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奏事處掌管着收發奏折之事,林如海唯盼着這折子能早日到達皇帝手中。
寫完密信,林如海又開始籌謀家中資财之事。
林家家财豐厚,别的不說,光是五代列侯嫁進來的侯夫人的嫁妝便有許多。因為五代單傳,人丁單薄,倒讓那些嫁妝無從分散,積累了五代,再加上生息經營,如今已經是很大一筆财富。
林如海命令管家,先将這些嫁妝單子都謄寫幾份,留着以後備用,以防被賈家那等小人最後侵吞。能嫁進侯府,那娘家也是不弱,隻不過如今那些人家有的沒落了,有的不再往來,節禮往來密切的就隻有賈家和林如海的祖母娘家安家。
是以他囑咐管家,以後給安家的節禮要豐厚些。這樣黛玉以後出嫁,總算有安家這雙眼睛盯着,不至于将安家當年的嫁妝也藏沒了。
他又鋪開一張毛邊紙,下筆向自己的恩師求助。
林家是列侯之家不假,可是林如海是正兒八經的科舉出身,當年京師中風頭無已的探花郎。士林中最講究師承、同科,有時候在官場上這些情誼比什麼同鄉乃至親戚更要牢固。
想起夢中所見:夫人故去後後院無人打點,因而無法跟這些内室女子往來,等自己也故去後,林家跟那些同門師兄弟以及同科斷了節禮往來,最後女兒被接入賈府,賈府那些人隻知道關起門來海天胡地的胡鬧,賈家老太君不知道是否年事已高,就連自己家的三個女兒也不放出來交接,何況自己的黛玉呢?
若是平時裡黛玉跟這些官夫人和師祖母往來密切,便是最後被賈家害得郁郁而終,也有為她鳴不平之人,何至于……
恩師家中開設白鹿書院,聞名天下,恩師族中更是男女皆能吟詩作畫,文采斐然。前幾年聽聞恩師族中旁支有位出嫁女,因着丈夫無德虐待婆婆至死,因而将丈夫告上公堂,自己也因為狀告親夫被打了闆子,判了和離。
人人都贊這位夫人高義,還有人願聘這位夫人為妻,可這位夫人婉拒,直告一生不再出嫁,甚至為婆婆守了三年孝,更在清貴之家教幾個女學生,做個女先生。
自己此番,便是要将這位女先生給黛玉請來,讓她以後教導黛玉。
其一,有她看護黛玉行事,看賈府那些人還敢背後嘀咕什麼“喪母長女不可娶”的鬼話,明裡暗裡嘲笑指責黛玉行為處事“小性子”、“愛别扭”。
其二,女先生對黛玉亦師亦友,多了這一層關系,以後黛玉就跟自己的師門多了幾絲親近,可以堂而皇之的拜訪門中師兄弟家眷,這樣結親時,一來這些人家或許能有清貴人家看中黛玉,二來若是夫婿走科舉的路子那這些士林中的人脈是一筆豐厚的嫁妝。
夜已深,林如海思及夢中所見,恨不能生出三頭六臂,為自己的玉兒多籌謀幾分。
&&&&
深宮之中,皇上接到了林如海奏章。
他先是緊皺眉頭,生氣于下臣的僭越:雷霆雨露俱是君恩。好你個林如海,朕讓你辦事那是朕看得起你。居然還讨價還價?!
可他畢竟還算得上是一代明主,再怎麼生氣,總還有幾絲理智,因而氣頭過後就冷靜下來。
林如海的确是他從進士堆裡提拔起來跟太上皇打擂台的人物,他要是下場太慘,那後續還有什麼臣子願意為自己賣命?若是林家就此亡了,誰不說自己薄情寡義?以後還怎麼拉攏那些從朝堂上的士大夫?
要說林如海現在真是孤家寡人,兒子沒了,妻子亡了,這樣的人自古以來便是俗稱的“絕後”了,而據他的密報,妻兒的去世大半跟藏在暗處的太上皇勢力有關。
朕現在還不能敲打這些勢力,可褒獎一下臣子,讓他不要心寒,總能做到。
于是他思忖起來,要不,把林如海之女封為鄉君?這是公之女才有的封号,而公侯伯子爵,要論起來,林家列候,還輪不上這個稱号,這可是格外的恩賜呢。
想到這裡,皇上很滿意,覺得自己真的是千古賢君了。
反正是個女孩子,也翻不起什麼大浪,再給她賞賜些金銀财物,绫羅綢緞,換一個臣子的忠心耿耿,這一樁交易,着實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