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年年有新生[八零] > 第118章 捐贈

第118章 捐贈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館長在椅子上坐下,示意符伊年也坐,“苻?苻堅那個苻?”

“從竹,不是從草,”符伊年雖然知道苻堅很出名,但是姓氏這個還是不好混淆的吧。

館長點點頭,問起符伊年打算捐贈什麼東西,什麼年代的,保存的如何。

“想捐贈一批字畫,應該是清末的,是我父親的爺爺的父親和祖父的手迹,”符伊年不好意思地摳手,“我不知道應該稱呼高祖還是什麼。”

館長點頭,“嗯,沒錯,是應該稱呼‘高祖’,還有一個應該稱呼‘天祖’,你剛剛說‘一批’,很多嗎?”

符伊年點點頭,從包裡拿出帶來的畫卷,“是最近才歸還的,保存的不好,我不知道怎樣修複,接下來又怎麼保存,而且,雖然不知道到底有沒有研究和文化價值,但是總歸是一百年前的東西,或許也算古董。”

說話間,館長已經戴上眼鏡,手上也戴了一副白手套,正小心翼翼地打開符伊年帶來的畫卷,仔細地看了起來。

符伊年也站了起來,在一旁不敢出聲,盯着館長的手勢和表情,想看出些什麼來。

館長對畫作研究了好一會兒,直起身摘掉手套和眼鏡,重新看向符伊年,“你說你的姓氏從竹不從草,那你知道你的祖籍是哪裡嗎?”

“額,戶口本籍貫是北江省安縣,但是據說祖籍不是。”符伊年并不清楚館長這個問題的用意,但是還是回答了他,這并沒有什麼不能說的。

“如果我沒猜錯,”館長直起身來看向符伊年,“你的籍貫應該是山東琅琊,古時名為‘琅琊郡’。”

接着,館長給符伊年講了一通關于“符”姓的淵源和變遷、傳播。

原來,“符”這個姓還是個非常有曆史的姓氏。

據館長介紹,“符”姓源流單純,出自姬姓,周族始祖後稷的後代,以官名為氏。

“根據《元和姓纂》記載:‘魯傾公孫公雅,為秦符玺令,因為氏琅琊。’”館長還引經據典找到了出處,“意思就是說魯傾公有個孫子叫公雅,後來在秦國擔任符玺令,其後人便以符為姓。‘魯’你知道吧?”

符伊年:“知道,山東的簡稱。”這個算是常識吧。

“對,”館長繼續解釋,“這個魯傾公呢,是戰國是魯國的末代君王了,到他那個時候魯國其實已經三十幾代了,往前追溯的話,他們的老祖宗叫姬伯禽,周文王姬旦的兒子,姬旦你知道嗎?”

符伊年愣愣地搖頭。

館長:“姬旦是姬昌的第四子。”

“啊,我知道了,”符伊年突然叫出了聲,“《封神榜》是不是?纣王亂政後周武王伐纣!周武王是姬發,也是姬昌的兒子,所以他們是兄弟!”

《封神演義》嘛,光電視劇就許多版本,後來還拍成了電影,票房好幾十億呢,非常叫座。

符伊年思索了一會兒,恍然大悟,“所以,‘符’姓其實也是‘姬’姓?是周王的後代?”倒推幾千年前,我還是貴族呢啊。

館長大概覺得話題有點跑偏,急忙帶了回來,“你們家裡大概搬遷過很多次,加上後來動蕩年代,有些資料遺失了,所以你不清楚。不過,你父親也不知道嗎?”

館長剛剛就很疑惑,這段時間也有人捐贈文物到博物館,但都是上了年紀的人,最年輕也有半百了,符伊年這麼年輕的還是頭一個。

“我父親犧牲了,家裡就我一個。”符伊年也不知道符志宏到底知不知道祖上的這些淵源,或許改天可以問問五叔爺爺。

“你看這裡,”館長指着畫卷左下方的一個印章,“這兩個字應該是個‘姬思道人’,應該是作者的号。”

符伊年若有所思,“所以,這些書畫作品,其實還是很有價值的,是嗎?”

館長鄭重地點頭,表情也嚴肅起來,“是非常有價值,文化、民俗和曆史的研究價值,比如字體、畫技的流派研究,比如符氏族人的繁衍、遷移、傳播,這些都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經濟價值也很高,就以眼前這幅畫論,拿去拍賣說不定能賣幾萬塊。”

符伊年其實沒聽到館長後面的那句話,她聽到前半句後就十分開心了,心說:看來博物館就是這些書卷畫作的正确歸宿啦!

誰知,館長話音一轉,問道:“聽了這麼多,你還願意将東西捐贈出來嗎?”

“捐啊,當然要捐,”符伊年理所當然地說,“放在我家隻有我一個人知道這些書畫的價值,也隻能我一個人欣賞,可是捐給博物館,像您說的,研究價值就非常重要,說不定以後還能公開展覽,讓更多的人欣賞這些作品,也算是我為中華文化做些貢獻。”

“好!”館長很激動也很欣喜,一把握住符伊年的手,“符同志,感謝你為國家文化曆史傳承和傳播做出的貢獻,我們一定會保存和守護好這些文物,也守護好曆史守護好文化傳承。”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