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笙在雜亂的稿紙裡翻出一張圖圖,遞過去給她看,解釋道:“北方仙池多火山,每逢地動,火山噴漲,砂礫凝固成石卻多有氣孔,所以能浮在池湖水面不陸沉。藍珑玉應該就是深埋在岩層中的浮石!它長這個樣子,你看看。”
華英笑道:“小笙,你太聰明了!”見有突破,她喜極而泣!
随後卻又呐喊:“如是這樣,浮石多孔,那如何能精雕細刻飛禽走獸?”
小笙道:“所以我說,這才是複刻百靈燈最艱難的一步。”
兩人正商議着,吳成達卻親自來她們帳篷,以及帶來一個不太好的消息。他看着滿案的筆墨紙刀,以及略顯憔悴的二人。
輕咳道:“是這樣,我向右作坊總管去書言明,今得到回信。燈器所用的東珠換成象牙,大小共十六雙,都在我哪兒,你們要用時就去取。長明珠倒是有二三十顆,但要預備年節用,要是你們最後做出這個能發聲、能浮在水面的燈,那長明珠就挪給你們一顆。”
華英面無表情聽着,心中瘋狂盤算其中關卡,比如十六雙象牙,最後能制出六百餘顆象牙珠嗎?還有象牙珍貴,會不會被偷梁換柱?最後做出來不能有“剔透晶瑩”的效果,恐怕也會前功盡棄。
雖然有些杞人憂天,但宮裡的事,很難保證萬無一失啊。
小笙:“象牙制珠也可,但我們要一種石頭叫浮石。”
吳成達摸摸下巴:“浮石?是西北玉吧?”
小笙:“您知道?”
吳成達笑了:“這玩意兒庫房多的是,貴人娘娘們常用來制景養魚。”
華英想起來了,姑姑說過!就是娘娘們養魚用的石頭!
小笙:“我們要藍色的,且十分堅硬那種。”
吳成達:“藍色的,這就少見了,要不,你們自己去庫房找?”
小笙忙道:“如是這樣,再好不過!”
吳成達看了看兩人:“你們給我透個底,這個失傳的燈器你們能做得出來嗎,有幾成把握?”
小笙道:“六分。”
吳成達瞑了瞑目,撫着胸口歎息:“才六分,爾等……我等……都命苦啊。”
華英道:“官家的态度就非要不可?”
吳成達:“你是哪個?小點兒聲!官家也是你能随便議論了。我告訴你們,寶儀殿坍塌,官家寝食難安,生怕驚擾了太妃們的仙魂,你們要是真的能做出這個叫什麼‘百靈燈’的,不說官爵了,賞賜!管夠!”
華英内心冷笑,恐怕這錢最後也到不了她們的口袋吧。
不過既有了思路,她們就積極朝着這個方向探索。領了鑰匙和對牌,按照輿圖,二人往北面的料物庫房走。
宮城踴路複雜,兩人又是新進宮的,難免會多走繞路,忽然,有快闆聲從不遠處傳來,小笙稍稍昂起脖子,翹首以盼,想看看這到底是什麼聲音,恍惚想到之前看過的宮廷禮儀,忙收斂動作。
華英也道:“快把脖子收回來苁笙,那是貴人們的轎輿過來了!”
兩人屏氣凝神,低着頭,雙手疊在身前恭恭敬敬靠牆站着等貴人的轎輿過去。
适才遙遙一望,隻見儀仗繁密,鸾輿精緻。貴人所乘坐的車廂,雕刻有神仙人物和藤樹,寬到能一口氣坐五六人。朱紅色的柱,檐子四面挂有珠簾,華貴非常。廂壁間還鑲有金絲紋,彩色絲縧裝飾。左右各有十來人列隊儀仗。
等他們走遠了,二人才擡起頭來。
華英道:“那是張貴妃的轎輿,官家最寵愛的妃子,姑姑說,那是天生的好命……”
小笙忙道:“我們快走吧,要不,會被他們抓去擡轎子的!”
華英怄氣:“苁笙,你看着溫和老實,其實你壞,我讓你說我。”說着撮起十根手指去撓小笙的癢癢。
兩人打鬧剛起了個頭,便被路過的内侍逮住。
“你們兩個不懂事的小幺兒,在芙聽街上做什麼呢!成何體統。”
華英抿了抿嘴。
小笙作揖道:“學生營繕院造使,前往物料庫房,走着……迷路了,還望中貴人解惑。”
那内侍便擡手一指:“那邊,拐過去,不就是!虧你們是營繕書院的學生,不然早打發了去後山苦役。”
華英也學小笙的樣子,連道:“多謝,多謝。”
内侍傲嬌冷哼一聲,說着“果然是外頭來的,不懂規矩”之類的話,翹着尾巴走了。
華英和小笙對望,沒忍住噗嗤一笑,忙往北街去了。
到了庫房,亦有專人看管,遞交了對牌,兩人就在土塵積累的樓裡翻找起藍珑浮石來。
這庫房,是六部内庫之一,專門堆放木、石、鐵、銅、沙料等物。兩人找了大半個時辰,方才尋覓到三四塊尚可滿意的。一庫吏道:“這種石頭能浮水,沒多大用處,我們都管它叫石鴨子,兩位姑娘要來做什麼?”
小笙道:“看着挺漂亮的,能在夜裡發光嗎。”
庫吏道:“發光那還得了,豈不把四周木材都燒着了!”
小笙和華英聞言便忙自己的去,鼓聲響起時,她們才匆匆回到帳篷。從此,着手發奮雕刻之功。
華英負責用藍珑浮石雕刻燈芯,小笙則負責打造象牙珠簾制山河圖,就以京都汴河、潘樓、瓦肆等象征性地标做模型,用象牙珠造就,最後要能卷裹起來,形狀似‘埙’,鹿膠封孔,吹氣能發聲。
為了不浪費珍材,小笙先用榆木珠子預制一遍,經過千難萬險,千錘百煉,數十次的推翻重來,榆木珠的山河圖裹起來,真的吹響了!
兩人這才松懈了好大一口氣。
按照比例,華英往其中塞進浮石,放在水中,果然能漂浮起來,随後将水盆放在過堂的地方,再在旁邊打扇,傳說中的‘冥冥之音’果然重現!
兩人在夜幕裡,蹲在地上,就差沒抱頭哭出來。
她們備受鼓舞,随後開始正式用象牙、藍珑浮石雕刻此燈器,最終耗時兩個月之久完成此物,順利交差,得到官家賞賜!這是後話。
但眼下卻是除夕将近,整個汴梁熱鬧繁華,夜間燈彩、樂聲不斷。宮内更是熱鬧不已!初進宮的學子們,還從來沒有在宮裡過年的經曆呢!個個熱議着該怎麼過這個意義非凡的年節!都雀躍按捺不住!!
小笙比較沉靜沒有跟他們一起提前湊熱鬧,下午卻意外得知,韓謄也進宮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