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時隙之間 > 第51章 歸去(五)

第51章 歸去(五)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沈焉再度詫異地向他投去一眼,不知道謝昭回到底是做的什麼打算。

先是這座棄置的渡口集市,而後又一路往北,現在則是要去往衛墟山裡的青銅宮殿了。

他不由在心中猜測,心說不會是想帶他故地重遊,待會兒幹脆再去衛墟本家的大宅轉一圈,看看衛墟現今到底破落成了什麼模樣,再轉道繞回謝墟吧。

以前他們兩人年紀尚幼時,也曾來過衛墟幾次,不過那時候,走的路線和如今恰好相反。

彼時他們是跟着謝在予一道,自謝墟的神殿外出發,經由建在阙樓當中的“神行”陣法,不過一瞬,便能抵達千裡之外的衛墟墟地當中。

所謂阙樓,即是伫立在神殿外的門阙。

在五墟的神殿正門往外,皆修有一條石砌神道,神道左右各豎立一座阙樓,而在阙門上方的樓觀上,則設有專門的“神行”陣法。

這陣法能夠連通五墟,以便墟人在不同的墟地間迅捷地傳送往來。

不過為了便于管理墟地,墟主往往會專門派守衛把守阙樓,除非到了特定時節,不會任意向墟人開放。

在賭場地下的囚室裡,謝昭回說要帶他回謝墟的時候,沈焉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走陣法過去的可能。

然而謝昭回緊接着又說,是從渡口過去,他雖有詫異,但很快也猜出了個大概。

眼下看來,盡管謝昭回并未多說,但他的猜測,應當是八九不離十了。

七年前家變事件過後,上三墟決定再度閉關,斷絕和墟外之間的一切來往,照理來說,季衛二墟作為下屬墟地,應當束手聽命才是。

但衛墟卻仍同霍家保持聯系,這樣一來,即是違背了上三墟派下的律令。

故而衛墟同上三墟之間,關系幾近破裂,墟人不再往來,陣法長期無人修複,已不複當年作用,也可以說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但眼下看來,衛墟倒戈向墟外,其結局倒是頗令人唏噓。

不知道對現今仍留在墟内的衛墟人來說,是曾經作為上三墟附屬、樣樣皆受制于人的過去更不願回首,還是如今墟地凋敝、墟人紛紛離開的現狀,更讓他們心生哀戚?

不過想來也是,衛墟以往在五墟中,地位其實極為尴尬。

在墟地中,最為重要的陣法,即是不同墟地間的傳送陣。對于維持這一陣法的契文,上三墟可以說了如指掌。

或者說,衛墟并非是唯一掌握陣式的一門墟地。

彼時五墟對外聲稱季墟擅于符,衛墟長于陣,隻是為了說來好聽又對稱而已。

實際上在五墟中,但凡關鍵點的技術,上三墟必然會采用手段,或利誘,或要挾,直到将這一知識或技術徹底掌握在手,方才會就此罷休,再略施點兒小恩小惠,顯出身為上位者必要的仁慈來。

