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雲也眼睛一亮,高興道:“正是這話,我這就去回老祖宗!”
寶玉頓時覺得自己搬出去好歹給雲妹妹行了方便,倒也算功德一件,這才算徹底高興起來。
*
雖賈母等說如何操辦春日宴讓姑娘們自己拿主意,但迎春擔心黛玉、寶钗、湘雲幾個因是親戚身份,不肯托大拿主意,遂早早地便放話出來,道:
“這春日宴乃是咱們頭一回辦事,既老祖宗說讓咱們自己做主,咱們幾人便都是主子,誰要是敢自謙、有能耐藏着掖着躲懶的,别怪我日後不認她當姐妹。”
寶钗、黛玉幾人都笑道:“你既如此說了,我等怎敢不盡心竭力?”
遂待到上巳節賈府春日宴這一日,姑娘們個個都大大方方,并無一人扭捏自謙藏拙。
幾人之中,又因迎春和湘雲出門次數較多,識得的太太夫人小姐也多,故而定她兩個加上王熙鳳到大觀園門口迎接衆位嬌客。
主廳設在大觀樓,探春并李纨、惜春在主廳接待姑娘們;白夫人、王夫人并東府的尤氏招待進來的貴夫人們。
賈母素來愛熱鬧,且今日的春日宴來的又都是女眷,老太君自然将她的矮榻擺在了正廳主位上。薛姨媽因是客,被安排在賈母下首邊上,陪老太太說着話。
因衆人皆雲寶黛二人文采最盛,遂由她二人帶先到的貴女們去遊園子。
姑娘們又都親手寫了若幹精緻的請帖,着人送到各府上。
至于食材的采買準備、一應物品的出庫安插擺放、園子各處景緻的打掃修剪、乃至于仆從丫鬟的分配等雜事,衆姑娘們都一一想到,并列上單子,再交由鳳姐着人去辦。
一切準備停當,三月初三日上巳佳節,早起時天空尚有許多烏雲,衆姑娘不免有點擔心。
可不多時便起了微風,東風卷着流雲自東邊一路向西,待第一輛精緻的馬車來至榮國府門口的時候,天空早已風和景明,不見一絲陰霾了。
日頭漸高,甯榮街上越發熱鬧起來,各色規制各種雕花的大馬車将甯榮街塞得滿滿當當。
一時迎春幾人将陸續到來的夫人小姐們迎進園去。進得大觀樓,衆夫人們先帶着自家姑娘拜見過老太君賈母,後再叙些寒溫關心之語。
太太夫人們長篇大論的話着家常,十幾歲的姑娘們哪裡坐得住,況這為貴妃省親建的園子她們也都好奇的緊。
遂紛紛說道:“姐姐帶我等先去園子裡逛逛吧,待其他姐姐們到了再趕來也不耽誤什麼。”
“正是這話,誰讓她們來得遲呢?先到先看才是正理。”
寶钗便笑道:“衆姐妹進來時應看過一些景緻了,不知姐妹們是想從此處繼續往裡還是從頭再細細遊覽一番呢?”
魏如英的父親乃是五城兵馬司指揮使,母親也是武将世家出身,故而是個最幹脆利索的性子,她道:“我要從頭細細遊覽,剛進門一路上淨說話了,哪裡顧得上細看?”
衆人都笑道:“正是此話,此等名家設計的園林我等自然是從頭細看方能窺其精妙之處。”
于是寶钗、黛玉二人便帶姑娘們來至入門後第一個景緻——沁芳亭。
進入大門,穿過‘曲徑通幽處’,面前變豁然開朗,依着假山,佳木蔥茏、奇花灼灼,一帶清流從花木深處曲折瀉于石隙之下。
再進數步向北,一片平坦寬闊之處,兩邊飛樓插空,雕脊繡檻皆隐于山坳樹梢之間。
此時尚看不見什麼,需再往前行,忽面前懸空,俯而視之,下有白石為欄環抱一池,池上一三孔拱橋,橋上有亭,亭上有一匾額,上書“沁芳”二字。
兩側又有一副七言對聯:
繞堤柳借三蒿翠,隔岸花分一脈香。
衆人提着裙擺沿着白石台階蜿蜒而下,來至沁芳亭中。
在亭中觀看景緻又有不同——擡頭便見清溪瀉雪、石蹬穿雲,左右綠樹繁華,人臨水上亭中,仿似有一種身處清幽隐境不問凡塵事的超然之感。
趙華淑感歎道:“隻此一處便能窺見這大觀園的精緻高雅,林妹妹快帶我等去你們的住處看看,一座亭子尚且如此巧妙,我竟猜不出你們住的院子可還在我等凡間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