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非問:“發生什麼事了?”
大爺說:“她亂搞男女關系,還沒結婚就懷孕,孩子爸爸是誰都不知道,因為這事還被單位公開通告批評了。”
陳非又問:“她單位的事你怎麼知道?”
一個阿姨湊過來,說:“全單位公開批評嘛,她同事都知道了,她單位有不少人住我們小區,所以我們也都知道了。”
視頻播放完畢。
“視頻中的證人都可以傳喚。”簡疏文說,“公開通告批評,弄得人盡皆知,公司洩漏員工隐私,給員工造成名譽損害,也在名譽侵權的範圍之内。”
簡疏文接着道:“至于第三和第四點,被告律師堅稱他們隻是客觀地陳述事實,發表的内容沒有造假的成分,沒有刻意引導網民,網民這麼激憤是因為他們自己對這件事情看不慣,是網民的問題,跟公司關系不大。”
簡疏文笑了笑,說:“這說法就很有趣了,讓我們來看看兩組數據。”
簡疏文展示他收集的數據證據。
“這是一個營銷号的評論數據,在左雯事件的博文下面,有超過6萬加的評論;而這是一個普通賬号,博主發了一條幫左雯說話的博文,隻有……嗯……15條評論。新媒體時代流量為王,擁有巨大流量的營銷号某種程度來說把控着輿論的方向,它們發什麼網民就看什麼,被告買了這麼多營銷号,敢說不是故意将網民的目光引到左雯身上?這不叫引導叫什麼?”
律師在庭審中經常列舉一些過往的類似案例來支持自己,接下來簡疏文就舉了一個參考案例:“一年前,深城法院審理過一個類似的案子,被告買營銷号散布原告的私人信息,引起網民攻擊原告,原告告被告名譽侵權,原告勝訴。”
直播間的觀衆發表評論:
直播評論:原告律師的這個切入點很好啊,被告律師一直在強調他們沒有诽謗、沒有說謊、沒有刻意引導,前兩個還有得讨論,但沒有刻意引導?都買營銷号了還不叫刻意引導?營銷号多大的流量啊。
簡疏文說道:“近兩年懷孕女員工的争議一直很大,華天公司就是利用這一點,進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公關,他們四兩撥千斤地讓人們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一個孕婦身上,而忽略了他們洩漏員工隐私、當衆羞辱員工、不給員工批産檢假等違法行為。隻要孕婦把罵聲都背了,公司的名聲就洗幹淨了。”
簡疏文拿出兩張報紙,一張是财經報紙,簡疏文指着财經報紙上的數據說:“我昨天看報紙,看到華天日用品制造公司上個季度淨利潤為29.8億,這29.8億裡面,大頭是母嬰用品貢獻的。誰都知道母嬰用品賺錢,沒想到這麼賺。我覺得十分諷刺,在女人和小孩身上賺夠了錢,轉過頭卻這麼對待自家懷孕的員工。”
簡疏文拿起另一張報紙,上面有記者對華天CEO的采訪。簡疏文道:“這裡還有一張報紙,上面有一則采訪,華天CEO在采訪中信誓旦旦地說,他們要肩負起社會責任,回饋社會,尤其要回饋廣大女性。”
簡疏文笑了,“其實人性地對待懷孕的女員工,就已經是回饋社會了不是嗎?企業在社會中賺到了錢,分擔社會責任是應該的,沒必要因為幾個帶薪産假就覺得自己委屈。”
直播評論:就是,企業沒必要因為幾個帶薪産假就覺得自己委屈,他們賺女人和兒童錢的時候怎麼不覺得自己委屈?賺錢的時候不吭聲,承擔社會責任的時候就不樂意了?
直播評論:一個季度?29.8億?不是吧,就這還有人覺得公司委屈?
直播評論:公司的确不是慈善機構,哪有一個季度賺29.8億的慈善機構?
直播評論:總有人沒有資本家的命,卻操着資本家的心。
直播評論:如果因為幾個女員工懷孕,公司就亂了,那是公司在人員安排上有問題。
直播評論:可你們有沒有想過,以後哪個公司還招女員工啊?
直播評論:怎麼不說公司的産婦福利不到位,以後都不敢生了,再過幾代,人都沒了,以後公司的産品還賣給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