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過年去,很快就到了二月裡,距離花朝節很近了。
雖說花朝節是百花之節日,但天氣尚冷,寒梅依舊,桃花才破萼,偶有細柳垂條。
今年的花朝節,對林府來說是個大日子,因黛玉要及笄了。
賈敏本要隆重地給女兒操辦一番,但自從皇上賜婚,林府在京城炙手可熱,整個正月裡車水馬龍,門庭若市。
黛玉便不願大辦:“母親,越是烈火烹油的時候,咱們越要給自己冷卻降溫。更何況,往來多的人就是那些,莫要形式大于内容,也别節外生枝的好。”
賈敏雖不情願,也知道黛玉此言明智,還是決定聽女兒的話,打算隻邀請相熟的幾家夫人和嫡女。
還沒等賈敏把請帖放出去,代雲舟便來商量:禮親王府備的聘禮已陸續抵達京城,要麼就花朝節那日放定,正是最近的好日子。
賈敏和林如海略一商量,他們都知道雲川遠,禮親王府的聘禮能運來的有限,便是放定動靜也不大,在黛玉生辰那日也是個好意頭,便應了。
至于代雲舟隐晦地提示,東西比較多,需要多騰挪幾個院落,賈敏和林如海倒沒放在心上,林府廣闊,院落不少,請代雲舟放心便是。
于是到了花朝節這日,上午賈敏在後院待客,聽聞禮親王府來下定了,便笑着說:“今兒是好日子,好事都趕在一起了。”
賈府是王熙鳳并探春兩人一道來賀,王熙鳳見狀湊趣道:“姑爺這可不行,拿聘禮給我們姑娘賀生辰,少一份大禮呢。不如夫人們幫忙掌掌眼,看姑爺這聘禮是不是送的合心意?”
在座的夫人都樂意獲取京城最熱最新的八卦,好回去跟人說。便三五結伴,一起随賈敏看禮親王府的聘禮。
打頭的竟然是四隻活的大雁!
大雁不易得,現今一般是拿家養的鵝替代,沒想到世子循了古禮。
大雁的寓意自然是好的,高飛又善鳴舞,自古以來便是吉鳥。更重要的事,大雁一生隻有一個配偶,象征着忠貞不二。
自然有人想起代雲舟在皇上面前求賜婚時,說一輩子隻會有黛玉一個妻子,夫人們尚可,不過誇幾句少年之心赤誠。
而待嫁的姑娘們,卻有些酸了。
隻不過礙着木已成舟,黛玉已是鐵闆釘釘的世子妃,不好得罪,最多也就酸溜溜說一句“世子對你真好”。
可沒想到,後面浩浩蕩蕩的六十擡聘禮才更令人驚訝。
羊毛染成紅色的綿羊兩對,這也是古禮。
四壇濃香四溢的老酒,一路飄香,直有人跟着香氣走。
一擡黃澄澄的金錠子,足有千金。
一擡各色各樣的如意:紫檀三鑲白玉如意、整塊飄綠花翡翠雕刻的如意、金宜子宜孫小如意、七成金累絲嵌石如意...
大約市面上所有的如意都在這裡了,勢必要有個平安大吉、福星高照的意頭。
更不必說各色珠光閃耀的钿子珠花,朝珠首串...
四季的袍褂衣料、衾料棉花...
甚至還有一批經史子集、名人書畫...
竟是實打實的六十擡聘禮。
這還不算,宮裡也賞了東西,看起來是個體積不太大的箱匣。
有沒見過的姑娘問:“這就是木頭箱子嗎?”
旁邊有父親在内務府的姑娘連連擺手:“這是皇上近年來最喜歡把玩的百寶箱,看着不起眼,大大小小的屜匣組裝在一起,屜匣内裝着不同的珍玩。咱們看不到裡面是什麼寶物,但想來宮裡的賞賜,必是精巧。”
也有人稱贊:“這是體貼林姑娘,這樣的小箱匣帶到雲川去正便宜呢。”
連見慣了世面的王熙鳳也不免咂舌,悄悄和探春說:“這才是皇家氣度,我也進宮裡拜見過...這些聘禮和賞賜,眼見得品質上乘,真教人開眼了。”
探春看着遠處黛玉亭亭而立,灼灼其華,雖有些驚訝卻大方受禮。又看了眼身邊起初還酸溜溜的貴女們,現在都已息了聲,也悄聲和王熙鳳道:“這就是各人的命罷,林姑娘并不在意這些,但她命裡就有。有些人一心想要地位,要權勢,偏偏就落了空。”
王熙鳳看了一眼探春:“我就跟你誇兩句,你怎麼又一副意有所指的樣子,這是說的誰?”
探春笑了笑:“這種人多着呢,今兒過生的,便還一個呢。”
王熙鳳一時沒反應過來,她日常管家,把賈府主子們的生辰都記在心裡,并不記得今日是誰的生辰:“誰今兒過生了?”
探春擡起頭,又接着看遠處浩浩蕩蕩送聘禮的隊伍,随口回道:“寶玉院子裡那個呗。”
王熙鳳這才想起來,可不是麼。寶玉的大丫鬟,花襲人,可不就是又姓花,又生在花朝節,寶玉還給她起了“花氣襲人知驟暖”的古怪名字。
“她啊,确實。”王熙鳳咽下了後半句,一心想向上攀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