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還注意到,觀英巷的水井在紫金藤旁邊,打水也很方便。
郎發邊帶她參觀,邊介紹。
這間房子年頭就稍微久一點,但建造起初用料紮實,房主人非常懂得享受,且審美和品味高。磚瓦用的是官造,台矶是大理石。
卧室有兩間,一進去就看到鋪地的水磨金磚,烏黑發亮,這種磚的好處就是冬暖夏涼,壞處是造價非常昂貴。
緊接着檢查了排水管道,竈房竈洞和煙囪,再檢查房屋是否漏水,院牆是否有倒塌現象。
轉了一圈,小笙對這間一進宅院還是很滿意。
那麼接下來就該談談房錢的問題。
郎發寬大的袖子搖了搖,伸出手,比了一個一,又握了握拳。
一千五百貫!
小笙想都不用想,笑着搖搖頭,轉身便要走。
郎發忙把人截住,但又不敢直接觸碰她的身體,隻急得擋在小笙面前,笑道:“您也看到了,這房子一應俱全就适合住人聚氣,家珍家具您看着添置,今天落定,明天您就能搬進來住,這個價格,又是這麼個地段……真心不貴!”
小笙緩緩道:“我如實同您說,我是誠心要買房,您要是這般要價,我看我還是搬回書院去住,反正住在書院,書院還供應我炭火吃食。”
郎發笑道:“這樣吧,看在邱少爺的面子上,一千三百貫,我今兒就同您簽契。”
小笙搖搖頭,無奈笑道:“一千三百貫,我不吃不喝抄書四五百年,才買得起這一間房。”
郎發震撼道:“您說笑了,怎麼還能拿抄書來比呢,您現在是正兒八經的高級造使,公主府的器具都請您督造,還在乎這一千餘貫。”
小笙道:“九百貫,我另外單獨給您一百貫的房稅錢,您看看吧。”
郎發張大嘴巴,好像吃了天大的虧:“這個價,沒有這樣的價,昨天榮騎将軍來,還我一千二百貫我都沒敢出手呢。”
小笙:“那就真是太遺憾了。”
說着她轉身要離開。
“等等!”郎發一咬牙,一跺腳:“您說的,再單獨給我一百貫房稅錢。”
小笙點點頭。
這已經是她的極限,再高也沒有加碼的必要。
好在最後,她以九百六十貫買下了這所一進四合院。
那四十貫其實是給郎發的中間錢,房稅錢繳納六十貫就足夠了。
因為在京中,所以購房交易用糧食、金銀細軟、銀票當票等來結算都是可以的。
小笙去櫃房盤點了下自己多年來的積累,再加上此次進宮得到的禦賜文房四寶、一斛珍珠和三枚金元寶,七七八八,東拼西湊,全部清算。最後,把官家賞賜的一百匹绫羅綢緞,拿一半搭進去,方才勉強夠了。
在櫃房提供的雅間。
小笙拿着新戶籍,一沓票據單子,以及一沓銀票交子,靜靜等待郎發的書手算賬。
算盤珠子噼裡啪啦的聲音越來越密集,越來越急促。
最後漸漸歸于平緩。
書手蕩了蕩算盤,道:“無誤了,可交結。”
郎發笑眯眯道:“那我們就簽字落契。”
簽了文書,落契畫押,最後兩人又回到澶蕭坊,歸了交易檔案,正式落定。至于那些布帛錢糧,郎發拿着票據可以自行去領取。
申時夕食,方才全部妥當。
這才是傾家蕩産買房。
小笙牽着自己的小毛驢,等在樓店務巷子口,附近的飯食鋪子傳出飯菜香,不僅引得她饑腸辘辘,連小毛驢都餓得開始抗議。小笙順順驢脖子安撫它。
郎發笑着從巷子裡跑出來,遞給她的驢自己咬過一口的蕪菁,再把房屋文契移交給小笙,作揖道:“恭喜造使喜得新居。”
小笙:“多謝。”
在整個汴梁華燈初上時,小笙已經騎着小毛驢悠哉走在回觀英巷的街道上。
她的心中必然是舒暢的,好不好,自己在這個地方也算是有安身立命之所,一個為自己遮風擋雨的一席之地,不管如何,這都是值得慶賀一番。
但想到新房子還沒有收拾齊整,燈火蠟燭也不知道有沒有,她今夜回去,除了在房子裡怡然自得到處欣賞一番,好像也沒法好好睡覺。
于是小笙又掉轉驢子,想回到澶蕭坊吃了晚飯,找個浴堂舒舒服服泡個澡,明日再去新房子收拾整理。
一想到自己已經購置房産,好歹解決了一項人生大事,便想奢侈犒賞自己一回。
可是天空烏雲密布,不多時,豆大的雨珠就砸下來,把驢子砸得哼唧哼唧不滿意,小笙趕緊找個茶鋪躲雨。
街上衆人疾走,這雨說來就來,堂倌幫她把驢子栓好,熱情給她倒碗熱茶,問她要吃點什麼,小笙看過挂在牆上的招牌,正在點菜。
突然,一陣悠遠、綿長的鐘聲從東面傳來。
茶鋪裡的食客、屋檐下躲雨的路人,大家聚精會神數着這鐘聲。
小笙心中盤算,正在迷惑。
有人道:“像是從宮裡傳出來的。”
她眼睛尖,在滴滴嗒嗒的雨幕裡看見郎發,她擡手把人攔住。郎發站進來,抖抖身上的雨水:“您沒走?”
小笙:“吃完飯再回去。”
這時,幾個仆人力役擡着一頂轎子從巷子裡蹿出來,大聲吆喝着路人快快躲開。
郎發道:“那是禮部侍郎的轎子。”
小笙:“禮部陳侍郎也住這兒?”
郎發笑道:“這雖然隻是一個小委巷,可别看它偏僻簡陋,山不在高有龍則靈,裡面住着很多朝中重臣,不然這裡,那裡,還有那些鋪子,怎能如此繁盛?” 他的手靈活比劃,悄聲道:“都是遷過來的店鋪。”
可知道,禮部是出了名的清水衙門,即便是侍郎也不得不擠在國家的“公租房”。
他吞了吞唾沫,又道:“宮裡突然傳出喪音,禮部的官員都趕着進宮呢,我也是忙完您這兒,要去跟給楊專知送文契,如此,改日再請您吃茶,今日我就先走一步。”
說完,他又撐着大黃傘,重新沖進雨裡。
小笙吃飽喝足,在茶鋪聽完戲,等雨不下了,再去到清水坊洗浴,尋個幹淨雅緻的客棧住一夜。
翌日晨鐘響時,她吃過豐富的早飯,牽着驢回到觀英巷,卻不想,已經有兩人在巷子口的紫金藤下,等候她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