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種真心為你好的哀聲求懇,洛九一向很難拒絕。他沒有對這個宮裡伺候了一輩子的老太監解釋,人一旦彎下腰,就很難再直起來,也不想說他甯願給對方泡茶,也不想給慶帝泡,怕把侯公公吓着。他隻是歎了口氣,沉默地接受了對方的安排。
對于這些小事,洛将軍沒有太放在心上。可是小範大人不高興。
範閑聽完父親的話,感覺胸口一陣發悶:“要我适可而止?憑什麼!爹,您是知道洛九的!洛九的手,是執長槍降烈馬的,不是專門伺候人的!”他劇烈呼吸了幾次,越說越心疼,“現在要他泡茶,再過幾日,是不是連更衣束發都要學了?他手那麼笨,連自己的冠都戴不好……”卻要伺候狗皇帝!
司南伯沒想到兒子沒有恨陳萍萍用刑折磨洛九,反而對陛下讓洛九煮了壺茶這麼生氣,不由愣了一下。他在心裡琢磨了一圈陳萍萍這幾次的表現,似乎想明白了什麼。看着兒子泛紅的眼圈,他沒再勸說,隻是多囑咐一句“你心裡有數便好,别真做過了火,去傷還沒出來呢!”
“就快了。”範閑咬牙。
兩日後,禮部尚書郭铮在家中發牢騷,說洛将軍這般以色侍君,實在不成體統,結果被武将世家出身的妻子抄起鞋底追打到二門,揍得頭破血流。此事傳開後在京中掀起另一番風雨。
春闱将至,郭尚書正是主裁官的熱門人選之一,是以在各地提早到達京都的舉子們中間,還是支持郭尚書的多些。
一石居是京都的高檔餐館,一向有不少文人雅士在此集會,美食佳釀相伴,呼朋喚友,吟詩作賦,好不快意。這一日也是,席間皆是備戰春闱的富家公子,有才又有财,酒後難免高談闊論一番。而近日最火爆的話題,就是郭尚書挨打的風波。
禮部尚書家有悍妻,挨了夫人的打,上朝時都沒遮住臉上的淤青,自然不算是什麼光彩之事。要想支持他,隻能從支持他的觀點開始。
“禮部最講一個禮字,要我說,郭尚書他老人家憂心朝局,才會遭此一難,堪稱為國為民的典範啊!”一位錦衣公子輕搖羽扇,面露崇敬之色。
“郭兄此言甚是。那一位以容色換君寵,未經科舉便得幸進,終究不是正途。自身行事不檢,難道還不讓人說幾句嗎?郭尚書為百官發聲,實在令人歎服。說起來,郭兄與郭尚書大人同姓,莫不是……”
“李兄慎言,在下不過是有幸與尚書大人同宗罷了。隻是同姓聯宗,看不得郭大人受難,那一位卻在清靜之地錦衣玉食,奢靡無度。”
兩人推杯換盞,互訴衷腸,好像恨不得馬上能去禮部尚書府上表一番衷心才好。席上不是沒人發出其他聲音:“可是那位的戰功也不是僞造的啊,如此貶損,是否太過了。”
“在下卻認為,做官須先做人。若是德行有虧,再多其他功勞也難服衆!”這話說的擲地有聲,慷慨激昂。
範閑就是在這一刻,推開了一石居雅間的大門。
他面沉如水地環視了一圈,像是在用心記住每一個人的臉孔。席間陡然鴉雀無聲。有幾位舉子臉色都吓白了。
或許是酒壯人膽,那位郭姓舉子卻沒慫:“原來是小範大人!在下與友人閑談,可是擾了大人雅興?不會因為我們酒後吐真言,大人便要抓我們下獄吧?”這是明着諷刺範閑身為鑒查院提司,為了洛九公器私用,親自在流晶河抓幾個醉酒的嫖客。
範閑深吸了一口氣,沒有理會他。和這樣的人多說一句話,他都覺得惡心。席上這幾個人是誰的門下,他之後自會查出。此時,他隻是沉默着走向那張衆人題詩作畫的長桌,拿起了一支狼毫筆,浸滿了墨,在雅間那面正對着窗戶的雪白牆壁上一揮而就,留下一篇長詩,然後揚長而去。
将軍百戰狼煙盡,
山河北定風波平。
曉戰執戈掃萬刃,
宵眠倚素夢蒼生。
誰将昭昭單字獄,
堕此日月化長虹。
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是誰在邊疆拼死拼活用命打出來的和平,才換得你們安安穩穩坐在這裡飲酒作詩高談闊論!
——昭如日月,他本是這樣明亮的一個人啊……就因為一個字,被你們生生踩進泥裡!
——把天上的明月摘下來弄碎了,現在,你們滿意了嗎?
——罷了,大不了就是一死,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
時隔數月,範詩神再出新作。一詩羞得滿城默。
除了羞慚,更多的,是驚恐。這首詩是在說,洛将軍死了嗎?一代軍神,沒有倒在戰場上,萬箭加身都挺過來了,反而死在帝都,死在國人捕風捉影的口誅筆伐之下?
同日,北齊異動,于邊關挑釁,兩軍摩擦中齊軍爆出洛九幽禁慶廟生死不知的消息。慶國軍心渙散,幾乎當場嘩變。主帥秦将軍彈壓不住,請罪奏疏加急入京。
第二日,京都騷亂,民怨沸騰,文武百官同奏,請洛将軍出山,重鎮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