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也是看在阿蘭的繡工好,便允了她上工時帶着娃娃。
問起孩子爹娘,說是替過世的恩人夫妻倆養着的,看阿蘭知書達禮老實的模樣也就信了。
好在阿蘭很識趣,本本分分的幹活,不耍滑頭,帶着的女娃不哭不鬧的,沒影響店裡的生意,就放下心繼續雇用。
那個女娃漸漸長大,雖長相與阿蘭不太相似,但那通身的氣韻真真相像,才發覺兩人或許是母女。
事事無常,誰家還沒有個秘密,隻要不惹事,邱掌櫃并不在意,也無意戳穿。
這個女娃從小話不多不調皮,平時親熱的叫着叔叔嬸子,隻道孩子乖巧懂事。長開後的模樣更是清秀,偶爾幾句好聽的話會惹得店裡的夥計嘿嘿樂。
要不說歲月糊人眼,十幾年前的娃娃長成如今亭亭玉立的模樣。
邱掌櫃喜愛這孩子,但如今這架勢不會是替蘭娘子提漲工錢的?合理些還好,就怕她提出些過分的要求。
這頭的許知韻的确認真的品着茶,覺得差些味道,前世不知是何時便喜飲花茶,甜甜膩膩的多好。
眼角瞥見邱掌櫃時不時投來的目光,有些想笑。
許知韻打心底感謝邱掌櫃,若不是她的收留,也不知蘭姨帶着年幼的自己能不能安穩地活下去,同時她更佩服身為女子的邱掌櫃。
邱掌櫃的父母經營着一家成衣店,日子過得不錯,奈何二人子女緣淺,多年來隻得邱掌櫃一個女兒。年紀越大越心急,媒婆提點道别家可以嫁閨女,你家的條件好可以找入贅的女婿,夫婦二人一合計便同意了。
經媒婆牽線認識了在米店搬貨的錢某,長得白淨,家境卻着實貧寒,還有一生病的老母地都下不去。
但此子不可小觑,原是城中富商陳家的家生子,跟在小主子身邊當書童的,雖是奴籍,但聰慧會說話,主家仁慈便允許跟着小主子一塊讀書,後來這陳家得罪了人犯了事,無奈散盡家财保住了命,随後舉家遷回原籍,便放了錢家奴籍。
得了良民的身份本是高興事,可對于錢家來說,便沒了生計,也沒了主家給出錢請夫子,讀了兩年書就沒銀子了,學堂的先生說是可惜了。
邱掌櫃爹娘聽後覺得這樁婚事甚好,未來女婿是個讀書人,保不準日後是個秀才,生的孩子也定是讀書料子。
親事定的很快,兩家都滿意。
過了兩年好日子,邱掌櫃一家一直供錢某讀書,不負有心人錢家小子過了縣試府試,邱掌櫃一家更滿意這個上門女婿了。
可是好景不長,人心難辨。在秋娘剛剛懷孕,一家子歡喜時,錢某卷了家裡的所有銀錢不見蹤影,最可恨的是以邱掌櫃的的名義借了高利貸。
當高利貸上門收錢時,邱掌櫃一家才知這個上門女婿是個中山狼,明明說外出探望友人的,竟然卷錢跑了。
這心可夠狠的,連親生老母也抛下了。
鋪子被高利貸收走了,邱掌櫃爹娘一輩子的心血全沒了,受不了打擊前後腳都離世了。
邱掌櫃懷着身子,照顧錢家病重的老母,漿洗縫補過活。
也因太過勞累,且經曆那麼大的事,打擊太大了,孩子還是沒保住。
傷心欲絕的邱掌櫃是想投河的,是錢家老母跪下道歉求着才攔住了想死的人。
後來是邱掌櫃在外縣的嬸娘托人捎給了她銀子,贖回爹娘的成衣店繼續經營。
這類污糟事傳的快,傳的遠,有同情的,有笑話的,也有湊熱鬧的,日日都有人來瞧一瞧被丈夫抛棄的邱掌櫃。
邱掌櫃也不生氣,大方招待鄉裡鄉親,大家夥兒進了鋪子也不好空手走,多多少少買點,這不邱掌櫃的生意漸漸好起來。
是問能有幾人如邱掌櫃這般能幹又心善,還替黑心的丈夫贍養老母終老。
在龍口鎮上紮下腳,經營着一家繡坊,是多大的本事啊。
當然少不了玲珑的心思,許知韻知曉邱掌櫃為人爽利,不喜拐彎抹角,有話直說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