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言莫非身體不适乎?何以面露難色若此?”郭婉輕聲問道。
看他反應,陸議認識這個秃僧。
及入堂中,人漸衆多,衆人湊頭而聚,以防被擠散。
陸議見郭婉與曹丕皆以好奇之态看着自己,遂深吸一口氣,将那僧人身份低聲相告。
他是吳郡本地大族出身,耳聰目明,知道些私密之事并不奇怪。
“此僧名作三藏,乃……太夫人之相好也。”
吳夫人,竟與僧人私相款曲?
吳太夫人,乃孫策、孫權之生母,亦孫堅之嫡配也。
誕育四子:策、權、翊、匡,及一女。
郭婉雖未親睹吳夫人之顔容,然思其必為性情剛烈、不屈不撓之巾帼英雄。
豈料其竟與僧人有所糾葛。
江東民風雖開放,然亦不至若斯之甚也。
如此觀之,普濟禅寺蒙孫權母子的蔭庇,香火之盛,豈有不旺之理乎?
相由心生,古人誠不我欺。
這油膩秃僧,果然有些私會的本事在身。
其實,論及與僧侶私相款曲,吳夫人雖堪稱當世之先,但魏晉南北朝以降,後繼者亦不乏其人。
公主、皇後乃至太後,無論家主存亡,皆有與僧侶染指之事。
玩的比吳夫人花的,不勝其數。
據郭婉所悉,南朝梁元帝蕭繹之妃徐昭佩,便常與會僧侶幽期密約。
漢末的後世,南朝梁元帝蕭繹,娶徐昭佩為妃,但二人情愫未諧,原來是因為元帝一目失明,形容不揚。
每至蕭繹欲臨幸,徐妃必以半面妝應對,言道,陛下一目,隻得以賞半面之美。
蕭繹憤而出宮,自此經年累月,未嘗再踏足徐妃寝宮半步。
徐妃身處深宮,那叫一個寂寞難耐。
青春漸逝,遂與荊州瑤光寺的智遠僧,暗生情愫,時常密會。
未幾,徐妃複對朝中大臣暨季江心生傾慕。
暨季江風姿綽約,徐妃乃遣心腹侍女,秘密引其潛入後宮,共赴巫山雲雨之歡。
暨季江事後歎曰:“柏直犬雖老能獵,蕭溧陽馬雖老猶駿,徐娘雖老猶多情。”
自此,“徐娘半老”一語流傳千古。
梁元帝終無法忍受,逼徐妃投井自盡,而後将其遺體歸返徐家,謂之“出妻”。
事後,蕭繹盡誅與徐妃私通者,包括智遠僧在内,并親撰《□□秋思賦》,以洩其憤。
觀之北朝,亦有齊國,胡太後之事,更是驚世駭俗。
武成帝高湛嗣位之後,淫風盛行于宮廷,竟至□□皇嫂李祖娥。
高湛的皇後胡氏,難耐深宮之寂寥,遂與高湛親信和士開私通。
和士開伏誅之後,胡氏以太後之尊,借由拜佛之名,頻繁出入宮禁,終與年少貌美、精力充沛的昙獻僧暗生情愫,二人常于禅房之中幽會。
胡氏不惜将國庫珍寶盡數搬入寺院,又将龍床移至禅房。
此事禁中上下皆知,唯獨天子高緯被蒙在鼓裡。
一日,太子高緯入宮向母後請安,見母後身旁有二新尼,容顔清麗,心生觊觎。
當夜,命人召之侍寝,二尼不從。
高緯大怒,強令宮人剝其衣衫,方知乃二少年和尚男扮女裝。
二尼原是二僧。
此二人皆為昙獻手下,生得俊秀異常,被胡太後看中,遂命其喬扮女尼帶入宮中。
高緯驚駭萬分,次日即下令将昙獻及二小和尚斬首于市,以正宮闱之紀。
其實遠不止這些。
上官婉兒自己還認識好幾個小和尚呢。
會昌寺的辯機,白馬寺的薛懷義,胡僧惠範。
當然,此三僧并非她上官婉兒的相好。
是她朋友的。
帝女妃婦,與沙門私通,此事雖顯悖理,然亦有其緣由可尋。
沙門本應持戒禁欲,清淨自守,而今卻淪于情欲權勢之淵薮,實乃大悖佛門之清規。
帝女妃婦,亦當守婦德,而今卻失之。
二者相雜,觀之令人心生割裂之感,難以名狀。
雖然很不能理解,她們為何會瞧得上大腹秃僧,但上官婉兒表示,為尊者諱。
既然神皇母女也喜歡白淨無須的小僧,她就不說什麼了。
反正她沒有這方面的雅緻。
正當三人聚首議論紛紛之時,忽聞席上高僧三藏開口陳言,四座皆靜,目光齊刷刷地投向彼等一行人,似有所感。
“佛道經典所傳,皆言人間之境,譬如南閻浮提州,已屬浩渺無垠。推而廣之,至于陰府,想必亦是廣袤無邊。”
“依諸位香客之見,此言真僞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