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十七宗門 > 第22章 第 22 章

第22章 第 22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經過谷神節次日的休憩,再次日的3月21日,在歸門文竹堂舉行了宗門青年子弟們第一季度的思維漫談——春榷。

主持春榷的是歸道子遠支的堂弟——歸月樓。

林慕南和左菁華到場時,歸月樓還沒到,與會的宗門青年子弟們稀稀拉拉散落在文竹堂内外。

林慕南和左菁華在文竹堂庭院前的小廣場逗留了不一會兒,路雲兮便到了,湊近興高采烈地跟左菁華聊天。

林慕南離群到庭院一角的山水造景帶,特意查看了異協會在他指端嵌入的安全防護程序,在确認其運行正常後,快速輸入新的訊文,發送出去,向和影行動的偵探長過問和影行動新的進展。

範長明回複說:“一無所獲,我很抱歉,不會收隊。”

林慕南閱後關閉了指端拟幻屏。

放眼去看山水造景帶,楊晚兒正小跑着從木拱橋過到對岸去,随即又一蹦一跳地經淺水中的搭石渡河回來,如此重複,像隻雨燕一樣靈巧又不知疲倦。

兒童有她獨特的敏感,林慕南懷疑是被自己的目光驚擾到了,楊晚兒突然往自己這邊看來。

看到林慕南立時就不蹦了,走近跟前來,楊晚兒牽了他的手,乖巧而順貼。

“小晚,早上好呀。”

“南哥哥早。”

林慕南彎下腰,笑問:“剛剛在玩什麼遊戲呢你?”

“我在轉山轉水,等着你。”歸晚牽林慕南的手沒放,另一隻手從衣兜裡掏出一個小盒子,方向一轉就塞到了林慕南的衣兜裡。

“這是什麼呀?”

“長生不老的仙丹。”

林慕南禁不住笑出聲來,配合着小姑娘的遊戲:“謝謝小晚。我會好好收藏。”

榷談會的參會年齡範圍是十二周歲到二十四周歲,歸晚還差得遠,在林慕南旁邊玩兒了一會兒,就被唐幽人帶着去禅房讀經了。

歸月樓比半數宗門青年子弟到場都要早,來了也不進屋,隻站在庭院中瞧着,直待得與會人員悉數到齊,才開口高聲地召喚大家進屋:“年輕人們,時間差不多了,沒進屋的都跟我進去吧。”

大家經歸月樓一召喚,很快各就各位了。

開門見山地,歸月樓提出了供大家讨論的話題:“諸位宗門子弟,休閑觀劇是生活常态,每個人都體驗過,觀劇時總不免會去看看網友們的評論,我們從那些評論裡常常獲得新的啟示,你們有過印象深刻的相關記憶嗎?對于觀衆的評論,你怎麼看?”

行天望說:“我曾看過一條劇評,‘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這句話對我很有啟示,我查找了它的出處,是佛學經典著作《法華經》,以那條劇評作為引子,我不僅領悟了堅持的力量,也順便閱讀了一部好書。”

行天望的發言中規中矩,本來歸月樓的話題設置得就相當含混不清,宗門青年子弟們起初的發言都是遵照着行天望打出的樣闆試探着去開啟讨論的,間或憶及印象深刻的劇評。漸漸地,話題才越打越開,談友們開始各抒己見。

路雲兮說:“劇評有時候跟自己意見不一樣,能擴大知識。”

易繁姿說:“不要過于接納不一樣,要警惕每一個特别的觀點,認真地去思考研判,還要懂得保護自己的思維。”

“喂,”路雲兮出聲去喊左菁華,“你覺得呢?”

“我嗎?”

“對呀,你想什麼呢?還走神!”

“沒有走神。”左菁華不緊不慢地說,“我今早在餐廳看見一個食客吃饅頭前扒去了外皮,動作小心翼翼,像做精細的手術,饅頭皮被揭開來是完整的一張,他把玩了足有十分鐘。”

歸月樓點點頭:“是個小朋友嗎?童心可貴啊。”

“聽起來,菁華瞧人家瞧得可是細緻又耐心,”行天望不以為然,調侃說,“不是邂逅美女了吧?”

一句話,引來哄堂大笑。

歸月樓不得不打手勢維持肅靜。

左菁華沒回應夥伴們的調侃,反倒提出了一個問題:“大家吃饅頭的時候扒過饅頭皮嗎?有沒有注意到蒸前一樣的面,蒸出來以後,最外一層和裡面明顯不一樣了?奶膜呢?菜湯上的油脂膜呢?有誰仔細琢磨過?”

歸月樓敏感地意識到左菁華前面的話可能隻是個引子,追問:“可否說得具體形象一些?”

左菁華說:“我講饅頭皮,并不是在調侃,隻是突然想起來膜的結構。我另舉一個例子吧。細胞,是生物學啟蒙的第一個重點。在了解它的結構的時候,我最初特别關注細胞核,我覺得被拱衛包裹着的東西一定很重要,事實也确實如此,而随着了解的深入,讓我深受啟發、也深感震撼的是,我直觀上最不屑一顧的細胞膜,其意義一點都不遜色于細胞核,細胞的膜結構劃分了内外、規定了信息和能量傳遞的開關和方向。後來我才進一步地領悟到,活着的本質是免疫,是建立起身外萬物進出自己内部的森嚴門禁。雲兮和繁姿兩種意見相輔相成,今天,我更側重于從繁姿提出的立場告誡自己:守好自己的門,不要讓自己被沖散了,這事關自己的存在與湮滅,靈與肉都是。畢竟,連饅頭在其産生的過程中也要形成一個膜。”

最後一句話又回到了這個調侃,林慕南勾了勾嘴角,接過話來,說:“道之所在,至大無外,至小無内。菁華說到細胞,我則聯想到了宇宙。首功長老留下過箴言:宇宙和生命,對于這兩個存在,探求越久就越會覺得,我們了解得還太表淺。秘境深處,一直歸造化掌控,人類往往無能為力。”

林慕南的成長環境,并不像左門那樣,一手生物醫學,一手宇宙玄學,世代鑽探,但他對宇宙有着深深的興趣,除了得益于宗門完備的培養方案,更是因為爸爸媽媽早早就為他指引了遼闊星空,為他打開了一部天人合一的哲學經典。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