷裂、墨迹暈染後形如淚痕,書韫用發簪就着毛筆,一點點修複完全後,如今再觀之,鮮活的文氣冉冉升騰。
至此,外部形煞因”泰山石敢當“化解,大門門楣處懸挂銅制八卦凸鏡,反射路沖邪氣;門前窪地填平,青磚由高而低重鋪,兩側矮竹搭配,形成“水(财)流入宅、綠屏擋煞”的新局面。
加之井水複活。
通過“鎮、化、引、活”,沈書韫一番精心布局與調整,困擾鋪子最大的風水問題得以解決,如今已是兇中生吉,希望今後皆大吉大利!
衆人再回書鋪門前,忍不住拍手叫好。
接下來,便進入最重要的一項,倘若這一項通不過,沈書韫知曉,她與二娘便隻能打道回府,回通縣僻縣!一切白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