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山河無溯 > 第473章 水煎茶 上交伐謀,以言止戈

第473章 水煎茶 上交伐謀,以言止戈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那位兄長的性子,蕭路再清楚不過。

忠心為國、虔心為民,是其做人之一貫宗旨。

此番願與自己一見,無非是看在當年那份知己之情。

“蕭先生,前頭就是太守府了。”高福話并不多,一路行來不過指點方向而已。

他替老爺捏着汗,更替滿城安陽鄉親捏着把汗。

蕭路放眼望去,隻覺是那間小院兒回來了。

太守名府頗具規制,占地更比當年草舍大了數倍不止。

江下派建築雖不及中州氣勢宏壯,卻也并非尋常人家可比。

這般感慨,又是從何而來呢?

關于這一點,蕭路自己都說不清。

硬要擇一句描述,大概就是主家之氣節品性,會影響屋宇呈現出的氣質和底蘊。

身居名府大宅,心卻與草舍相同,這便是好官。

當其好容易厘清個中關竅,洪行嚴處亦接到家丁奏報。

隻見對方斂衣整冠出得門來,風采奕奕、目光如炬。

一身官服正氣斯文,為多年風霜,平添幾絲肅穆蕭然。

太守官邸大門洞開,随從仆役侍立兩旁,端的一副正正堂堂、坦坦蕩蕩。

淺笑似在蕭路臉上生了根、發了芽,一經紮下便再無退卻之時。

他明白老友,如此做得苦心。

對方是在用這種方式表明态度,接待中州來使乃國事要務,絕非一己私情。

“唉……”笑容被歎息攪擾,漾出三分苦澀。

為人這般審慎,除其生性嚴謹外,亦可見南夏官場爾虞我詐、魚龍混雜。

蕭路腳下猛趕幾步,幾乎是撞着來到洪行嚴面前。

多年未見,他多想喊對方一聲“洪兄”,再使義弟之禮相拜。

然而話到嘴邊,兩人還是止住了。

蕭路端正身形,起手揖道:“洪大人,在下蕭某,奉中州大将軍之命前來,多有打擾、萬望海涵。”

洪行嚴處,淡笑一閃而過。

對着蕭路還了個禮道:“蕭先生遠道而來,實乃洪某之行,還請進内一叙。”說完側身展臂相讓。

官邸正門,非布衣平民可過。

便是在南夏地界兒,蕭路行事也極講分寸。

他适時擡手勸阻道:“區區草民,不敢受此擡愛。還請洪大人與在下另尋他處,方敢登臨貴府。”

“好,蕭先生請。”洪行嚴并未堅持。

轉而将蕭路引向角門,兩人前頭走,後面一衆家下人跟着。

别看浩浩蕩蕩,卻半點兒響聲不聞。

這幾步路,兩人行得緩慢而深長。

像是要把中間來不及相聚的時間,統統補回來那樣。

洪行嚴一直不說話,蕭路自然沒有開口。

彼此就這樣默契着,相伴在對方身邊。

兄長拿眼打量着,自己這位義弟。

當周圍一切安靜下來,他才猛然發覺,那人與自己記憶中并無毫厘分别。

十數年光陰啊!

怎麼會?怎麼會一點兒變化沒有?其間萬千時辰,究竟都去了何處?

難不成真是“塵寰一年,天阙一日”?

眼前這知音故舊,還真是天庭派來,息止幹戈的上仙神友?

洪行嚴搖搖頭,把那些不合時宜的念頭,驅趕出腦海。

邊上角門四敞大開,照舊放達磊落。

相讓一番,倆人并肩走入,前後左右皆備家丁随行。

“咳咳……咳咳咳……”沉疴頑固,防無可防。

才一進院,蕭路便掩面背身,發出一連串翻騰着水花的嗽聲。

洪行嚴立在當下,擡起手臂卻不知該不該放。

片刻過去,他組織好言語道:“蕭先生清晨趕路,想是一時操勞。舍下略備薄筵,還望先生賞光。”

“洪、洪大人客氣了……”蕭路一面平定喘息一面說:“尊駕厚、厚愛,蕭某實、實不敢辭……”

多别扭呢!

