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62 萬聖
安娜思如泉湧,寫好大綱,讓伊莉娜、孫琬祎和唐哲看。
這個劇本的題目叫做“假如世界文學家們來到現代”。
腳本裡給每個國家都選了一兩個代表作家,比如美國的海明威,俄國的托爾斯泰,法國的雨果等。
這些有名的作家們轉生到現代,不得不面對短視頻的沖擊。
編輯告訴他們說這年頭沒有人看紙質書了,所以你們都需要把作品改編成短視頻的模式。
孫琬祎覺得這個設定意外地很符合年輕人的口味。
它的設定有點像一些知名動漫或遊戲,再比如曾經網絡上很火的帖子“假如中國曆代皇帝都在同一個微信群”,都是用曆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進行再創作。
她讓其他人也參與進來,各個國家的人們邊看邊讨論。
比如托爾斯泰被要求不能再創作大長篇作品,需要改成“三分鐘讀完《戰争與和平》”。結果他剛說完拿破侖入侵,就被評論叫停,“太長不看”。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中,男主需要現場直播如何捕魚。男主雖然打魚,但他是素食主義者。
曹雪芹要做到日更。?
小仲馬的茶花女需要是法籍非裔,而且要雙潔。
尼日利亞作家奇努阿·阿切貝将自己的書做成視頻,評論區說“主播英語有口音啊,還得再練”。
博爾赫斯用視頻表現互動迷宮,有人評論“隻有我一個人覺得抄襲了盜夢空間麼”
……
曾經名揚世界的文學泰鬥到了現實世界,受到短視頻沖擊。曾經很有名的他們如今卻無人問津,就連整個嚴肅文學都漸漸落寞。
于是他們不得不做出應對,有的人積極改變試圖适應短視頻,有的人固執地要保持嚴肅文學的逼格。
他們逐漸摸索着現代社會的規則,互幫互助,一起處理事情。
最後是一個經典的好萊塢式大團圓結局,作家們達成和解。
他們意識到了盡管正經文學越來越小衆,卻也有一部分人真心愛它們。而短視頻也有其優勢,傳達出了人性、生活智慧、三觀,而這些東西正是傳統文學中一直探讨的。
傳統文學塑造了當時人們的觀念,這些觀念流傳下來,成為了短視頻的創作靈感。
所以,即使沒有人再讀文學,但那些人性的光輝一直流傳。
……
拍攝現場很歡樂,大家沒見過曆史上的大作家們,但都見過本國的奇葩網紅。
于是充分發揮了戲精本色,演出了古人受到的流量沖擊。
米哈伊爾也來現場轉了轉。
他好幾天沒聽到動靜,坐不住了,來探聽情況。
一來就受到孫琬祎的熱烈歡迎。
原來是參演人員說,既然是知名作家們,總該置辦些行頭。但他們劇組向來很窮,孫琬祎絞緊腦汁思索一番,一拍腦門,想起米哈伊爾那個整天西裝革履到處亂晃的家夥,想借他的衣服做道具。
于是他來之前人模狗樣,來之後虎落平陽,還沒反應過來就被忽悠着扒走了西裝領帶手表袖扣。
他媽媽還向着外人,說就借用一下,拍完幾個鏡頭就還他。
于是他隻能苦哈哈在一邊等,看着自己的西裝穿在“托爾斯泰”身上,手表戴在“海明威”手腕上。
孫琬祎還跟他說,為了表彰他為劇組做出的貢獻,允許他在裡面擁有一個鏡頭。
米哈伊爾眼角抽搐了一下。
孫琬祎覺得他可能是想翻個白眼。
*
拍完最後一幕時,正好趕上萬聖節。
他們劇組收工,大家穿着演出服往回走。
走到文化廣場那邊時,看到千人禮堂的門開着,裡面正在舉行t台風暴的決賽。
今年主辦方為了創新,改了t台設計,分為内外場。模特在禮堂舞台上走完,可以到外場和觀衆互動拉票。
文廣上搭了個臨時台子,擺着打光燈和音響設備。
因為這天是萬聖節,也有很多變裝後出來玩的學生。
這幾年,萬聖節在國内逐漸受歡迎起來,成年人把它當成了一個能随意玩抽象、發洩壓力的場合。
現場到處是奇裝異服的人,仿佛穿越到了異世界。他們即使化着妝進去,一點也不違和。
隻是時不時有人過來,問他們cos的是哪個角色。
比如印度老鐵貼着一把胡子,被好幾個人追問。他說自己出的是泰戈爾,對面學生疑惑一會,問:“是《文豪野犬》裡的嗎?”
“不是,”老鐵自尊心很受傷,“是曆史上那個。”
“哦哦,厲害厲害,挺像的。”那學生嘴上說着,眼裡透出清澈的茫然。
老鐵更受傷了。
米哈伊爾在拍攝結束後就換回了他的西裝三件套,此刻卻遭了殃。
校園裡平時很少有人穿得這麼正式,所以别人都以為他是在cos什麼角色,紛紛來找他合影。
等到被冷着臉拒絕,還以為這個角色的屬性就是傲嬌毒舌,米哈伊爾是在兢兢業業維持人設。
于是紛紛誇他職業操守強,更想和他合影了。
米哈伊爾覺得見鬼了。
但現場人聲鼎沸,他中文中文不會說,說俄語别人聽不懂,說英語别人還以為是角色需要。
他最後隻能吃啞巴虧,老老實實和人合影了。
好不容易擺脫了他們,回頭一看,他媽媽也正舉着手機,把剛才的經過全錄了下來,正笑得上氣不接下氣呢。見他出來了,便趕緊收起手機,裝作自己什麼都沒拍到。
米哈伊爾說:“我都看到了。”
安娜說:“我們米沙很受歡迎啊。”
“……”
安娜說:“也許下次你真可以體驗一下,那個叫什麼,cospl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