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三國]太後篡位進行時 > 第68章 挑唆郡丞

第68章 挑唆郡丞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曹丕言外之意,實乃探問孫翊,能否遣人導引,使得他們一行人得以順利造訪吳縣。

吳景不能理事,那孫翊自然要替吳景安排好這些。

丹陽郡地處六郡之遐陲,于曹丕、蔣幹、郭婉等自許都而來的使臣,未甚設防。

丹陽靠近廬江,對他們不會動什麼歪心思。

但吳郡不同。

吳郡,則居江東之腹心,乃六郡之主孫權所在。

若他們輕率以往,恐有宵小之徒,伏而伺之,緻生不測之變。

故使孫翊引領他們前往吳郡的治所吳縣,亦為一種變相的保護。

“實乃翊心雖向往,而力有所不逮。若非舅父罹患沉疴,翊必當親身引領使者,以入吳境。”孫翊搔首踟蹰而言。

話中仍舊以吳景作擋,其實并不欲跟他們同去吳郡。

其實也能理解。

在丹陽,孫翊是老大,可以為所欲為。

回吳郡,又要被心思深沉的二兄孫權耳提面命,這自然是不喜拘束的孫翊所不願看到的。

見曹丕等人默然無應,孫翊目光流轉,遂指衙内端坐之一吏員而言曰:“若使者等不以為忤,翊願遣郡丞戴員,以護使者安然入吳。”

“咦?遣郡丞以護我等?”曹丕訝而異之,乃問也。

曹丕非因羞憤而怒,實乃真覺詫異。

郡丞者,非微末之職,乃太守屬官之首。

郡之屬官,有郡丞、功曹、都尉、三老。

功曹司人事,都尉司武事,三老掌教化,兼理民事糾紛及征稅之重責。

東漢之制,每郡都尉所轄吏員,或一千或五千,不等其數。

若都尉逾一人,則郡下分設都尉轄區以治之。

自建武六年以降,東漢朝廷為強化中央的權柄,邊郡常設都尉,而内地則多不設。

及至靈帝之時,黃巾之亂起,中原諸郡乃複設都尉。

這也是董卓等西涼軍閥,在東漢末前期得以憑軍力把持朝政的緣由。

而郡丞,則權柄更甚。

郡中事無大小都可過問。

如若太守生病,則由郡丞代理太守之職。

可見,曹丕對于孫翊派遣郡丞戴員護送他們入吳的驚訝。

實在是郡丞這一官職太高了。

這跟吳景親自送他們去吳郡沒有什麼差别。

郡丞一職,異于太守的其他屬官,乃由朝廷親命。

故丹陽郡丞戴員,既非太守吳景之心腹,亦非當地世家之人。

而是個實實在在的朝廷空降之官。

時值丹陽太守吳景病笃,新太守尚未任免,如果一切正常的話,郡丞戴員會成為丹陽郡名義上的最高長官。

但此僅限于孫翊未至丹陽之前。

今孫翊奉孫權之意,于吳景在職之時,已至丹陽。

顯然,戴員隻能屈居次位,唯孫翊之命是從。

這是因為,孫翊背後有吳景,而吳景背後更有孫權。

郭婉默然而對,心緒忽轉,憶及戴員的身份。

她想起來戴員是誰了。

此人,豈非後歲行刺孫翊之兇徒乎?

被人竊據首腦之位,孫翊不死才怪了。

當然,窺一斑而知全豹,孫翊性狹,也讓自己往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

孫翊使戴員護其入吳,當然也有架空戴員權柄的心思。

其意使戴員暫離丹陽,其居心昭然若揭。

上官婉兒沉浸于李唐、武周政壇累世,此等小謀小計,猶如兒戲,實在微不足道。

但既孫翊遣郡丞戴員護其一行人入吳,于彼等而言,亦屬上策。

戴員早年受命于朝,對朝廷使臣自無惡意。

若能安穩護送他們至吳,既可彰顯朝廷之威,戴員亦可借此狐假虎威,威儀倍增。

“既如此,丕便不卻盛情,多謝将軍之厚待。”曹丕拊掌而笑。

戴員于一旁,亦聞孫翊與朝廷使臣之語。

聽到自己的名字後,雖心不甘情不願為孫翊所遣,但戴員僅默然片刻,未出言反駁,亦未拒絕孫翊的安排。

隻低聲應諾,明面上恭順而守分。

渾然無有日後會行刺暗害孫翊的迹象。

郭婉瞧着。

孫翊欲留曹丕等人于郡中休憩半日,共進飧食,但曹丕以暮色已沉、行路不便為由,辭卻孫翊之好意,曰:“天色已晚,道路難辨,吾等不便久留,望将軍海涵。”

孫翊聞之,略感遺憾,隻好不做強留,遂揮手作别。

曹丕等人于日中之時,随戴員啟程,向吳郡進發。

戴員既為引路之人,其駕車的家臣對道路自是熟稔無比。

車馬疾馳,相較于前日的行程,速度大增。

沿途風景如畫,但曹丕等人無暇顧及,一心隻盼早日抵達吳郡。

途中,曹丕正欲尋機與戴員攀談,未料戴員竟先啟口,問曰:“敢問足下乃朝中何許人也?如此年少,便能出使江東,日後必成大器。”

言罷,戴員目光炯炯,似欲窺探曹丕之深淺。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