一朋一友、一兄一弟,幹礙着軍國大事、蒼生性命,隻得這般畢恭畢敬、若離若即。

将“真心”藏在“場面”後頭,先公後私、先人後己。

幸而這一切,在看到桌上飯食之際,有了顯著好轉。

不大的房間裡,擺着一桌二椅。

上頭青菜兩碟、白飯兩碗,濁酒一壺、素湯一海。

“當年那兩盤子小炒,也是這個嗎?”蕭路搜腸刮肚般問自己,卻實在想不起來。

見其遲遲未肯落座,老管家忙道:“先生莫要介意!有湯有飯,已是我們老爺待客的吃食喽!”

不料蕭路還沒說什麼,洪行嚴倒先擺起了手。

吩咐道:“你們下去吧,無事不必進來。”

“是!”高福答應着退出,走時并未掩門。

蕭路擡眼看了,院中兩側俱留有人手。

自己這兄長啊,做事還是如此周密細緻。

“衡竹啊,快坐!”正思量處,洪行嚴一聲呼喚,将人拉回許多年前。

那時自己還不是“蕭先生”,而對方也不是“洪大人”。

“文白兄,我……咳咳咳……”一時激動又勾出幾聲咳嗽。

洪行嚴看出此為舊疾,忙擺手道:“哎,什麼都别說了!先坐下吃飯!”

蕭路點點頭,眸中似有星辰閃爍。

不出所料,桌上倆菜便是過去,二人在院中用過的。

洪行嚴一刻不忘,直直記到今天。

隻不過廚子手藝要好多了,脆嫩可口、鮮香味美。

搭上白飯素湯,竟别有一番滋味。

兩人往嘴裡撥着飯,一面來回斟酒一面叙起舊情。

洪行嚴話很多,滴滴答答,很像屋檐下扯不斷的跳珠。

他說起自入朝領受官職後,南夏大部分地方已然走遍了。

蒼蘭做官期間,洪行嚴娶了妻,婚後親善和睦、恩愛非常。

妻子從不嫌自己官兒小、沒本事,而他自己也一直堅守當日誓約——

一心一意、一生一人。

沒成想日子剛熬出些眉目,妻子就得了重病。

硬生生挨了二三年光景,到底與世長辭。

兩人膝下無兒無女,洪行嚴亦不曾動過續弦念頭。

原本想象中的和樂之家,到此又剩孤零零一個。

“唉……”洪行嚴抿着酒,仿佛飲幹了歲月。

“習慣了,都習慣了……人呐……到頭來,什麼都能習慣……”

蕭路靜靜聽着,實在不忍心打斷。

他深知對方長多年渴望,一是國二便是家。

可兜兜轉轉若許年,十載家事飄零久,千秋國事搖欲墜。

樁樁件件皆不如意,除了逼迫自己習慣,身為凡體凡胎還能做什麼呢?

洪行嚴想是看出蕭路所思,執壺倒滿一杯說:“衡竹啊,看你如今意氣風發,我這心裡是真高興!”

是啊,即便二人此刻立場不同、陣營相悖,洪行嚴作為兄長親友,還是替其欣慰歡喜。

他知道,蕭路這些年經曆,定然非同一般。

但能讓這樣一個無根無芽之人,心甘情願落于塵煙、奔走四方,對方必定更不尋常。

好在蕭路很坦誠。

他先是提起小松,然後說起秦淮跟秦川。

末了收尾時,還念了這麼句話。

“養孩子難,做先生更不輕松……最大的那個吧,偶爾也不教人省心……”

話裡話外,處處透着眷念與思戀。

少頃飯畢,碗淨碟光。

高管家一面着小厮收桌,一面回禀:“老爺,書齋那兒東西都備齊了。”

“嗯,知道了。”洪行嚴答得有些漫不經心。

轉頭又對蕭路道:“衡竹啊,一起去愚兄書齋看看,怎麼樣?”

