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兼之識字知禮,還算的一手好賬,即使王熙鳳着實看不上趙姨娘,卻對探春頗為欣賞。之前還想過把探春說給王家...想到王家,王熙鳳一窒。她拉住了探春的手:“嫂嫂是嫁過來的,這輩子也就這樣了,但你不一樣,你要是能走,早點走吧。”
探春看着王熙鳳眼中隐隐有悲恸之色,不禁大驚:“嫂嫂這是說的什麼話,都說嫂嫂是享福的命...”
但看王熙鳳并不像說笑,探春有所知覺,但又不知出了何事,隻有些驚疑不定。
不管心裡怎麼想,該做的事情還得做,眼見王夫人被寶玉和湘雲的婚事纏身,王熙鳳興緻又不太高。探春隻得自己先操刀上陣,又因此事大概會遭人記恨,便也不拉别人,自己先從榮國府這用紙筆算了起來。
榮國府的主子實在有限,賈母獨一份,下面大老爺賈赦,有賈琏并賈琮兩子。二老爺賈政,有寶玉和賈環兩子,還有賈蘭一個孫子輩的。女眷這邊,邢、王兩位夫人,李纨大嫂子、王熙鳳二嫂子和女兒巧姐。姑娘隻有三位,迎春、探春自己和長期住在這邊的惜春。
加起來,攏共才十六口主子。
探春暗暗歎氣,這十六口主子,配了三百多個奴仆,實在是有些奢靡了。
看探春又重新鋪了一張空的紙,旁邊侍書用燭剪把燭心剪了剪,讓搖曳的火焰穩定下來。又去泡了一壺玫瑰花瓣枸杞茶來,顯然做好了探春一時半會兒不歇息的準備。
侍書看探春一行行寫着:
老祖宗八個大丫鬟,縮減為六個,每個人一兩銀子的月例減半。二等丫鬟和幹灑掃等粗活的人數都減半。
王夫人三對大丫鬟,縮減為兩對。
寶玉四個大丫鬟,縮減為兩個。
......
誰走誰留,都由各人的主子定。若主子願意放出去,也願意出去的,賞一個月月例,歸還身契。
若不願出去的,便要換成别的活計,比如做些粗活,比如承包大觀園的園林和農莊,供給園子裡吃穿用度的同時,還能有進項。能勝任便罷,不能勝任便賣出去。
把園子裡的戲班子都賣回原處。
詩社、賞花等非必需的活動暫時停止。
減少胭脂水粉、筆墨紙硯的供給。
......
侍書看地暗暗心驚,寶玉留兩個大丫鬟,那探春原本的琴棋書畫四個貼身丫鬟,至多也就能保留兩個,雖其中必有自己一席之地。那剩下三個,誰要退到小丫鬟的位置呢?
照着這個來執行,榮國府豈不是亂了套?
侍書擔心的事情并沒有發生,這份計劃呈遞到上頭去之後,隻略改了改,便通過了。據說連大老爺和二老爺都點了頭,還誇贊了探春好幾句。
賈母更是帶頭來執行,原本身邊八個大丫鬟隻剩七個,那一個是襲人,現在怡紅院。
這七個裡面,賈母幹脆地留了鴛鴦、鹦鹉、琥珀和翡翠四個。至于其他的,有願意的可以留在院子裡灑掃,或者是家生子回去和爹娘一道承包大觀園的一樁事兒,還能優先考慮。
若都不願意,隻能拿着一個月月例,帶上身契,出府去。
此事一出,衆人皆驚,丫鬟們在賈府錦衣玉食,是過慣了好日子的,從未想過要出去。此事突然,也并無轉圜的餘地,試想連老祖宗都把自己的大丫鬟砍到四個了,其他人,再求誰,也沒辦法...
于是在賈府,一場牽連極廣的打亂重排,悄無聲息地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