如此困局之下,衛墟想要向外尋求破局之法,也是可以理解的選擇。

隻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誰才是真正的那個捕食者,如今也未可知了。

而季墟,在這方面上,倒能說逃過一劫。

墟中存在各式各樣帶有神通的器物,均能替代“符”的效果。相比起隻能使用一次的紙符,墟人自然偏愛能反複使用的器物。

故而季墟精通的制符一道,對上三墟人來說,并不是什麼值得關注的技藝,更談不上特地為之大花功夫,非要将其搞到手了。

但對于墟外人來說,符不僅便于攜帶,還是危機來臨時最易于使用的手段。

這樣一來,季墟盡管在墟内讨不到什麼好處,但在墟外,因為從不吝于對墟外人提供幫助,便可以說是五墟中最得人心、聲望最高的一座。

七年前家變事件過後,上三墟最終選擇自毀協議、閉關不出,和學校最為親近的季墟毅然同上三墟決裂,站在墟外人的同側。

盡管那之後學校已不複當年盛景,但時至今日,季墟仍同學校舊部、以及北方的墟外人保持着良好的關系。

相比起來,衛墟和霍家之間,當真算得上一筆爛賬了。

沈焉心中忖量,腳下步子倒也沒停下,同謝昭回繼續行步向前。

過了南湖上漢白玉砌成的拱橋,又走過一片林子,而後即是一條寬闊的石砌神道。

神道兩旁栽種着墟中獨特的樹木,其名為“扶木”,又名“扶桑”,是墟外傳說中常常會出現的一種樹木。

扶木此樹,樹根兩兩成對偶生,彼此相倚,枝幹上又生有無數氣根,和墟外的榕樹有幾分相似,可以獨木成林。

最廣闊的,甚至能長到千餘圍寬,形成一座偌大的扶木林,将神殿團團環抱在其中。

扶木其葉如桑,夏時會盛開有如焰火雲霞般的絢爛花簇,入秋時則會有椹果結出。

花可作染料,椹果亦可入藥,甚至連其葉也可以用來喂養玉蠶,故而在墟地裡,扶木此樹,能說是堪比“母親樹”的存在。

墟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皆離不開扶木,甚至在巍峨尊貴的神殿左右,也是以偌大的扶木古林作為天然屏障。

而眼前這些栽種在神道左右的扶木,大都不會任由其繁衍成林,若有更多的氣根伸出,則會被墟人剪斷,避免占地過寬,彼此間合抱成林。

不過即便如此,神道兩旁的扶木,也已高聳入雲,稱得上一片小林子了。

兩人沿着樹林陰翳的神道又走了約莫一刻鐘,一對高大的石阙樓就此映入眼簾。

在衛墟中,這阙不過是雙阙,又叫子母阙,意指左右兩座阙樓皆往外伸出,在外側附有一出規模較小的子阙。

但在上三墟中,向外延伸出的子阙卻有兩重,子母阙林立,裡裡外外共有三重,故而得名“三出阙”。

在墟外,所謂的“三出阙”,是隻有帝宮和帝陵才能享用的規格。

眼下衛墟中的這對阙樓,台基和阙身皆是由巨大的塊狀石頭砌成,而上方則築有木質的樓觀。

同樣是漆黑的瓦檐,朱紅的欄柱和窗棂,因為長久沒人照看,那朱紅也已褪色,變得黯淡而無光澤。

謝昭回在石阙前頗遠處便駐步,沈焉也跟着腳步一停,本是很随意地一擡頭,卻旋即敏銳察覺,上方的木構樓觀裡,竟有兩道頗像是人的身影!

他當即皺眉,左手即刻向着腰際摸去,下意識便要踏步向前,卻聽謝昭回說:“是偃人,不必提防。”

沈焉心頭稍松,跟着卻是覺出一絲詫異來。

這地方人都沒了,怎麼還會有偃人?

正想着,卻見謝昭回擡起左手,淩空點了幾點,而後卻是比出一個蓦然向下的手勢。

他這番動作奇異非常,手上卻如牽有無形的絲線,待最後一個手勢結束,十來米開外的那對偃人卻如遙遙受他操控一般,登時便自樓觀的欄杆向外翻出。

石阙高約八米,且阙身石塊拼接得嚴絲合縫,表面極為平整,幾乎沒有能夠借力的突起或石縫。

石阙内部更是設有石梯,以便墟人自下上到樓觀當中,進入神行陣或是向外遠眺,觀望墟地中各處的狀況。

然而這對偃人卻不走那易于通行的阙間通道,而是直接就從阙樓的外牆攀援而下。

其行動有如猿猴般靈巧,幾乎看不清攀爬的動作,不過幾息功夫,便來到他們跟前。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