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笙吃完飯,趁着天還微微亮着,趕緊收拾這兩日編出來的竹器。
“木笙,咱們明兒去鎮上嗎?”
木筝看木笙将一大把新編好的扇子歸攏到一起,用麻繩捆紮好。她也幫着一起收拾纏繞成一團的香囊,低着頭小聲問道。
“嗯,明兒我去就行,你要是感覺累,可以在家裡歇兩天。”
木笙以為小夥伴不習慣外面的環境,趕緊安慰道。
誰知木筝并不領情,頭搖的撥浪鼓一樣。
“不不不,我很喜歡鎮上。木笙,我跟你一道去!”
“那你把紫竹收拾一些,咱們在鎮上沒事的時候慢慢做。”
木笙原本想把做簪子的活計也分出去給别人一起做,可這簪子特别之處就在這紫竹。外面人不清楚,住在村裡的人還能看不出來?木笙還想多賺點銀子,幹脆先捂着。
再說木筝的樣子,木笙心裡多多少少也有些數。也罷!反正擺攤兒就是上午,下午姐妹兩在鋪子樓上做簪子正好。
“笙丫頭,這饅頭你帶去。對了,家裡的酸筍奶一會也給你弄點出來,你一塊帶上。聽你爹說,你們不在這兩天,鋪子裡居然都沒開火。唉!一屋子大男人,竟沒一個會做飯的!”
木阿奶端着剛蒸好的一簸箕白面饅頭過來,遞給木笙後,絮絮叨叨說道。
木笙知道她奶是擔心她阿爺了。老兩口子過了一輩子,這還是頭一回分開。
“阿奶,放心。我跟木筝過去給阿爺他們做飯,保管餓不着他們!”
“哎,有你倆在,阿奶放心多了!要不是家裡這一攤子走不開,唉~”
木阿奶原本想着自己也跟着過去,可是家裡也一攤子事。白日裡兒子媳婦們去山上弄菜,兩個小的就得她看着。還有家裡喂的雞鴨鵝,頓頓都要吃。
木笙看着木阿奶表情糾結,出聲安慰道:
“奶,再過兩天鋪子裡穩定下來了,就讓我阿爺回來幫你。我跟大哥二哥看着鋪子也成,頂多派大伯他們去一個坐鎮。”
“是,到時是得你們幾個小的看着,家裡油菜麥子過幾天可得收了!”
木阿奶轉頭看向河對面那一片金黃的麥浪,臉上既憂心又高興。
憂心的是家裡農忙即将開始,也不知忙不忙的過來。高興也是因為有這麼多事兒,意味着她們家今年收入肯定能增加不少。到秋天不說栓子的親事,就是多蓋幾間房也不成問題。
第二日木笙才知道,她爹他們為什麼能那麼一大早就能把新鮮的蔬菜及時送到店裡。這哪是雞叫三遍,分明就是半夜。木笙瞅着高懸在半空中的月亮,估摸着現也就是後世半夜兩三點鐘吧。
唉,瞅着黑漆漆的山路,木笙有點怕,可也得硬着頭皮上。
好在這時節山裡物産豐富,野物不缺吃的。不然木笙也不知道會不會碰見狼啊或者野豬啥的。
一路有驚無險,走到半路天也就亮了。再過一會,木笙瞧見東邊東邊的天空開始變紅,慢慢探出太陽的頭頂尖兒。等一家子走到鎮上鋪子的時候,天早已大亮。
卸貨擺貨,木老爹帶着兩個孫子也一起忙的不可開交。等貨物都擺好,隻見木算從櫃台裡摸出一把銅闆兒去了隔壁,不一會兒端回一簸箕點心和一盆胡辣湯。
原來這幾天木笙不在這兒,這爺孫幾個誰也不會做飯,隻能在街上的鋪子裡買點兒吃。
木築木算兄弟兩這幾日無比想念自家妹子,現在莫說叫他們洗碗,哪怕是讓他們燒火甚至掌勺他們也是願意學一學的。
無他,這買來的飯食好吃是好吃,可他們這些天跟着賣菜,都知道能賺那點兒銀子一家人有多不容易。所以每次他們去買吃食都是算着份兒買,一文錢也不敢多浪費。
木笙看着二哥遞過來的油糖糕,再看看對方臉上挂着的谄媚的笑,愈發狐疑。
這幾日不是鎮上大集,來來往往的顧客不算多,多是一些鎮上人家來買。
木笙發現店裡的生意雖不似前幾日那樣火爆,可因着他們家算是鎮上第一個正經開鋪子賣菜的人,所以店裡的生意倒也不算差。平均一日也能有個二兩銀子的收入。
“阿爺,咱家的紫玉笛做多少了?我跟大哥他們一起去顧掌櫃那裡走一趟吧,再拖下去,人少不得要過來催了。”
木笙想想自上次買鋪子,她們家好像就沒再去過顧思源那裡。不過顧思源倒也沒來催,顯見的這笛子暫時要貨不如之前那麼着急了。
“哎,這幾日下午沒事兒我跟你哥他們在後院也做了不少,等會讓你爹跟着,你們三一起送一趟。我算着加上這次的,咱欠顧掌櫃的銀子也就差不多還齊了。”
木笙一問才知,原來自己在陳家學藝的時候,木老爹他們還債心切,早就送了一批數量不少的紫玉笛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