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字子房,本是韓國貴族,“漢初三傑”中出身最好的一個,從他有字就可以看出來。秦滅六國後,秦始皇對待六國的貴族并不薄。】
【張良有三百個家仆,親弟弟死了也隻是草草埋了了事。在那個講究放陪葬品厚葬的年代,張良家這麼富有,卻這麼幹,很不被人理解。散盡家财,拜訪名士,斥巨資打造了一個百餘斤的大鐵錘,孤注一擲,隻為報國仇。】
天幕梅開二度。
【張良本是韓國貴族,祖父和父親都是韓國的丞相,不出意外的話,張良也會是韓國的丞相,并不。我們來看,張良的父親去世的時候,張良尚且年少,沒有在韓國當官。這可以理解,但是……】
【年少不是年幼,怎麼着也得有十一二歲了。二十年後,秦滅韓,張良得有三十多歲了,若是能當上韓國的丞相,早就當了,不至于還是個白身。】
【也就是說,三十歲出頭的張良并無帝師之才,但是從博浪沙刺秦可以看出,他有荊轲之勇,咳,應該是和燕太子丹想到一塊去了。】
【秦滅韓之後,隻有張良便賣家當,做了一個一百多斤重的大鐵錘,雇了一個大力士,埋伏在博浪沙,準備刺殺秦始皇,以報國仇。但是吧,失敗了,隻好隐姓埋名,改名叫張良。之前的名字,恐怕隻有貼通緝令的秦朝官員知道了。】
“韓國貴族,祖父和父親五世相韓……”嬴政眉頭皺的更深了,看來張良是很難招攬了。
原來是改名叫張良了,難怪這麼多年都無法抓到。他曾遭受過無數次刺殺,因而有了防備,出行時候安排了不少一樣的馬車,張良沒選中也是正常。
不過也是運氣所在,若是對方猜中了他的馬車,那鐵錘砸一下,他怕是連回旋的餘地都沒有。
天幕的解說讓他意識到大秦的江山并沒有他想象中的那麼穩固,尤其是在人才這方尤為稀缺。扶蘇的羽翼還不夠豐滿,僅憑趙高和李斯二人,就能決定他的繼承人,扶蘇的生死。
他要改變這一現狀,人才就不能随意殺掉,哪怕是與他有着深仇大恨。
【張良逃亡到下邳,在橋上遇到了一位老者。老者故意把鞋扔到橋下,讓張良去撿,完了還讓張良替他把鞋穿上。張良秉着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恭敬地照做,得到了《太公兵法》,最終成為了帝師。】
西漢
正在寫史記的司馬遷連連點頭,對的,就是這樣。
留侯刺秦失敗後逃到下邳,在下邳遇到了黃石公贈書,苦讀十年後方能成為帝者師。
曹魏
徐庶想到了自己的經曆。
他年輕的時候也是像張子房一樣,替乄人報仇成了通緝犯,隻好隐姓埋名,後來才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發奮讀書,在荊州結識了諸葛孔明、崔州平等一幹才華出衆之人,與之成為摯友,好不快哉。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尊老愛幼。故事很好,下次不要再編了。】
司馬遷:“……???”
徐庶:“……???”
後世無數被這個故事激勵的文士們:“……???”
【“黃石公”贈書後言道:“學成此書可做帝師,十年後前途無量,再十三年後可以在濟北遇見我的真身——一塊黃石。”】
【也就是說“黃石公”是一塊黃色的石頭成仙,下凡來點化張良,送上《太公兵法》一部,囑咐張良用心研讀,靜待十年後的時機,輔佐未來的君主誅滅暴秦,再過十三年,功成名就想退隐時回濟北尋我。】
【這話大家看出問題了嗎?大家是否還記得那個“同志們,八年抗戰開始啦”的抗日神劇?
