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豬頭根本不夠賣,罐頭廠這麼多人,你們下回多準備點,肯定能賣完。”
“……”
大家七嘴八舌的說着,應望自然是好聲好氣的應。不過心裡卻想着這攤才擺了兩天,大家都是被香味勾來的,圖個新鮮,擴大生意還是得再看看。
這一看就看了三天。
托地理位置的福,這個小攤百分之九十五的顧客都是罐頭廠裡的工人,有愛說的人一聊,那周圍人少不得得聽個熱鬧,傳的多了,大家就發現誇那個鹵肉攤的人還不少,尤其買來吃過的人,那可沒一個說不好的!
于是很快,鹵豬頭肉就在罐頭廠裡面火了。
他們都是工人,隔三差五買點肉來吃是不成問題的。既然大家都在誇這個鹵豬頭肉如何如何好吃,那肯定得買來嘗嘗!
于是,應望和魏雲舒的鹵肉攤子每天一開張,不到十分鐘東西就賣完了。
且好多人還買不上!
抱怨的有,催促的有,恨自己腳慢、恨老闆準備的東西太少,總之兩個字——加量!
而應望也在思量。
按照目前每天早上十五個肉夾馍、下午一個豬頭肉,外加三斤雞蛋的量來算,刨除成本,他們現在每天能掙二十三塊左右。
在目前幹工地隻有四塊錢日薪的對比下,他們這個工資真的不算低了!
應望雖然高興,但他沒被這點利潤沖昏頭腦。目前他們的家當很少,昨天才買了被褥,添置了些牙刷牙缸水杯毛巾之類的生活用品,加上每人兩套衣服,掙的錢就用了不少出去。何況他跟魏雲舒之前說好了,白雲市不是他們的久留之地,等小樹村那邊的事情有消息,他們就要離開這裡。
既然要搬離,那到時候肯定需要路費,到了新的地方需要租房安頓,因為他還想接着做生意,那最好是能有個店面……而這些,通通都需要錢。
這麼一算,真需要不少錢!
于是,應望和魏雲舒商量了下,覺得可以再多賣點東西。
那麼問題來了,廚房裡的大鍋每天隻能炖一個豬頭,如果多炖一個肯定沒地方做。
怎麼辦呢?
“要麼早上一個人出攤去賣肉夾馍、另一個人留在家裡炖豬頭肉,要麼添點别的,隻要把骨頭剔了,鍋裡就還能加不少菜。”魏雲舒提議着說。
“炖兩個肯定不行,中午張奶奶他們還得做飯吃,我們不能一直占着鍋。”應望說:“何況賣肉夾馍的那點時間也炖不熟一個豬頭。”
魏雲舒:“那就添别的菜。”
應望:“素菜?”
魏雲舒問:“時間短點能行嗎?”
“能行。”應望說:“素菜好熟,跟豬頭肉一塊多浸泡入味就可以。”
魏雲舒一錘定音,“那就加素菜!”
應望有些猶豫,“這個年代的人跟後世不一樣,大家現在肚子裡缺油水,素菜怕是不好賣。”
“如果味道好,肯定有人願意買,畢竟白雲市不少人都是買菜吃。”魏雲舒見應望擔心,又說:“先試試,實在不行再換豬頭肉,大不了就是我們買個大鍋回來另起個竈。”
他這麼一說,應望就沒那麼擔心了。
沒錯,賣不出去大不了他們自己吃,生意上就換别的點子,辦法總比困難多。
聊到這,兩人就商量起新增的菜品來,盡量讓顧客覺得滿意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