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這些“石塊”是花葵蟲無法吸收的“營養結晶”。
一般情況下,這些“石塊”會掉落在地上,被泥土覆蓋,腐爛成肥料,滋養了土壤,而後土地會長出大量新鮮的野草。
而花葵蟲就可以吃掉這些野草,如此,便完成一個簡單的生物鍊循環。
偶然間,蟲族人發現這些“石塊”是可以食用,還能産生很強的飽腹感,這才開始圈養花葵蟲,食用被它們丢棄的“石塊”。
後來,蟲族世界的文明循序發展,食材處理方式也大幅改進。
蟲族人便把這些“石塊”狀的營養結晶收集起來,經過清洗、高溫烘幹和深度粉碎等程序後,就變成一種潔白的粉末,名為花葵粉。
日常烹饪時,給鍋中的花葵粉加入水、果汁等液體,配上高溫烹煮,幾分鐘後,花葵粉就會變成凝膠狀态。
凝膠化的花葵粉,不僅沒有了傳統那種堅硬、幹巴巴、容易噎住的口感,反而變得嫩滑、彈牙,好吞咽的口感。
還能根據投放液體不同而烹煮出不同的味道。
放入清水,就是平淡無味的花葵粉,配上炒菜,不會搶奪炒菜的味道;放入果汁,就是微甜的花葵粉,即便不吃炒菜也行。
又或者在烹煮花葵粉時,放入肉丁、菜丁,做個鹹味的“肉菜飯”也行,還節省了炒菜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