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孝貞純皇後那拉氏之死,後世有諸多猜測。
相信愛情的人認為她是情深之人,自願去地下追随皇帝,陰謀論愛好者覺得她是被孝懿純皇後富察氏聯合當時還是太皇太後後來登基稱制的神龍女皇逼死的,因為她是出生時矯稱大阿哥的太安女皇永璋的生母,她礙了别人的掌權路。
第三種觀點則認為那拉氏純粹是吓死的。
畢竟,神龍女皇掌權并推行工業革命用一百年的時間将國家從封建帝制逐漸過渡到君主聯合各族立憲共和制以前,華夏對女性臨朝稱制這件事的看法始終是牝雞司晨,不知所謂,即便是成功登基的則天女皇,臨終時也不得不還政李唐宗室,以李唐皇後的身份下葬。
至于在武則天之前因為北魏朝廷的内部傾軋暫時以皇長子身份被推上皇位的元姑娘——
史書甚至不願承認這個在位僅幾天就被胡太後廢掉的女嬰是正統皇帝。
那拉氏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不知道女兒将來不僅能坐穩皇位,還會成為史書留名的太安女皇。隻是個尋常婦人的她在女兒被太皇太後當做兒子送上皇位後難免惶惶不可終日,唯恐太皇太後突然改口,公布小皇帝的真實性别,改立他人,自己這個聖母皇太後從此淪為犯欺君之罪的大逆不道之人。
與其成天提心吊膽不知明日身在何處,不如随先帝去地下,還能落個貞潔深情之名!
……
妞妞不知那拉氏死亡真相,聽聞此事,不由面色微愕:“聖母皇太後那拉氏對先帝竟是如此深情……可我聽說她隻是……”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世間種種,莫非如此。”
武曌知道那拉氏的死亡真相,但在妞妞面前,她必須一口咬定那拉氏是殉情而死。
略一思考,武曌道:“傳懿旨,聖母皇太後的谥号加‘貞’字。”
“嗻——”
太監退到一旁。
武曌伸手,擦了擦眼淚:“他們一個個離哀家而去,哀家的心也快要碎掉……”
“皇額涅節哀。”
妞妞附和着流了幾滴眼淚,心中所想全是如何趁此機會留在京城,逐步掌權。
武曌看出她笑容虛僞,卻也不動聲色,故作悲痛地說道:“哀家原想趁着皇帝大婚,逐漸把權力還給他,自己搬去圓明園頤養天年……如今看來倒是……哀家此生既然做了愛新覺羅家的媳婦,便不得不扛起愛新覺羅家的責任……管住這份家業,把它完完整整地交到下一代人手中……”
“皇額涅實在是太辛苦了。”
妞妞虛情假意地說着,柔聲暗示:“妞妞願意長留京城陪伴皇額涅,為皇額涅分憂。”
“這可不行。”
武曌斷然拒絕:“你已代表大清遠嫁蒙古,是滿蒙合盟的象征。若是你長留京城,豈不等于大清毀約?”
“可是——”
“大清的千秋基業容不得絲毫閃失懈怠。”
“皇額涅,妞妞無意違背滿蒙盟約,妞妞隻是太心疼……”
妞妞強調自己的孝順之情。
武曌道:“身為皇家人,注定身不由己,斷情絕愛。妞妞的孝心,哀家已經領受,哀家會将這份心永遠記住,不管我們之間相隔多遠,心都永遠在一起……”
【總之一句話,快點給我滾!】
早在妞妞遠嫁蒙古前就已經斬斷妞妞和自己的感官聯系的鳳龍一旁幫腔說風涼話。
“皇額涅……”
妞妞不甘心,垂死掙紮:“妞妞是真心希望您可以……可以……”
“傻孩子,你遠嫁蒙古後早日生下世子就是對皇額涅最大的孝順。”
武曌強調送客的決心。
妞妞心中惱怒,臉上卻還要做出悲傷恸哭的模樣,哽咽道:“皇額涅……妞妞……妞妞……妞妞真的做不到……妞妞舍不得離開皇額涅……”
【你還是趕緊滾回草原吧~】
鳳龍仗着妞妞如今看不到自己的模樣也聽不見自己的聲音,一個勁地幫腔吐槽。
【你留在這裡隻會成為大家的煩惱!】
“哀家也是同樣舍不得妞妞,可我們生在皇家注定沒有太多的選擇權,不是嗎?”
完美掩藏内心不爽的武曌深情地看着妞妞:“為了大清、為了天下,我們必須忍受分離之苦。”
“分離……”
妞妞低頭,用哽咽掩飾内心的抽搐和憤怒。
[朕要的是天下!萬裡江山!不是蒙古的草原!算了算了!等朕成為蒙古女王,京城的事情就由不得你們了!]
“皇額涅所言極是,是妞妞……妞妞太過自以為是……妞妞會聽從皇額涅的教導,早日返回草原,維護滿蒙合盟的百年大計……”
“這才是皇額涅的好女兒。”
武曌擡頭,用笑中帶淚的悲戚注視着妞妞。
……
……
國喪的同時,朝政大小事務也不容懈怠。
隐約嗅到女主天下的味道的老臣們齊聚怡親王處,請在家“養病”的怡親王重回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