沒錯,“十年後輔佐明主,再十三年後功成身退”不過是在放馬後炮。尚且年輕的作者菌始終堅持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無神論擁護者的眼中,黃石仙人是不存在的,不過是張良為了順利退隐而編造的謊言罷了。】
天幕下的衆人像是被點燃的炮仗,炸裂開了:“使出這等神仙手段的後世之人,居然不信鬼神?”
隻有少數無神論者點頭贊同。
正值壯年的李世民笑話秦皇漢武追求長生不老,吃多了丹藥而喪命,這世上哪裡有神仙呢?
【贈書的黃石公是假的,那麼拾鞋的故事很可能也是假的。《太公兵法》真正的作者,極有可能就是張良本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太公兵法》從西漢古墓出土,推測的成書年代是戰國時期,而張良正是戰國和秦朝時期的人。】
【我們都知道有一句歇後語,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鈎。姜太公說的是姜子牙,輔佐周武王滅商,很有名氣。我們再來看朝代更替,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朝。這部書肯定不會是已經作古八百年的姜子牙寫的。】
【張良刺秦失敗後隐姓埋名,沒有什麼名氣的人寫的書很難得到大家的肯定,假借姜子牙之名包裝自己的書合情合理。那麼他的太公兵法是怎麼來的呢?工具人黃石公就誕生了。】
劉邦直呼上當受騙,但也隻是一笑置之。
有關張良的奇聞異事是假的,但張良的才華是真的,盡心竭力地助他成就大業。
司馬遷:“……”
天幕之前一直将他寫的《史記》當作權威,現在卻在論證他寫的有誤,論點是這世上并沒有鬼和神的存在。
這世上真的沒有神仙?
漢高祖斬白蛇起義,張良得黃石公授書,他所搜集到的說法就是這個,隻是記錄下來而已。
不信鬼神?有多少人能做到一輩子不信鬼神?
徐庶:“……”說的好有道理,小醜竟然是自己。
【刺客,我們一般想到的就是武力出衆的莽夫。但是,博浪沙刺秦不代表當時的張良沒有帝師之才。東漢末年,曹操的謀士荀攸也幹過刺殺的事,想要刺殺董卓沒有成功。可見,刺殺也是文化人的常規操作。】
【刺殺祖龍失敗,還成了通緝犯,普通人肯定就惶惶不可終日了,躲躲藏藏的生活難安。但是我們的張良就沒有這種害怕的感覺。】
【他大搖大擺的在下邳生活,等着有朝一日繼續他的大業。在這段時間裡,還救助因為殺人而成為通緝犯的項伯,一點都沒有自己也是通緝犯需要躲藏度日的自覺。
接下來是一段視頻:
[項伯殺了人,成為了官府的通緝要犯,想到自己有一個朋友在下邳,于是前去投奔。傍晚時分,他來到了張良的家門口,敲開了大門:“賢弟,幫哥哥一把。”
張良問道:“你遇到什麼事了?”
項伯左右看了看,見四下無人,低聲道:“我殺了人,官府正通緝我呢,你能不能收留我一陣子?替我打個掩護?”
張良沒有想到是這麼大的事,緊張地往門外張望了一下,說道:“進來說。”連忙拉項伯進屋。
兩人一起藏匿在下邳。]
【收留通緝犯與通緝犯同罪,可以說張良是冒着殺頭的風險救助項伯。】
嬴政:“……”這張良還真是膽大包天,不過,倒是挺仗義。
徐庶不由得回想起了年輕時替乄人報仇被官府抓住,也是靠朋友幫忙才保下性命。
他的境遇倒是與項伯挺相似。
這麼想着,自嘲地笑了笑,這回總不會被天幕的解說打臉了吧?
東漢末年
孔融想起自己少年時在兄長不在家的時候收留了兄長的朋友,結果這個朋友是個逃犯。事情敗露後,兄長因此獲罪隕命。
他一直覺得很對不住兄長,此時已是眼眶通紅。
看個視頻,竟然落淚了。
【類似張良這種重義輕生的任俠還有三國時期的徐庶,這裡就不過多叙述。】
徐庶:“!!!”
天幕終于提到他了,還将他比作張良,圓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