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嫔聞言,笑說:「生母早逝,家父患病,胞弟又年幼,家業不可無人打理,本宮身為長女,隻好自強。這是人之常情罷了,‘孝女’之稱實在過譽。」
她果然是宋國公端木圭之女。我聽說,端木家雖無官職,卻善于經商,富可敵國。國夫人仙逝後,宋國公大病一場,無力營運各大商行。而尚未及笄的端木悠,就一人撐起家業,更将生意擴展至聿國、付笙及鸢彳等國,成就遠超祖輩,真是巾帼不讓須眉。
我記得,和嫔是在選秀前被康太後引薦入宮的。她既是國公之女,那也算是皇室成員。她似乎與康太後、皇後交情不錯,應該隸屬西黨吧。
我剛回過神,就發現皇後的侍女已端上茶和點心。我身旁的和嫔舉起茶盞,輕嗅一下茶香,皺着眉抱怨:「君山銀針[2]得用水高沖,沖滿後還要上蓋悶着的。唉!這上好的茶葉都被泡壞了。」
皇後不滿地責問侍女:「怎麼上次和嫔說完,你還沒學會?」之後,皇後竟一臉歉意對和嫔說:「要不,勞煩和嫔指點她吧。」
和嫔搖頭,應她:「臣妾隻愛品茶,不通茶藝。」她一頓,然後好心勸道:「娘娘從不喝茶,所以身邊侍婢也不懂沏茶。從前倒無妨,可如今新人進宮,她們到時拜見娘娘,娘娘總不能讓人見笑。不如,娘娘指幾個婢女給李美人調教,往後就不必為茶水點心而操心了。」
皇後點頭同意,我一臉茫然地看着她倆。皇後見狀,從中斡旋:「祁禦女還沒見過李美人吧。」我點點頭,和嫔就插嘴:「你也别喝這茶了。本宮改日帶你去長春宮,觀賞李美人的茶百戲[3],保證你啧啧稱奇。」
我知道茶百戲是宋朝盛行的藝術,即用茶湯紋作畫,類近現代的咖啡拉花,不過早就失傳了。聿國流行點茶法,但我也沒看過茶百戲。戎國人獨愛泡茶法,那懂茶百戲的人更是絕無僅有了。這李美人定是醉心茶藝,方能還原這失傳的技法吧。
我忽然覺得,和嫔對皇後有失恭敬。于是我刻意不搭理和嫔,隻是讪笑。皇後見我如此,卻淡笑道:「本宮的身子不宜喝茶,沒有這等口福。李美人是本宮的表妹,為人溫柔敦厚。長春宮還有個戲台,本宮得空也帶你們去聽戲,熱鬧一番。」
和嫔含笑點頭,倏然,她「呦」一聲後笑嗔:「臣妾光顧着閑聊,都忘了正事。」她随即起身行禮:「多謝娘娘。」皇後疑惑地看着她,她斜睨我一眼,才說明其意:「全賴娘娘庇佑,臣妾家的鹽生意,才能更上一層樓。」爾後,她進獻一碗湯藥:「這是補養氣血的人參養榮湯[4],溫補不滞,很适合娘娘的體質。臣妾見娘娘時有咳嗽,特意加了阿膠。補湯已不燙嘴,娘娘快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