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買菜,炖肉和面,趁着肉在鍋裡炖的時間另起小鍋做個簡單的早餐,而後烙餅,備上中午要賣的二十個肉夾馍和五斤熟五花肉塊。
中午賣完回來接着洗豬頭豬蹄等物,順帶做個午飯,吃過後趁着炖豬頭肉的時間一個人去休息,之後剔豬頭大骨,然後鹵上豬頭肉、豬蹄、雞蛋、海帶片、蓮藕片、油豆腐、豆幹、花生等一系列的東西,這個時候就換一個人去休息。等全部鹵的差不多時,收拾上東西出攤。
出攤賣完鹵肉,回家準備晚飯。這一頓通常比較豐盛,大多做幹飯的時間多,比早餐午飯的餅、面條、粉、炒飯要費些功夫,搭配上兩菜一湯,往往能吃的肚皮溜圓。
——這就是眼下應望和魏雲舒的日常。
忙是真的忙碌,好在兩人搭配,幹活不累,休息的還算可以,而且錢也确實沒少掙。從來時的家徒四壁、樣樣都缺到如今的不缺衣不缺食,剛需的毛巾、臉盆、肥皂、洗衣粉、牙膏牙刷、床單被褥等等東西也都慢慢的添置齊全。
看着屋子裡的東西一點點增多,應望心裡有種強烈的滿足感。
除此之外,他們還攢了六百多塊錢。
沒錯,除去一切開銷花用的,他們手裡的現金已經上六百了。
應望再三數過後,笑的眼睛都彎了起來,安全感也很足,至少接下來一段時間他們即便什麼都不做也不必再為錢發愁了。
按照之前說的五五分賬,應望從中數出六百塊,分一半給魏雲舒,另一半則自己收着的,剩下的就留作接下來的開銷花用。
魏雲舒原本想叫應望一塊拿着,之後他要用的時候再取。可再一想,凡事都有意外,錢分開放也省的真出事被人家一鍋端,所以就将三百塊收下了。
分好錢,應望雙眼發亮的望着魏雲舒提議,“我們慶祝一下吧。”
魏雲舒笑,“行啊。”
應望問:“你想吃什麼?”
“餃子、鍋包肉。”魏雲舒脫口而出。
應望此時心情好,對于魏雲舒的要求當然是要滿足的,甚至還問:“還有嗎?”
魏雲舒說:“最想吃這兩樣,剩下的你看着來。”
應望笑着說:“行,那剩下的我來。”
應望在心裡頭琢磨起來。
餃子和鍋包肉雖然繁瑣一點,但做起來卻不難。餃子當主食,鍋包肉是葷菜,那可以再調個涼菜解膩,然後炖個湯。
因為要做頓好吃的,下午應望沒跟着去賣鹵味,就讓魏雲舒一個人去了,反正他們現在的生意不差,那些鹵味要不了多久就能賣完。
應望拿上錢拎着籃子出門。
剛開始應望想着就調個最常見的韭菜雞蛋、豬肉白菜、酸菜粉條之類的餡料,可到了菜市場卻發現有人拎了半桶蝦來賣,應望問了價,然後直接把半桶蝦都買了下來。
之後又去稱了肉、買了一條魚、嫩玉米、蔬菜之類的東西,将菜籃子裝的滿滿當當,這才帶着半桶蝦回家。
回到家,先調餡料。
自從擺攤能掙錢後應望和魏雲舒的神經就放松了些,吃食上也不會虧待自己。像賣的肉夾馍鹵肉這些也都會留一份給自己吃。所以這段時間下來,兩人吃的豬肉其實不算少。
像他們剛重生的時候,兩個人都瘦的很,尤其是應望,渾身上下隻剩一架骨頭,丁點兒肉都沒有。而現在,他和魏雲舒身上都已經長了些肉,精神頭看着也比以前好多了。當然,也并不胖,就是普通人水平,沒那麼穿衣服空落落的打眼了。
因為平時沒少吃肉夾馍和鹵肉,所以應望幹脆不包豬肉的,而是換了個之前還沒試過的花樣——玉米蝦仁和素三鮮。
這兩種餡料都比較簡單,主打一個“鮮”字。
先去掉蝦殼蝦線,然後将焯過水的木耳和豆腐、煎好的雞蛋、部分蝦仁、香蔥等東西該剁的剁該切的切,随後按照餡料配比加鹽、味精、醬油、胡椒粉等調料及少許的油攪拌,餡料就準備的差不多了。
之後開始和面擀餃子皮。
餃子皮才擀好沒包幾個,應望就聽到院子裡傳來響動聲,走到客廳門口一看,果然是魏雲舒。
“回來了。”應望招呼一聲。
魏雲舒将闆車停在院子裡,擡手擦了一把臉上的汗,“回來了。”
應望舉起手裡的東西,“我正在包餃子,手裡不空,你先收拾下。”
魏雲舒點頭,“你忙,我來。”
應望:“好。”
因為知道張奶奶這個點兒要用廚房做飯,所以應望弄的這一攤子都是在客廳裡。門窗都開着通風,坐裡頭能清晰聽到魏雲舒在院子裡忙碌的聲音。
而應望手底下的動作也不慢。
純白面擀的餃子皮,一匙餡料往裡一包,再用手一捏就是一個圓滾滾白胖胖的餃子。
兩種餡料的餃子他是分開放的,這樣想吃什麼餡的直接下,也不怕弄混了。
等魏雲舒在院子裡把該洗的洗、該涮的涮好,應望這邊也隻剩最後幾個餃子沒包。
魏雲舒進來坐下歇會兒,應望手上邊忙邊跟他聊天,“生意怎麼樣,忙的過來嗎?”
魏雲舒說:“生意挺好,就是你不在速度慢了點。”
應望笑,“被說了?”
“那倒沒有。”魏雲舒說:“不過好多人見你今天沒去都在問。”
應望問:“那你怎麼回答的?”
魏雲舒挑眉,“說你在家準備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