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紫玉笛供貨穩定下來以後,木笙算着每月家裡隻是這一塊的進項就有四十兩銀子左右。就這還是木老爹他們忙裡抽時間做,再加上小兄弟二人一起使勁兒才得來的。
“也不知這笛子還能做多久,好在家裡現在有了正經買賣,往後幾遍沒有笛子的生意,倒也不愁!”
木老爹聽着孫女的分析,感慨的說道。
這笛子生意是快錢,可木老爹不知怎的心裡一隻不安穩。直到買了鋪子,有了穩定的進項以後,他才覺得覺越睡越香。
“阿爺放心,咱家這笛子生意,少說也能做個兩年。”
這時代信息傳遞慢,即便有人發現了這笛子的特殊之處,一時也無法得知出處竟是一個小山村。
再說顧思源他們,也不會随便跟外人吐露自己啊賺錢的渠道,那不是把銀子往外推嘛。
兩年肯定沒問題,時間再久點木笙就不能保證了。
不過兩年時間,也夠她做很多事情了。
下午去顧思源那裡送了最近做的一批竹子,因着一家子近來都忙着開鋪子賣菜的活計,紫玉笛的數量不多,勉強夠得上還清債務。
“顧掌櫃,這次多謝你的幫忙。還有前段日子我家鋪子開張,還老您親自送鞭炮過去。無奈近來家中實忙,您放心,等過了這段,我一定備好酒菜,親自來請你去福滿樓。到時再給您賠罪,還望您原諒則個。”
木笙收回欠條,滿臉誠懇的說道。
“木姑娘客氣了,不過随手的事兒,不耽誤什麼。倒是你們家那鋪子,近來生意可還好?”
顧思源極欣賞木笙這出處周全的性子,語氣和緩的說道。
“托您的福,日常經營還算能糊口。”
“那就好,對了,現今你們也算搬到鎮上來了,若是有什麼需要幫忙的,盡管來找我。”
“哎,顧掌櫃仗義。我們在這鎮上也就與您還算相熟,遇到事兒我可就厚着臉皮啦。”
木笙望着顧思源,調皮的說道。
顧思源說的沒錯,他家在這鎮上沒親沒故的,若遇到事兒少不得得請顧掌櫃幫忙周旋一二。木笙想着,顧思源這邊可得打好關系,不單單是因為紫玉笛生意。
“好說好說。”
生意談畢,木笙根據顧思源反映出來的紫玉笛銷售情況,和自家現今人手缺乏的狀态,兩方拟定,往後每月交貨紫玉笛四百根,月底一次性錢貨兩清。
顧思源這邊根據紫玉笛生意的穩定性來看,也把原來定的當次結上次銀子的事兒改成當次結清。木笙也覺得這樣自家更方便,本來就是想要多買些銀子,現下紫玉笛的價格已經穩定,改成供貨的形式良方都方便。
再說目前兩百文一根的定價木笙已經很滿意,顧思源若是有本事賣出更高的價格,那也是人家的本事。
送木笙他們出門後,顧思源看着自家夥計滿臉的疑惑糾結,于是開口問道:
“有話就說,我是會讀心術咋地?”
“掌櫃的,小的想不明白,您咋對這木家的人都這麼好啊?那紫玉笛再掙錢,在咱家鋪子裡也算不上什麼。咱那些好紙好墨的,哪個不賺錢?再說您可不是那對誰都好态度的人~~哦!不是,我是說您日常威風凜凜、不苟言笑~哎!也不是~”
“好了!你不用說了!”
顧思源看小夥計抓耳撓腮的樣子,心裡發笑。這夥計是他本家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兒,名叫虎子,算是他半個侄兒。他帶在鋪子裡,一邊幫他幹活,他也教這孩子幾個字兒,給口飯吃。所以這孩子平日裡對他不似其他人那麼害怕,很能說上幾句話。就是這亂用成語的毛病得改!
“虎子,沒事多看看書!”
顧思源先是教訓了一句,看虎子低着頭連連點頭,面色緩了緩,耐心解釋道;
“這木家雖是村裡出來的泥腿子,然而一家子都是踏實肯幹的勤快人。不說家裡原本的家底子,就說木笙這姑娘,以後定不是個簡單的主兒。瞧咱們,才跟他們家接觸了多久,就賺了多少銀子了?這樣天生帶财的人,誰碰見了不得供着?”
顧思源絮絮叨叨說了些自己的看法,想起木家做的那紫玉笛。這笛子的做法,雖不是多難,可也不是一般的泥腿子家裡都能會的。再說那做笛子的紫竹,一般人能有這份眼力勁?完了顧思源叮囑道:
“你不必管太多,日後我若不在店裡,木家的人不拘誰上門,你必要好好招待了。若有急事,及時來尋我就是。”
“哎!小的記住了!”
虎子收起原本還有些輕視的心,内省原來這就是自己和掌櫃的差距。自己以為的破落戶,沒想到在掌櫃的眼裡竟有這等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