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風性命無虞,但實在不宜挪動,喻清莜将其留在了青葵院。
但他可以留下,外面那一群黑壓壓的護衛,總不可能一直守在這裡,幾十個大活人,藏也藏不了。
喻清莜把他們都趕了出去,隻準他們守在喻府外圍。
辰一也知道他們留下來不合适,給喻清莜留了幾支信号箭,就恭順地帶着人退了出去。
秋月回到房裡,把原文翻爛了也沒找到多少關于朝堂,關于天下格局的内容。
她也再次确認了,喻清莜遇刺這件事情,是原文裡沒有的。
她想不通到底是哪裡出了差錯,導緻喻清莜的命運線,發生了這麼大的變故。
難道真是因為她的存在,扇動了蝴蝶的翅膀?
秋月沒有想錯。
如果她與被關在天牢裡的嚴太後交流一下,就能知道,導緻這次刺殺的原因,還真和她有點關系。
原文裡楚風一直把喻清莜的存在隐藏得很好,無論是太後一派,還是其他的勢力,誰都沒有找出給楚風解毒的人。
故事線發生變動的原因,就出現在楚風出手試探秋月的那一晚。
那晚楚風離開之後,就一直挂念着要怎麼給喻清莜賠罪。
他知道喻清莜不愛金銀首飾,也不喜歡衣裳香料,唯一能打動她的,怕是隻有極品的藥材或者劇毒之物。
他賠罪心切,就讓人在京城裡打聽珍貴藥材,最後找到了一株極品玉骨草,成功哄得喻清莜展了笑顔,卻也落進了有心人的眼中。
楚風小時候被人下了毒,這麼多年一直沒有尋到解毒之法,全靠着太醫院的珍貴藥品續着命。
他收集藥材的行為,即使被人知道,本也不應該引起他人的懷疑。
壞就壞在,玉骨草的特性,不僅不能替他解毒,反而與他的病情相沖,可以瞬間要了他的命。
那麼他費心尋找玉骨草的行為,就很耐人尋味了。
要麼,是他找到了什麼以毒攻毒的解毒方法。
要麼,就是要送人。
而通常喜歡這些奇珍異草的,也多是一些喜愛鑽研醫道的醫師。
嚴太後對楚風的病情了如指掌,對她來說,僅僅是這兩點,就已經非常值得警惕了。
何況楚風的身體愈見好轉,是京城之人都看在眼裡的。
太後動用了不少暗棋,終于發現了喻清莜的存在。
她的選擇與原文的劇情發展一緻,在知道楚風有可能痊愈的第一時間,就決心殺了他。
唯一不同的是,為了以防萬一,她也要殺掉那名解毒的醫師。
如果不能在宮裡成功擊殺楚風,那麼殺掉替他解毒的人也一樣!
楚風隻是早死和晚死的區别。
太後自以為計劃得天衣無縫,奈何楚風和喻清莜都是被上天眷顧的氣運之子,輕易殺不死!
秋月臨睡之前,替這位倒黴的太後默哀了一下,不得不承認楚風是真難殺啊!
難殺的楚風,和秋月成為了病友。
喻清莜每天一大早,會先過來查看一下秋月的傷勢,然後再回去照顧楚風。
其實秋月的傷,交給雁雪治療也綽綽有餘。
但是喻清莜不放心,每日必要親自看一看才能安心。
青葵院一下多了兩位病患,日常都彌漫着濃濃的苦藥味。
喻府的人都知道,四姑娘在醉晚樓遭遇了匪徒,身邊的丫鬟受了傷。有傷患,自然就會熬湯煎藥的。
故而沒有人懷疑,青葵院還藏了另外一名傷患。
如今京城各府的主子們最關心的,是朝堂上的局勢變化。
從前和太後一派走得近的官員們,每日都提心吊膽地,深怕盛怒之下的攝政王殺得不盡興,會從他們中間拎出兩個來磨磨刀。
喻家一直走的都是純臣路線,倒是沒有這樣的擔憂。但是喻老爺是大理寺卿,攝政王遇刺的事情一出,大理寺就忙翻了天。
自出事那日起,喻老爺幾乎就沒回過家。
有官職的幾位主子,也同樣忙得不見蹤影。
家裡的女眷又為丈夫、兒子憂心着,一時間,倒也沒有什麼人來造訪青葵院,自然也就無人發現楚風的存在。
喻清莜因為預感刺客的事情與楚風有關,所以那天回來時,沒有告訴家人刺客是沖她去的。
她隻說在醉晚樓不巧碰上了匪徒,為了不被困殺在裡面,自己出毒藥,秋月出彈弓,兩人合力毒死了匪徒,這才逃出生天。
雖然用彈弓殺死十幾名匪徒這件事,聽起來魔幻了些,但刺客确實是死于喻清莜的毒藥之下,喻家的人沒有懷疑她的說辭。
喻清莜隻是一個内院女眷,他們怎麼能想到,這樣窮兇極惡的匪徒,是來殺她的呢?
刺客已死,當日在醉晚樓的客人們,至今不知道刺客的目标到底是誰。
負責審判攝政王遇刺案的三司官員們,倒是知道了刺客是太後派出的。但是具體的知情人不是被楚風殺了,就是被他關在天牢裡,不許人探視。
因此,即使是三司之人,也不知道太後派殺手埋伏在醉晚樓,到底是為了殺誰。
如今,這已經成為了一樁懸案。
不過也沒有多少人好奇這個答案了,因為所有人的目光都望着宮城的方向。
太後企圖在宮裡圍殺攝政王,這件事情在京城掀起了驚濤駭浪。
攝政王的星辰衛,每日都會從天牢裡拖出幾個人交由三司審理,牽扯出來的人也越來越多。
然而衆人驚訝地發現,所有被牽涉進案件的人,早就被星辰衛關在牢裡了。
沒在牢裡的,已經提前去見閻王了。
按理來說,無論什麼案件,都應該是先交由三司審理,嫌犯要經過主審官批準之後再行逮捕關押。
可如今卻是完全反過來的。
星辰衛的人先行逮捕了一幹人等,然後再每天從天牢中揪出幾個人交給三司。
證據口供一切都有,三司隻需要核對證據是否符實,犯人是否屈打成招,其他什麼都不用做。
人人都知道這樣不合規矩,但是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跳出來,質疑程序不合法。
太後刺殺攝政王這件事情,已經是闆上釘釘的了。
如今要審的,不過是哪些人參與進去了,哪些人沒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