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缪爾的回信在新年之前寄到了霍格沃茨,内容十分詳盡,裡面還包括了他手繪的各種潛艇部件的示意圖和幾塊不同規模的電池。泰勒見了不禁感慨這位老父親驚人的學術生産力。
她花了一整天快速過了一遍這些資料,然後就開始動手做起實驗。她最開始的設想是利用電機帶動螺旋槳來給潛艇提供動力,于是打算先嘗試做一個小型電機。條件有限,泰勒沒有交流電電源,又果斷放棄了對她來說過于複雜的霍爾傳感器,于是首先選擇了有刷直流電機進行嘗試。
有刷直流電機的結構并不複雜,至少在泰勒看來比内燃機要簡單些。它主要由定子,轉子,換向器和電刷組成,利用了同性磁極互斥的原理。
變形術學得好,就像一台人形自走3D打印機,隻要将物體的形狀熟記于心,那麼變出兩個形狀完全相似的物體完全不在話下。第一個難點在于材質。有刷電機的定子由兩塊環形永磁鐵組成,泰勒倒是一開始就成功變形出了兩塊環形“磁鐵”,但是,它們隻是看着像磁鐵,卻不是真正的磁鐵。
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變形術的本質了。變形術其實并不是“把一個物體變成另一個物體”,而是“把一個物體變成施法者認為的另一個物體”。于是隻有當施法者對變形目标足夠熟悉,或者有真正的認知的時候,才能将一個物體變成由自己希望的材質構成的另一個物體。
打個比方,三年級營救巴克比克的時候,泰勒曾經把海格最大的南瓜變成了鷹頭馬尾有翼獸。但在本質上,她并沒有把一個生命變形成另一個生命,她隻是使一個南瓜有了巴克比克的形狀和質感,再人為地操控它去做一些動作。
為了能夠變形出真正的磁鐵,泰勒同時嘗試了兩種辦法,一種是學習并理解磁鐵到底是什麼;另一種是去多接觸真正的磁鐵,直到“磁鐵”這種東西在她心中有了像桌子和水那樣足夠直接,足夠清晰的畫像。
再次向塞缪爾求助并收到回複時,時間已經到了1995年的1月1号,此時泰勒已經在宿舍裡宅了兩天,一日三餐都拜托了家養小精靈果醬替她送到房間。她對銅的理解還不錯,在此期間成功用變形術做出來了由銅制線圈制成的電樞組成的轉子,銅制換向器,銅芯的導線和電刷連接的彈簧。她無法一次性變形一個電機的整體,因為很難精準控制,在不同部位變形出不同的材質,她隻能每個部件分開制造。
因為畢竟是新年第一天,泰勒在這一天便沒有在宿舍用早餐,而是早早地出現在了禮堂的早餐桌旁,順便收取了塞缪爾寄來的磁鐵和石墨相關的資料,以及一大包磁鐵和石墨制品。快速吃完早餐,和剛走進禮堂的德拉科揮揮手打個招呼,泰勒又一頭紮進了宿舍。
又宅了三天,泰勒的作息變得混亂。雖然在地牢宿舍中也能看見少許的太陽光,但是最近總是陰天,陽光并不強,再加上一直燃燒着的魔法火把,宿舍中的白天和黑夜漸漸不再分明。果醬倒是每天都按時按點将食物送來,但泰勒常常一忙起來就忘了時間,直到在某個步驟卡住了,打算站起來走走時才會意識到饑餓。于是便洗個手,将已經冷下來的食物匆匆解決,然後再投入工作。
餓了再吃,累極了才睡,泰勒此前從未在一件事情中專注到如此程度。但她不覺得這是一種“廢寝忘食”的努力,她隻是喜歡這個過程,一面深深為麻瓜科技所折服,一面驚歎于魔法在這種機器制造中能起到的作用。
到了一月三号下午,泰勒的潛艇草圖已經基本完善,她用之前制作的小型組件組裝了一個縮小了十倍的模型,随手裹上一件長袍,趁着天黑前跑出宿舍,打算去黑湖邊試試效果。
模型第一次下水就很成功,泰勒高興極了,回宿舍開了一瓶黃油啤酒來慶祝。連着幾天的高強度工作讓她累極了,這天她早早地便休息了,做了一晚上她在第二個項目中憑空變潛艇,震驚全英國的美夢。
第二天她醒得很早,來不及吃早飯,便迫不及待地開始着手解決最後一個問題,電源。模型的電源用的是塞缪爾寄來的電池,而在比賽中泰勒不能借助外物,隻能自己來發電。蓄電池中涉及到的她不理解的化學物質太多,于是泰勒打算在潛艇内部裝一個發電機。
直流發電機的原理和有刷直流電機沒啥區别,隻不過一個是将電能轉化為動能,一個是将動能轉化為電能。但是一制作發電機,泰勒就意識到供能的設計是她整個計劃最不合理的地方。手動發電的功率完全滿足不了潛艇所需要的動力,而汽油柴油發電機則是将内燃機和發電機組合起來,通過燃燒汽油,将内能轉化為機械能,再轉化為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