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再聽到甄英蓮的名字,已是幾個月之後。
她隻記得摘星學堂招生時,有人報過來幾個特例請她決斷,其中就有一位一心求學,但年紀超了的。
黛玉看了呈上來的材料,雖内容寫的平平,但一手簪花小楷十分秀氣,英文字母也闆闆整整,一看就是費了功夫的。黛玉當下便允了,天賦固然重要,“願意”去做更難得。
隻是當時,并未留意學生的名字。
黛玉此回要審閱的,是摘星學堂的“滿星”獎。因摘星堂有四門課業,每一門達到優秀,便可獲得一顆星星。
若四門均是優秀,便能獲得最高榮譽“滿星”。
此回滿星的隻有兩人,一人不出意外,是代雲舟的妹妹代雲裳。
當初代雲舟回家便說了此事,一是為了支持哥哥嫂嫂,二是雲裳确實對新式的學堂感興趣,果斷地決定做摘星學堂的第一批學生。雲裳還試着邀請柳笛一道,上下學路上還有個伴。
可惜柳笛也婉轉拒絕了,理由也很充足,王妃給她說了雲川當地的大戶謝家,且是嫡長子,以後便是當家主母。柳笛雖仍有些不甘心,但謝家長子,已經是雲川諸多貴女的如意郎君了。
“雲裳妹妹,忠言逆耳,我是做姐姐的,還是要奉勸你一句。大家閨秀便要有大家閨秀的樣子,咱們雲川雖旁的比不上京城,但卻守規矩地多。
将來你也要嫁人,正經人家的婆母,見到兒媳上蹿下跳地不貞靜,總會挑剔的...”
誰知柳笛話還沒說完,便被雲裳打斷了:“怎麼,你是看不上我嫂嫂還是我母親?
我嫂嫂京城名門閨秀,為雲川女子謀福祉,便是不貞靜?我母親是王妃,都沒指摘我嫂嫂什麼,照你說的,我家便不是正經人家了?”
雲裳說的毫不留情面:“在我面前就罷了,以後你嫁人了,倘若在外面胡說,我們便去母親和你婆母面前分辯分辯,到底是誰家不正經!”
柳笛氣的發昏,但她知道雲裳素來吃軟不吃硬,又怕她一生氣真的去王妃面前告狀,便軟言軟語地道歉。
雲裳吓唬柳笛一通,也知道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道理,不願多說此事,順勢揭過不提。
可是令柳笛大為不解且憤怒的是,摘星學堂收的學生,家世參差不齊,但竟然極快地,在雲川打響了名号。
最受人矚目的,便是一些善事。
秋季做了“豐收節”,所謂豐收節,是摘星學堂的學生們為黃發老人并垂髻小兒開設的市集,一個個整齊的攤位,一文錢不收,隻要攤主把東西拿過來賣就行。
甚至于賣不出去的,還有摘星學堂給托底包圓。
此時家家戶戶都有些謀生的手藝,聽聞此事,雖将信将疑,但還是有不少人拿了東西來賣,畢竟一文錢不收,試一試罷了。
于是小到家裡頭做的泡菜、院子裡種的小青菜,大到祖傳的瓷器、做買賣的招牌好物,都搬到了市集上。
豐收節當日,别人家不知道,就連王府的采買,都去買了不少吃食。
這還沒完,學生們還争相幫市集裡一些真的好物做“品牌”,據說是她們的功課。誰選的品好,誰選的東西能長久地賣下去,誰就能獲得此項任務的甲等。
比如雲裳喜歡一家做的口脂,口脂色淺、但香而潤澤,據說這方子傳了幾代,但礙于家貧,沒有閑錢做這個生意。雲裳既選定,就給這家的口脂起名叫“愛天然”,取其原料天然、塗上自然之意。
雲裳又幫着畫圖,找地方制作,最後竟還進了瓊華閣,擺在了亮锃锃的櫃台上。
要知道這瓊華閣,總店在京城,開到雲錦城這大半年,十分火爆。
雲裳選些脂粉,便罷了,左不過是女子的物件。可是還有個叫甄英蓮的外鄉人,選的竟然是...油餅!
一群姑娘家,不知廉恥地在街頭,問來買這油餅的客人,好吃在哪裡?
柳笛想想那個場面,便喘不過來氣。更可氣的是,連王府還吃了好幾日油餅,她本想冷言冷語兩句,可聽說王爺吃了都說好,便不敢觸黴頭了。
當雲裳把王爺的這句誇贊告訴了甄英蓮,甄英蓮竟然把“王爺吃了都說好!”寫下來挂在了油餅鋪子前,迎風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