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成績發下來了,一張名單公布于群中。我的體育理論考了28分,是全班倒數第一名。我看到名單時,已經是在7月19号的晚上,我盯着手機屏幕半天,我想過我的成績很低,但我沒想過我的名次也很低。理論考了28分,實操考了78分,綜合成績58分。
理論考試采用卷面的方式進行考評,實操考試采用錄視頻的方式進行考評。其實隻要參加了考試,老師就不會讓我們挂科。
我的各科成績加起來,總共739.7分,位居班級第十名。期末前,學校突然冒出一條新的政策,把曾經不用考的科目都納入考試的範圍中,大家夥兒手忙腳亂的應付考試,連片刻的喘息時間都沒有。
但就算我的體育挂科了,八月份我也趕不回學校補考,我學費還沒掙齊,我得先在社會上流浪一段時間。我接受我考砸了這個事實,這個學期的體育理論課隻上了一節。而我既沒有認真聽講,考試前也沒有認真複習。這唯一一節的體育理論課,隻在考試前的最後一個星期才講的,那是星期五的最後一節課。體育老師恨不得把所有理論知識一股腦全說出來,在黑闆前寫個不停。而我那會兒支着腦袋愣愣看着黑闆,腦子裡全在想着什麼時候放學。
每個周末都要出校去打兼職,我一邊要想着怎麼把下星期的生活費解決了,另一邊又要想着怎麼去賺第二學年的學費,我沒有心思去聽體育老師說什麼了。
考試前,我已經決然放棄複習體育,一整個下午躺在床上看着天花闆,宿舍裡的人要麼是在忙着錄視頻,要麼就是在複習老師講過的知識。這一個學期下來,我一直在努力看書,可是,這突然冒出的新政策就好像在耍我一樣。我盯着懸吊于空中的日光燈,突然之間,我就覺得學習沒那麼重要了。
考試考十個科目,大部分科目,老師沒怎麼認真上過,我們也沒怎麼認真聽過。我都已經把很多時間用在了學習上,可是我還沒考好,那也沒什麼辦法了。
木老師在群裡忽然說道:“此成績不做為最終成績,最終成績統計好後發出。”
于是,第二天晚上,新成績出來了,我的體育綜合成績70.8分。名單裡,大家的成績普遍上升了,本該挂科的體育也沒有挂科,但是我的排名滑到了11名。
即便很多科目都沒有聽講,但都沒怎麼挂科。我記得在第一學期的期末考試結束時,班上所有同學的化學全都挂科了,但最後,化學老師還是放了我們一馬,讓我們全都過了及格線。
最終成績發下來時,所有人的分數都已經過了及格線。職業學校的學習壓力沒普通高中那麼大。大家也有很認真的聽講,都在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就算沒考好也不至于心态崩潰,我們也不至于為了死守規則而去敗壞人際關系,不用面對勾心鬥角,你有答案我抄一份,我有答案讓你抄一份,大家沒有那麼強的功利心,沒有嫉妒和攀比,我們什麼都沒有。
老師對我們抄答案的事情睜隻眼閉隻眼,我們不用對整日朝夕相處的同學豎起防備,對于不會做的題目,前後桌的同學都會悄悄告訴我,他們會把卷子主動給我看,我也會主動把卷子給不會做題的同學看。這裡少了很多刻薄和功利心,我再也不會因為受困于規則而導緻心理受傷。
不用被父母打罵,不會被同學親戚瞧不起,這些分數算是給我們這學期學習的嘉獎,我們不用為了分數而嘶聲怒吼,不會為了分數而逼到家庭破裂,不會因為分數而被逼到跳樓自殺。
反正,我們也沒什麼高大的志向,我們隻知道快樂就好,學習是學習,教育是教育,而快樂,也是快樂。當去了社會上之後,我們就要融入社會之中。
比起“學生的主要職責就是學習”這句話,我更喜歡“學校是育人教書之地”。我不會再害怕學校,也不會再看到父母失望的臉色,而我也擁有屬于我自己的自由和快樂。
我記得在第一學期時,在期末考試的前一個星期,我對我的精神狀态感到崩潰,我沒有辦法好好聽講,我的大腦像受阻了一樣,我總擔心我考不好,我怕我的努力會被人笑話,我怕我會像以前一樣讓人失望。但最後,我的成績仍然是沒考好,但起碼過了及格線。
在這裡,大家沒那麼多的功利心。精神壓力沒那麼大,我們都有好好學習,如果實在考不好,老師也會放我們一馬,讓我們及格。比起硬要在大人面前努力做個優秀的人,還不如誠實的告訴大人,我盡力了,可我就是不會。至于未來能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對我們來說倒沒那麼重要。如果一份好工作意味着每天坐在辦公室裡喝茶聊天,那倒也沒什麼有趣的。
我曾進過一些公司,往往看起來越高大上的公司,規章制度越嚴格。嚴格就意味着我們可能深受抑郁自閉的風險。意味着,我們可能會失去很多快樂,意味着我們要一闆一眼的去遵循這個死道理和規則。
雖然,職校的教育資源确實不如大學,雖然,我這個職校學生可能和普通高中的學生相比,确實笨一點。但,我也屬于學習者。老師把分數獎勵給了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并沒有責備我們考的不好。兒時,父母總在耳邊叨叨着,讓我們考個好成績。為了拿到一個好名次,幾十個人去争班裡的前三名,争得哭鼻子急眼的。在學校被老師罵,在家裡被家長打,情緒上誰都崩潰,就連前三名的學生也未必真的開心。
至少在這裡,我們可以活成我們自己想要的樣子。反正到了社會上之後,大家都是打工人。雖然找的工作可能不如那些擁有高學曆的人,雖然我們要面對自卑,雖然我們的學曆确實會讓我們受限于環境,但其實大家本質都是一樣的。我們都要向社會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學曆的規則如同擺設,但它的地位确實不可撼動。我們可能會因為學曆低下而受人鄙視,可能會屢屢遭受拒絕與碰壁,但這都是規則才導緻的我們如今身處這個地步。我們不痛恨規則,正因為規則,我們才能珍惜當下點點滴滴的幸福。
我隻是一個普通平凡的人,我們都隻是一個普通平凡的人,一個很普通平凡的老百姓,沒什麼心高氣傲,沒什麼鴻鹄大志,我們想要的不過是一份安穩。我們也在貢獻出我們的一份力量,隻要活着就已經很好了,隻要我在乎的人都活着就已經很好了。
有飯吃,有衣服穿,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就已經很好了,最幸福的事莫過于情感交流,隻要有人和我說說話,有人陪陪我,我有家人和朋友,就已經夠了,如果幸運的話,還能有一位愛人,就已經很幸福了。
很多人都不懂愛,沒有人去學習這個課題,沒有人真正認識愛,所以在物質規則的約束下,愛意才會慢慢消失,在物質規則的作用下,犯罪事件頻頻發生。在愛意消失的情況下,情感引發的案件頻頻誕生。所以,有時候隻要一場戀愛失敗,就會導緻自殺事件出現。又或者,隻要求愛失敗,就去殺害對方。再或者,導緻□□事件不斷發生。大多數案件其實都來自于情感的流失,友情、親情和愛情,尤其是愛情最為偏激。如果愛處理的不好,就會從正面瘋狂滑向負面,直走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