蕭路連忙整身斂容,輕施一禮道:“全憑文白兄裁處。”

那聲音真教人聽不夠,娴雅清幽處,還透着熱忱與希冀。

書齋距此處不遠。

轉過一道連廊,便露出廬山真面。

那是間不算很寬,卻十分削長的屋子。

與秦淮喜好豁亮闊達不同,洪行嚴這兒純粹是書多的沒地方擱。

櫃上、架上、案上,合着的、敞着的、箋子露在外頭的,數不勝數、俯拾皆是。

蕭路簡直看花了眼,恨不得邁一步停三停。

洪行嚴也不去管他,先一步走至窗下,擡手推開戶牖。

陽光自大開的軒扉裡投進來,染了洪行嚴半身金、滿身暖。

蕭路轉一轉手中竹笛,順勢就要提壺續水。

不料被對面一把攔下道:“好茶易得,仙樂難求……我來煮茶,你再為愚兄吹奏一曲吧……”

問都沒問對方想聽什麼,蕭路以竹笛抵唇。

霎時間樂音清揚、曲調舒朗,一如春風拂面、臨花照水。

洪行嚴笑着,挪壺放在爐上慢慢煮。

陶然恬淡處,不由更勝從前。

逸曲漸入佳境,水也快開了,熱氣升騰在日光下,能看清房間裡遊蕩的塵埃。

壺蓋頂起時的咕噜咕噜聲,好像某種蹩腳又生動的伴奏。

笛聲随之推進到高潮,洪行嚴打開罐子投上茶。

又移過邊上小笸籮,下了三五個紅棗進去。

須臾之内,茶香迎面、甘甜撲鼻。

便是那佛祖聞去,也免不了六根牽系、心猿萌動。

蕭路仍在吹奏,洪行嚴将茶湯傾進公道杯中,不偏不倚隔為兩份。

伸掌禮,恰好壓在末尾一個音上。

蕭路起身謝過對方,撚杯品過半盞,不住口道:“好茶,好茶!文白兄出神入化、登峰造極矣!”

洪行嚴倒沒急着擎杯,而是将目光轉向窗外。

幽幽歎道:“歸去來兮,田園将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怅而獨悲……”

是啊,如此多年過去,洪行嚴再未聽過這般曲調。

遠離俗世紛争,堪破物我兩忘。

一時動念,當屬情理之中。

茶過三沏,日頭轉西。

瞧着杯中那漸淺湯色,洪行嚴終是開了口。

“這茶我存了十五年,朝朝在意、夕夕惦記……今日取出待客,也不算辱沒了彼此摯情……”

接着他從袖中掏出信件——那是蕭路寫給洪行嚴,勸說對方棄絕南夏、歸附中州的。

這場被舊情遷延的拉鋸,到底還是來了。

杯中水冷、爐中火滅。

洪行嚴正襟危坐,表情和語氣重又變回到安陽太守。

他把信推至兩人面前,不歪不斜,秉軸持鈞。

“蕭先生果然好文采,字字情真、句句意切——一口一個不世高才,一筆一個日月之明!洪某昏聩,受不得先生如此擡愛!”

說到這兒,洪行嚴明顯頓了一下,似在回憶蕭路信中言語。

沒多大功夫,他轉定目光繼續道:“區區扶危救困之誠,諒蒙賢者深察不盡……”

“是則先生一念之轉、一心之發,必然圖諸淩煙、馨香百世;買絲争繡,流芳千代……”

話畢洪行嚴仰天大笑,笑聲險些震翻桌上殘茶。

蕭路沉默着,他知道對方心裡有氣。

氣自己身為摯交故舊,竟以此做籌碼許利勸降。

不僅侮辱了對方氣節品格,更是将多年相知踩在腳底下。

然而蕭路心意已決,與中州相比,南夏沒有勝算。

他甯可洪行嚴恨自己一輩子,也不願昔日慘劇再度重演。

“洪某鬥膽,敢問先生一句——”聲音自對面傳來,聽在耳裡卻是那樣冷徹渺遠。

“圖諸淩煙,登的是誰家麟閣?買絲争繡,酒又該澆何方土地?”

一字一句,如劍如刀,反複剮磨着蕭路的心。

他直起身,推開桌邊杯盞,袖好手中竹笛。

看向對面的眼神裡,再沒有了禮讓猶豫。

“趨大勢者乃天時地利,實非人意所能相強。南夏偏安百年,君弱臣昏、官虎吏狼,朝野上下早已積重難返、深入膏肓。”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