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林慕南幼時,對什麼都充滿着好奇,鑽進林靖乾的舊物儲藏間,去翻看爸爸小時候閱讀過的那些書籍。
林靖乾找到林慕南的時候,小家夥正窩在書桌底下翻看一本陳舊的科普讀物,叫他也不理會。
林靖乾把小家夥抱出來,偏頭看他的臉頰,問道:“你看得懂嗎?字都認識嗎?”
林慕南很興奮地指着插圖給林靖乾看:“爸爸,爸爸,你看,這是九大行星。”
“沒有九大行星了。”林靖乾摸了摸小兒子的頭發,糾正說,“太陽系現在隻有八大行星。”
“哦,”小家夥對爸爸十分地信任,立馬順承着下了結論,“科普書印錯了。”
林靖乾笑了:“不是印錯了,你這本書太老了,我看看,1992年出版的,那時候冥王星還在行星行列,但是二十年前,就是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做出決定,将冥王星剔除出了行星行列。”
“為什麼剔除了呢?”
“因為除了繞着恒星運動以外,行星還應該有足夠大的質量,能夠清理其軌道上的其他物體。”林靖乾把小兒子放在地闆上,面面相對,用半跪的姿勢,以便消弭同他視線的落差,“你明白了嗎,南南,包括個人、組織在内的一切主體,都有以它自己為核心的一個勢力範圍,那是他的權利邊界,也是他的責任邊界,我們要尊重每個主體的邊界,不要輕易侵犯,也不必越俎代庖。”
林慕南搖了搖頭:“不明白。”
“沒關系,等你長大了,就明白了。”林靖乾抱着小兒子站起身來,“媽媽烤的小餅幹已經出爐了,咱們快去嘗嘗。”
小家夥高興起來,在被抱着走過桌案的時候,抛下了手裡的舊書,現在回想起來,仿佛還能聽聞其“啪嗒”墜地的聲響,就像瓜熟蒂落一樣。
被爸爸抱着走向小餅幹的一路,那快樂感林慕南始終記得,那種體驗打入生命裡,仿佛深至太極芒荒。
“南南,”歸月樓給了林慕南足夠的停頓時間,才催促說,“我倒是被你的引子提起了興趣,你繼續說。”
“我覺得行星是很美好的一種天體。堅定地繞着某個發光的星星轉動,其他不發光的小星星又繞着它轉動,有規律而不混亂,力相糾纏而不過度親昵。一個君子應該有能力追逐光,也能有一定的号召力。諸夏聯邦古話是說,君子和而不同、周而不比。”
歸月樓說:“我頭一次聽到有人把君子和而不同、周而不比解釋得這麼生動、形象、讓人神往。”
林慕南對誇獎總是敏感的,因此有些臉熱,微微笑了笑,又說:“我是聽了雲兮、繁姿所說借鑒别人的觀點,又保護自己的精神秩序,從菁華的細胞膜哲學,才延展到了行星系美學。具體說回到劇評以及一些社會事件的網評上,我發現現在有種‘各打五十大闆’的趨勢,前幾天一個熱門事件就是這樣,在原則性的錯誤面前,很快就有網友用‘受害者也不是什麼好人’的論點強行各打了五十大闆……我還是覺得,我們應該有态度地表達。”
最後,歸月樓做了總結發言:“這次榷談會我特别邀請靖乾先生遠程觀看了。靖乾先生也陳述了自己的意見,我轉述給大家:兼聽兼看自然是對的,我也是這麼告訴孩子們的,而另外我還要告訴孩子們,一個人獨特的價值觀體系是他精神建築的邏輯支撐,其在不斷豐富的同時也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穩定,隻有自我有凝聚力,人才會強大。所以,孩子們,我們不想告訴你們遇到什麼情況對應采取什麼行動,即使這種對應被再多人支持,因為這種對應往往是低維的,隻有在更高緯度上,才能得到更全面的認識。”
林慕南聽得出來,歸月樓所言,确實有林靖乾的影子。
記憶再回溯幼時,七八歲,林慕南迷上了物理,追着林靖乾問:“爸爸,爸爸,雙縫幹涉實驗是什麼?”
林靖乾說:“走吧,爸爸帶你親眼去看看這個實驗。”
觀看完實驗裝置回來,晚餐之後,父子倆一起玩了次皮影戲。
顧曉聞回到房間時裡面隻開着一盞壁燈,必定不好發現人影吧,但林靖乾的聲音穩定而清晰:“來,南南,爸爸給你比劃一隻兔子。”
林慕南歡呼,說:“真的像兔子耶,爸爸,我也給你比劃一個。”
“這個,嗯,”林靖乾思索一番,說,“像螞蟻。”
林慕南說:“不是,這是小松鼠。”
林靖乾看着小家夥認真的表情,趕緊改口,說:“哦,确實是小松鼠,是我看錯了。”
玩夠了以後,林慕南騰出精力見到顧曉聞進來,轉而湊近了媽媽的身邊:“媽媽,我和爸爸去看了雙縫幹涉實驗。”
“是不是很神奇?”
“我覺得,用攝像機看光子的運動就不一樣了,會不會因為攝像機工作中有不知名的物質産生了幹擾?”
“也有這個可能。但我更傾向于認為,那些物質之間神秘的相關性是因為空間維度的原因。就像你跟爸爸的皮影戲,影子總是随着你和爸爸的手勢變化,因為它是手的投影。超距作用的量子糾纏,可能就是空間在我們所處的三維之上增加了維度,而互相關聯的粒子,存在着投影關系。”
林慕南被顧曉聞所介紹的假說迷得神魂颠倒,後來才悟得爸爸的皮影戲背後的意義。
當時,也許小家夥困惑的、擰巴的、皺眉頭的表情,為人父母看得喜愛,甚或感動,顧曉聞緊緊抱了他。
有關量子糾纏的迷題當初并沒有解開,事實上整個科學界至今也沒有将之研究明白,也許面向未來至人類的整個存在時期都可能不會有答案,但林慕南也未必就需要這個答案,隻是林、顧兩人對他的疑惑所秉持的開放态度,從不武斷地直接給出一個答案,始終對他影響深遠。
這一屆的榷談會,切磋到最後算得上精彩紛呈,獎杯頒給了林慕南、左菁華、易繁姿、路雲兮四人。
一拿到獎杯,林慕南出門就交給了白荷保管,其他三人亦是将之交托給了工作人員。
随後,宗門子弟們在歸門文竹堂配堂用了自助餐,再後是午間休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