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前世也披着馬甲在網站上寫小說,被某位可愛的編輯慧眼識珠抓去當了駐站,後來因為張芳芳欠下巨款心力交瘁不得不告别寫作,編輯知道她的情況以後很是失落。說她其實是很有天賦,倘若堅持幾年沒準能夠爆火……但對比彼時的她來說沒有什麼比工作還錢更重要。
所以對于周海燕來說講好一個故事并不難,但難就難在她無法判定當下的閱讀風格是否能接受她這個明顯的‘後現代’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學審美以及道德審判。比如前世感動無數人的星月格格以及白銀霜在後世可都是震碎三觀的綠茶鼻祖。
但……她是不是也可以試試呢?讀者之所以會審美狹隘,那是由于市面讀物類型決定的,并不代表讀者不能接受别的風格。
周海燕記得這個時候國内雜志屬于百花齊放的時代,很多後世的編劇,小說名家都是從某本雜志開始,一點點耕耘最後成為閃耀的人物。
毫無疑問成名作者在任何時候都賺錢的,八十年代兩岸的瓊阿姨一個人就能撐起一家出版公司,以及後世某作文比賽展露頭角的幾名作者,寫小說上綜藝拍電影進軍時尚圈,名氣來了後面的東西源源不斷就跟了過來。
周海燕最早在綠站上喜歡的一個小透明作者,從甜爽瑪麗蘇文開始,寫到女尊文種田文星際文,因為收藏太少暗淡準備退圈時,忽然一本仙俠文大爆賣出了版權,從此一飛沖天。市面上大火的仙俠劇,十之四五出自于她手。
這麼想想,似乎國内的機會也是很多的!
但是現在根本就沒有類似綠站的平台,她又要從哪兒開始呢?
周海燕放下筆認真思考。
九十年代初嚴肅文學打主流戰,剩下的通俗文學地攤讀物也是一個賽一個猛,讀者群體接受程度高的雜志以《江門文藝》《青年文摘》《故事會》為例,家庭兩性方面有《愛人》《南風》,青年兒童類則是《少男少女》《青春》《天下歌壇》《少年文藝》《故事大王》等等。
上一世周海燕放松時喜歡看玄幻類讀物,《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上映時她看過電影震撼良久,一邊驚歎作者豐富的想象力,一邊感慨好的讀物不分國界文化。
如果落實到具體的故事中,四大學院可以對标四大修仙門派,鄧布利多對标一心大道守護天下的天尊,伏地魔對标天資出衆的宗門逆徒……這樣的設定橋段太多太多,以華夏文化完全可以構造起一個不輸哈利宇宙的玄幻世界。
周海燕越寫越激動,下課的鈴聲響起,到了周五的特長班教學,周海燕把厚厚的草稿紙夾入語文課本中,拿着教材走入會議室。
留下來聽課的同學似乎比開會那天少了一些,競賽班教學内容是完全超越眼前教學大綱的,不僅要講詞彙還有類似GRE的類比課和邏輯課,每堂課雷打不動的發卷子,做模拟試題往往時間不夠還要留堂。
小部分同學在幾次考試後自覺放棄,剩下的同學有了危機感開始根據座位組團進行學習。周海燕和張安甯一組,組隊的還有一個高二一班的男生,秀秀氣氣戴副眼鏡,後來周海燕才知道那是年級總分排名的第一的徐磊同學。
“今天的課你們聽懂了嗎?”張安甯私底下問兩個小夥伴。
“還可以,不過邏輯那裡有一點難度。”徐磊坦言。
培訓班組建的比較臨時,講課也是按照高中課堂的節奏,邏輯課兩個小時一堂課,要講12個大重點,但速度非常之快,中間的語法結構單詞造句一不留神就會錯過要點。
“我感覺我現在一天都快要累死了,之前努努力十點半就能把學校的作業做完,現在加上特長班的試卷每天不到十二點我都關不了燈。”張安甯擡起烏青的眼睑,學習壓力已經這麼重了,還要接受起親爹的抽檢,每天練字二十分鐘,真真生無可戀。
周海燕還在想自己的小說,沒注意同伴們說什麼,隻知道一個勁點頭答非所問:“嗯嗯,我覺得挺好的。”
張安甯心塞:“海燕小朋友……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理解呢?”學習還是要學的,但是私下一起吐槽吐槽學校吐槽一下老師,仿佛壓力就可以就此減輕。
“我今天還有事,我先回家了啊!”周海燕背起書包和小夥伴門告别,她還得抓緊時間回家做作業,做完了還要抽空寫小說!
兩個小夥伴望着周海燕的背影面面相觑,徐磊噗得一聲首先打破了寂靜:“走吧,我們也回家吧。”他也是本校教職員工的子女,原有希望上A市最好的學校,是校長給徐爸徐媽挨個做工作,才讓徐磊留在了本校。
但是對于徐磊這種品學兼優的學生來說,特長班也并不是全無壓力,英語學習算是語文學科的衍生類目,要背足夠多的單詞才可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