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龍最終還是哭着被灌了滿碗的符水,陳氏和謝老娘都道謝天謝地,隻等着這符水發揮藥效了。
謝芳草看着被灌的臉通紅的謝龍,升起一陣同情,在現代來說,一歲半說話算是正常的,看謝龍也能正常啊啊啊,也會指着物件發出一些奇怪的音節,智商也瞧着沒問題,應該隻是說話晚。
隻能多創造語言環境,以後自己每天多跟他互動,看看有沒有效果了。
這廂謝老娘将馬婆子送出門,回到院裡見着謝芳草正瞅着謝龍看,想着失去的八兩銀子,心裡越發不待見謝芳草起來,罵了一句小賤蹄子,忙把謝龍抱走,不給謝芳草接近的機會。
謝芳草瞅着謝老娘這防賊的架勢,明白自己的互動計劃直接泡湯,那就尊重他人命運好了。
謝芳草繼續操心起賣扇子的事宜來。人流量太少怎麼辦?不好意思開口吆喝怎麼辦?
如何營銷?如何做品牌?如何打造一個好的購物體驗?種種件件都要細細準備,忙的不行。
八月十五日,中秋佳節時。這一日,又剛好逢了隔三日開市的墟集,鎮上很是熱鬧,小攤小販們都趁着節日,到墟集來賣些東西。
自家園子裡水靈靈的白菜黃瓜等的小菜,新鮮的土雞蛋,曬幹後又加糖腌制成的枇杷果脯,或是自家狗新下的小狗崽子,趁着節裡大家手頭松快,好賺些錢置換些自家需要的東西。
附近村子裡的小娘子和小郎君們,或是各家媳婦子帶了自家小孩,都來了鎮上湊熱鬧,逛逛墟集,看看雜技表演,買些月餅逛逛燈會,或是再給家裡添些東西,總不會空了手家去。
因着牛車不能進墟集的緣故,謝老爹隻得在一旁的地方牽着牛車等着,謝芳草被周氏牽着往墟集走,先将竹編腰扇賣了,再去綢緞鋪子賣手帕。
這墟集,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熱鬧非凡。各種臨時搭建的攤位都按照種類分區隔開,糧食區、布匹區、農具區、牲畜區……錯落有緻,買賣東西都格外好找。
謝芳草隻覺眼睛都不夠看了,又見這墟集大半都是女娘,在心裡會心一笑,果然古往今來,沒有女孩子不愛逛街!而明代版的逛街也頗有一番意趣呢!
小食區最熱鬧,賣燒餅的、賣油條豆腐腦的、賣糖果糕點的,各個攤上都圍滿了人,謝芳草打定主意賣完就跟周氏去喝碗豆腐腦。
又見有一處是各種手工藝人攜帶自己的商品來賣的,賣手帕的,賣手編螞蚱的、賣木雕佛像木雕花鳥的,賣竹席賣草帽的……
剛好賣木雕的旁邊還有一個空位,謝芳草忙拉了周氏先去交了一百文的市稅,就占了這攤位。
周氏這會兒子腼腆起來,有些不好意思跟旁邊的人搭話,謝芳草做HR久了,自有一番功底,不一會,就跟隔壁攤位賣木雕的大爺搭上了話,把大爺的家庭情況,平日收入都翻了個底朝天!
知道了鎮上人們的消費水平後,謝芳草更加有信心。這三百文定價的扇子,不必降價也定能賣的出去!
周氏也不閑着,将背簍拿出,又按照跟謝芳草說好的,在攤位上布置起來,先在地上鋪兩層油紙,又在油紙上鋪一塊雪白色的棉布。
然後在上面放上一個方塊形狀的竹子立牌,上面刻着“魏晉遺風,周氏竹編腰扇”幾個字,又将不同花樣的扇子擺在一起。
每個花樣都擺成花朵形狀,一個簡易版古風手工藝品小攤就成了。
謝芳草今日特意讓周氏帶了一把油紙傘,又根據自己的整體設計,讓周氏穿了一身淡粉色繡有桃花的短襦,長發挽成發髻,插着一支桃花發簪,讓人見了,不由就想到了春天。
這會周氏撐着一把油紙傘站在攤位旁,拿着一把春日桃花花樣的竹編腰扇輕輕扇風,活脫脫一幅“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場面。
美好而新奇的事物本就吸引人注目,不一會兒路過的女娘就三三兩兩被吸引了過來。
謝芳草忙讓周氏背話術,“各位美娘子們,這是我家祖上自魏晉傳下來的手藝,名為周氏竹編腰扇,原本已是失傳,但因我不甘手藝就此失傳,耗了半輩子不斷嘗試,如今近二十歲才将此扇做了出來。”
在魏晉時期都是文人雅士的玩意,今日這幾把耗了近一年時間才成。有六種花色。
年歲不大的推薦春日桃花和牡丹仙子,這個最時興;定了親的娘子推薦比翼雙飛和鳳求凰,又還有五福臨門和月桂蟾宮,十分适合送人和讨個中秋的喜氣。”
“今日第一次賣,大家相逢既是緣分,也就給大家個特惠價,若是兩人拼單或者買兩把的話,就是五百六十文兩把,每人二百八十文,三人成團或者買三把,每把二百二十文。”
“感謝這位美娘子,您買了這個,再不會虧的,周家竹編腰扇,這天下,僅此一家,您就偷着樂吧,今日這價往後是再不會有啦。”
品牌故事講完了,模特展示了,安利做了。
便宜,也賺到了,離别時的峰值情緒價值,給到了。
于是,扇子瘋搶一空,也是當然的。
旁邊賣木雕的大爺,看着不到一個時辰,就被瘋搶一空的竹編扇子,又看看自己半天還沒賣出去的木雕,一下陷入了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