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祈松開她,将盒子打開,用指尖挑出那條細細的手鍊,遂抓過林愈的手腕。林愈躲開,宋祈就停下,“還給你,不要麼?”
林愈将手鍊拿過,塞回盒裡。宋祈淡然彎了彎唇,坐直身子,将她翻倒在一旁的沙發上,起身上樓,将房門閉住。
六月份,大四學生的畢業答辯結束,諸多事宜趕在七月份前便可解決。
忙完答辯的事,宋祈幾人便算徹底松了口氣,聚在一起重新讨論了第二家店的選址問題。一開始宋祈看上的是濱江新城的購物中心,那裡算是本市的大型商圈之一。
購物中心周邊的小吃街人流量向來爆滿,鋪面幾乎從不愁招商。如果有這個心思,就要随時關注這一片地的招租信息,這樣有利于挑到合适的位置。
宋祈江冉繁忙之餘,也沒少往那片地方跑,可能是時運不到,來來回回也沒挑到滿意的位置。租金倒是都大差不差,大部分鋪面有轉讓費,不過她們有原先開店和宿舍商店積攢下來的資金,早已不再像過年時那般窘迫。
要糾結的還是選址問題。
各種評估之後,江冉和顔熙都看上了購物中心對面街區中段的一個位置,價格偏高,但勝在難得有這麼一個好位置,宋祈卻不同意。
宋祈看上的,不在最熱鬧的地方,那一片附近又在施工整改,翻新商場,人流量是有的,隻不過比不上中心區域,最大的一點好處就是那鋪面的位置是個兩路交彙的街角。
雙方各持己見,可這回宋祈的想法很堅定,一直耐心解釋,卻不願讓步。
就在這時,宋祈的一位老師知道她們在創業,主動給了她們一筆投資。
這筆投資金額相對較大,而且是看在宋祈的份上投的,在選址問題上,兩人做了些讓步,最終三人達成共識,将選址定在了宋祈選擇的地方。
許茉馬上升大四,也沒有什麼别的事可做,就也将心思投入進開店的事中。因為三人又找到了更多的投資人,許茉出資不多,并且正式作為合夥人一起運營。
這小姑娘頭腦靈光得很,就算是以前沒做過的事,上手也快。談好合同,就該裝修,裝修這種事許茉要了解得多些,便一直由她負責。
裝修期間,也沒辦法閑着,研究菜品還是關鍵。
商标等各種設計,宋祈托林愈找了宸美的學生,之後就統一了兩家門店的裝修風格。林愈知道她要找人做各種設計,心中還頗有些躍躍欲試,無奈的是她知道自己水平不夠,怕壞了宋祈的事,還是花錢請人比較靠譜。
開業這天,宋祈收到了林愈轉來的五千塊錢。
她暗自笑了一下。
她知道林愈這家夥自己能賺不少,但是她現在是自己養活着自己,學費等費用也是自己出,攢下五千給她估計也算是狠狠放了把血。
收一個小屁孩咬牙攢下的錢好像有些不地道,但宋祈收就收了,沒給她轉回去。
新店開業,優惠力度也大,吸引不少人前來。
門店上是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宸州府。
宸州府的菜品已經統一規格,還有不少老城區的居民見到宣傳,慕名前來。許茉和顔熙看着老店,宋祈江冉就守着新店迎賓,兩邊廚師的服裝也做了統一。
店門口排着長隊,江冉為排隊的客人送完水,也給宋祈遞了一杯。
“看來咱們的小吃還是可以的,我看到好幾個人覺得面熟,應該是前幾天來過,今天又來複購的老顧客。”
“肯複購就是最大的肯定了。”
臨近九月,空氣中尚存盛夏的餘溫,但不再是如炙烤般的熾燥。天色愈發湛藍,陽光是暖絨絨的,風裡帶了些秋日的味道。
再過半個月禁漁期就結束了,待那個時候,就是海産豐收的盛況,這條街上賣海鮮的小吃店又要熱竈揮鏟,食客源源不絕。九月是宸州旅遊的旺季,自此開始,人流量隻增不減。
日頭漸沉,卻離收工還早。
開店初期,店内的員工雇得不多,僅兩位廚師,許多事都是宋祈幾人親力親為,以節省成本。客人多起來,兩位廚師忙着出品,宋祈就負責收銀。
她的手機突然響了,鈴聲湮沒在人聲裡,差點沒聽到。
本想挂掉,卻見來電的是宋許國所在的監獄。宋祈稍怔,示意江冉接替她的工作,她出去接電話。
不知道為什麼,她握着手機,心跳動得厲害。
“喂您好……對,我是宋許國的女兒。”
對面人不知說了什麼,隻見宋祈呆滞地放下手機,天邊夕陽逐漸褪去,她快步走進店裡,有些語無倫次,“冉冉,我有事,我爸出事了,得走一趟。”
江冉一驚,停下手中的工作,“叔叔…出什麼事了?”
“他在醫院。”
宋祈似是不想多說,眼下店裡離不開人,江冉就點點頭,“你先去,過去發定位給我。我把顔熙叫來看店,然後就去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