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戒色妖箓 > 第16章 招魂(2)

第16章 招魂(2)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仙師因何而來?”

這個世界,既有橫行作亂的妖魔鬼怪,自然就該有降妖伏魔的神佛仙人。但,約莫是九重天上一層又一層的金頂雲翳太厚,蒙住了神佛的眼,抑或是凡塵太重,怕折堕仙人輕飄飄的衣袂。總之,四百年天塹翻不過,凡人至始至終無緣再得見神迹。

不得見,自己開,總行了吧?

因亂象生,相輔相成。幾百年間,仙門道家可謂是如雨後春筍,擇神山靈嶽而栖,立道法,授仙術。終年如一日彌漫山巅的大霧,見風雷就長,怎麼也觸不到雲端。

降妖除魔,護佑一方。尋長生道,問修仙途。

口号是一句比一句喊得響亮,說來輕巧,難如登天。現實裡,仙門的确也是那重山峻嶺之上的窮途。任朝聖者跑折腿仰斷脖,窮其一生,莫說求道,連山門往哪個方向開都沒摸清。

可若是門檻高得這樣拒人千裡,這些仙門道家豈非很快就要人丁凋零,無以為繼?

倒也不是,要等機緣。機緣一來,山門自開。

“我受指引,夜觀天象,東天星宿無故乍亮,便東巡而下。機緣巧合,來到此處。”說話人生得一張菩薩面,低目不見悲憫,反是睥睨生威。一襲黑袍吞足曳地,徒增神秘詭谲。

看着好兇。

勝在她身後站了個捧劍含笑的白衣後生。年紀極輕,長身玉立,仙姿佚貌。一眼就知非池中物,望之如沐春風。

正是雲歇與遊蓮一行。

機緣在哪兒,什麼時候來,這類神神叨叨的東西,自然不是雲歇這等非仙門族類能知曉的。

雲歇也懶得糊弄。

且比起故弄玄虛,人們更笃信頭頂上亘古不變的日月星辰,賜他們風霜雨雪,餐衣苦樂。雖說天象一則,何嘗不是故弄玄虛中的佼佼者。

然計不在高,有用就行。

再擺個穿一身白的遊蓮往身後一站,不就得了嗎。

反正,坐在堂上的崔家老爺與崔家夫人,隻敢與白衣這位回話一二。至于黑衣那位,他們是半眼不敢亵渎。雲歇一開口,二人便眼觀鼻鼻觀心,滿心恭敬沒有二話。

除非忍不住。

崔家老爺圓臉疊出三層下巴,眉頭攢滿愁色,手指顫動數下,一掐指腹,終于開了口:“仙師遠道而來,老小子與全家人不勝榮幸惶恐。若能為仙師之事效力一二,更是三生有幸,萬萬不會推辭。隻是,隻是……這裡是南邊。”

話一出,堂中一靜。

遊蓮挂嘴邊的笑,就跟荷葉上頂的露珠似的,散不了。他銜着笑,不動聲色,一雙眼覽過全堂。

下人們都揮退出去了,主位坐着兩人,都生得一張圓臉圓眼,面相帶善,衣着雍容。一位是面有病色正用眼睛罵崔老爺的崔夫人,一位是以為自己說錯話恨不得掌嘴扼腕中的崔老爺。最後回到眼前這人。

她坐在一把梨花木交椅上,一根伶仃帶子系發,滿背烏濃潑霧。主人家本欲把她奉上主位,她不想,自個兒随便挑了張客座。順便袖子一掃,把人送上主位。

主人家本就滿心惶恐,哪裡敢僭越,忽然腳下生風,手腳半點不由己,被無形風硬生生推了上去。屁股是落座了,心肝膽還稀稀拉拉掉在原地呢,半天歸不了位。

原先還很有疑窦,當敲門的又是個招搖撞騙的街溜子,充其量皮相好些。這一番驚魂後,對來者是位從神山上纡尊下來的仙師,便信了九成九。

剩下一成,全看雲歇瞎掰扯的機緣兜不兜得住。隻見她閉目沉吟,掐指一算,“南邊……”竟然是南邊?鬼知道南邊是哪邊?

“南邊的烏折陵。”知錯就改的崔老爺忙忙道,“回禀仙師,此處正是烏折陵。泗水西起随垚關,東臨我烏折入海。仙師若是從泗水之源而來,那麼無論往東往南,皆可統稱往東。”

得,這位崔老爺原是個上趕着給人騙的。都不需要别人下套子圓話,他自己就能把褲衩子也賠出去了。

“不錯。”頂着殷殷注視的仙師睜開眼,很是有些諱莫如深道,“正是烏折陵。天機不可洩露,多知無益,我便不與你們再細說由來。”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崔家老爺連聲附和,踟蹰問出第二遍,“仙師所為之事,老小子定當全力效勞。敢問,仙師因何而來?”

雲歇輕輕歎出一口氣:“貿貿然,竟不知從何說起。若有閑暇,二位不妨先聽我講一件往事。”

“仙師請講。”

“我這個徒兒呐,原是個先天不足的,遍尋名醫養不好,當時泡在藥罐子裡快溺死了。”雲歇向後一指,應景似的,遊蓮低低咳了一聲。

他這一咳,主位兩雙眼睛登時釘過來,盛滿驚疑,要從這副強健身骨剖出點病怏怏的證據。

當然剖不出,本就是莫須有的東西。但仙師所言,定然不虛。崔家夫婦眼睛像被什麼赫然點亮了,屏息聽下去——

雲歇娓娓道來:“那一日,冥冥之中,我一時興起前往山頂夜觀天象。天上也是亮了一顆星,隻不過,那回是亮在西邊。我便西巡而去,見到一稚子病得奄奄一息,求生志氣頑強。機緣巧合,救下了他。”

這話聽來輕重抑揚都無,叙事聲調皆是平平,吊不出胃口。講故事的人,實在很不會講故事。

但在有心人聽來,生死之事,越是輕描淡寫處越令人不住去猜度其中驚濤駭浪。崔家夫人被駭得捂住心口,眼泛淚光。

遊蓮适時行到堂中,從容一禮:“徒兒拜謝師尊,救命傳道,再造之恩。”

雲歇擺手示意不必多禮:“時移世變,滄海桑田。當年我這徒兒與仙門有緣,命不該絕。我不過是順應天意而為,實在擔不得恩情。誰料一朝又見星辰亮,令我不由得想起往事,很是感慨,便與諸位提上一提。”

她這一提,将崔家夫婦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梗着咽着,話都說不利索:“仙師所言,仙師所言——”

“正是。”道法高深的仙師洞若觀火,掐住二人七寸,“我東巡而來,蓋因有另一位命不該絕之人,在此地受前世業火之苦。天意令我來此,救她于水火之中。崔家的,你二人可是有一個女兒,險些夭折,撫養不易。多年來,尋醫問藥不敢懈怠,卻都道她壽數不長。”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