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兩人要吵起來,後面及時熄火:“快些快些,買了快回家,不然趕不上用早點了。”給了個台階,兩人才就坡下驢,不再提此事。
英蓮有些心不在焉,她又仔細看了看牆上的告示,把上面的一字一句都印在了腦海裡,這才轉身匆匆回家。
甄士隐自從女兒丢了一回,看英蓮看的極緊。即便小小的陽華縣遍地是熟人,英蓮早起走幾步路,他也在家門口遠遠張望,确保女兒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内。
因此他看到了英蓮擠在人堆外頭呆立了半晌,正當甄士隐要過去看看究竟,英蓮卻小跑着回來了。
“怎地如此,可出了什麼事?”甄士隐看着英蓮有些着急,女兒溫柔安靜,鮮少露出焦急的情緒。
“爹!我想上摘星學堂,可是年紀大了。”英蓮有些不服氣。
“你才幾歲,怎麼就年紀大了?”甄士隐先否定了英蓮的說法,又好奇道:“什麼摘星學堂,這就是大家圍在那看的?”
英蓮把告示上的内容背給了甄士隐聽,背完仍覺得壯志滿懷,有一絲熱氣翻湧心頭。
甄士隐默了半晌,他雖生性恬淡,不以功名為念,卻是真讀過書的,且頗有見地。
“是我小看了禮親王府,英蓮,咱們應該能在此地長久住下去了。”
英蓮詫異,不知道父親為什麼沒頭沒腦地冒出了這句話,仍有些傷感:“父親,他們都說女子無才便是德,但我想學寫詩,想學英文,想學手藝,以後靠自己也能奉養父親母親...今日這麼好的機會就在面前,我卻大了幾歲,有些不甘心...”
“英蓮,既然寫告示之人有心胸情懷,我估摸着這些條條框框也有變通的可能。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你若真想去學堂,便努力去争取。”
英蓮有些聽懂了,雖然她不知道拿什麼去争取,但仍舊打算盡力去試試。
甄老爺落了夫人封氏的埋怨。
封氏與夫君感情深厚,且性情賢淑,平日一向聽夫君的,但這回,封氏看到英蓮有些魔怔,就有些責怪甄老爺。
“英蓮這是在做什麼?晚睡早起,今日寫詩,明日叽裡咕噜說洋話...就差頭懸梁、錐刺股了。
我可出去打聽了,英蓮壓根不符合人家收學生的條件。我勸一句吧,英蓮就說父親說的好,要勉力一試。都怪你,撺掇我好好的閨女。”封氏把手裡的繡活擱在一邊,數落夫君。
甄士隐不慌,他呷了一口茶,和夫人說道:“你是沒看到英蓮看到告示後回家的樣子,失魂落魄地說自己年紀大了。你不心疼閨女,我心疼。不讓她試試,心裡埋着遺憾,那可不行。”
“那若是試了沒過,該當如何?”封氏覺得極有可能。
“努力過了,便能慨然放下。況且,你不覺得這幾日的英蓮,少了些娴靜,多了些鬥志,咱們不都盼着英蓮能活潑潑地嗎?”
封夫人被說服了,既然夫君和女兒都願意勉力一試,她也一起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