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明遠搖搖頭,又對她叮囑了一番。
“要不我還是多派兩個人跟着你吧。”
“沒事兒大哥,林侍衛的功夫很好,不成問題的。”
林海自從知道是喬曦去臨州後,便向人求了來回護送的活兒。喬曦念他忠義,也應允了下來。喬明遠也知道這事兒,見人堅持,也沒再說什麼,畢竟喬萬雄還偷偷往商隊裡塞了人。他又随口問道:“說起來,明朗給你帶了些什麼書,我見那箱子不小。”
喬曦聞言笑笑,将此去一路的地圖和縣志都背了一遍。喬明朗見識過難安先生的八面玲珑,比起其他人的不放心,他甚至還有些閑心。喬明遠知道後,有些無語的撇撇嘴,甚為不滿地又念叨起了難安先生的事兒。
喬曦聽着心煩,找了個借口就要溜。喬明遠卻話鋒一轉,将人問在了原地。
“說起來,你扮作難安先生的時候可曾見過大将軍?”
喬曦聞言突然一陣緊張,但是她面上故作疑惑,對上自家的大哥的眼神,反問道:“什麼大将軍?”
見人如此,喬明遠也沒有再細問,找了個理由糊弄了過去。自家妹妹遭此憾事,又即将要離京,一切都還是等她回來再做定奪吧。
終于,到了喬曦出發的日子,她穿上萬寶寶的“特制”的衣服,在衆人的不舍聲中出了城。萬寶寶把喬曦的每件衣服都做了暗袋,往裡面塞了些小額的銀票以備不時之需。
這個做法讓喬曦不禁想起了爺爺。
那時朝露擔心阿肆擔心得緊,西北戰事稍有緩和她就嚷嚷着要去找他,爺爺拗不過,隻能随了她的意。他們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是臨近出發時爺爺不知從哪裡拿出了許多銀錢,也将朝露的口袋、包裹都塞得滿滿當當。
正當喬曦陷入往事時,一旁的二喜湊了上來。喬曦本來是想帶個老練的嬷嬷,但是二喜堅持,喬曦也隻能由着她。
“小姐你看,這些镖師不愧是退伍的老兵,個個都孔武有力。”
喬曦笑笑,畢竟鄭乙是軍人出身,一個隊伍都是老兵也不奇怪。
“不過,咱們這镖隊人比貨多,一定是運的寶貝。”
這個發現倒讓喬曦有些意外,喬萬雄說镖隊每年都要去幾次臨州,不知什麼樣的東西如此珍貴卻又如此常見。不過少見多怪,喬曦并沒有放在心上,反而誇贊起二喜機警。
然而,除了開頭的小插曲,喬曦她們這一路都非常順利。镖隊走的是官道,一路都有客棧,一天都不曾露宿。而鄭乙對喬曦更是關心,怕她吃不慣那些粗茶淡飯,時常在路上給她打些野味。鄭乙的手藝很好,喬曦吃得津津有味。就這樣,一行人悠閑地進了濟州城。镖隊會在這裡休整幾日,而喬曦則帶着二喜和林海住進了喬家老宅。
恰逢隔日十五,喬曦就先帶着二喜先去了靈岩寺上香。她原本還想再次拜會老住持,可惜老人家出門雲遊去了,所以主仆二人上過香就直奔了明月樓。
小十年過去,樓裡早已物是人非,連當年讨厭的張德福都沒了蹤影。雖然出名的菜式沒什麼變化,但味道還是有些許的不同。然而,二喜卻吃得津津有味,她沒來過濟州,好些東西都是頭一次吃。
“小姐,這濟州不愧是小姐的家鄉,飯菜都這麼好吃!”
喬曦聽着她狗腿的發言,不禁笑着搖了搖頭。
“那你多吃些,下次回來不知是何夕了。”
二喜點點頭,又多叫了一碗飯。
主仆二人用完飯後,喬曦又帶着人去了簪花樓,她想去找一找綠翠。她在濟州時年幼,恢複記憶沒幾天就去了上京,也沒有機會打探綠翠的行蹤。
二喜見人毫不避諱地走向煙花柳巷之地,急忙想拉住她。喬曦卻不在意,她帶着二喜拐進了一旁的小巷停在了一個不起眼的小院前。這裡是簪花樓的後門,她以前送點心走的都是這裡。後門這裡有個門房,人是個包打聽,恩客們會從他這裡買那些小姐的消息。
萬幸,那個看門的人還是沒變,不過他已經從當初的精壯小夥兒變成了一個一臉橫肉的大叔。喬曦塞給了他一些銀兩,打探了起了綠翠的下落。
那人聽到綠翠的名字先是一愣,半天才反應過來。
“你是說曾經侍奉秋娘的婢女吧?”
喬曦連連點頭。
“那個姑娘本來也想仿着秋娘當清倌,但她聽說秋娘死了後就回鄉去了。”
回鄉?喬曦聽得眉頭一皺,綠翠是被家人賣身的,怎麼可能回鄉。
“她回鄉是去了哪裡?”
“這我哪知道,樓裡的人來來去去,這老鸨都換過一回了。”
聽到這話喬曦頓時死了心,但是她并沒有喪氣,綠翠姐姐是個聰明人,她定會為自己尋一個好去處。
“說起來,幾年前也有人來找過她。”
“誰?”喬曦疑惑地問道。
那大漢看了喬曦一眼,沖她伸了伸手。喬曦見狀又讓二喜掏了些銀子給他。
那人見了銀錢,才又笑着開口道:“那人就是如今聖上面前的紅人,蘇洵,蘇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