堿在造紙的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僅能夠消除酸性,而且能夠增強纖維素纖維的柔軟性和纖維間的黏着性,從而提高紙張的質量和使用壽命。
蔡元祯按照在書中看到的方法,先是在家中進行了試驗。
畢竟這是強堿,而且這個時代又沒有測酸堿度測試紙,紙坊中天然植物堿的用量也都是根據老師父的經驗放的。
貝殼粉加草木灰提取的可是強堿,所以必須測試究竟需要放多少量才能讓出的紙達到酸堿平衡的狀态。
這個時代貝殼也不是什麼稀罕物,在戰國時期女子便會用貝殼燒成的灰作為洗面奶,也正是因為貝殼中富含的堿性物質有助于皮膚清潔,去除污垢。
為了找尋脫墨的辦法,蔡元祯已經近半個月沒有出現在紙坊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紙坊已經放棄了再造紙的制作時,蔡元祯又氣勢洶洶地殺回來了。
蔡元祯回來,自然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蔡明自然是最不開心的,紙坊從前也運作得好好的,為什麼父親非要叫個女人過來插一腳,而且還要弄些烏煙瘴氣的東西?
若是将來紙坊的名聲敗壞了,那一定與蔡元祯脫不了幹系。
跟着蔡元祯一起做再造紙的工人們心中自然是高興,反正都是在紙坊做工,不管是做楮紙還是再造紙對他們來說沒什麼太大的分别,而且做再造紙還更省力。
關鍵的點在于,跟着三小姐有肉吃。
用新辦法做出的再造紙很成功,成形的紙張潔白度和柔韌程度甚至更勝褚紙。
第一批紙焙幹的時候,紙坊裡不管是管事人還是有經驗的老師父都來觀看。
并且發出了贊歎。
“看這紙,紙漿整體交結勻細,潔白無瑕,是好紙。”
“不光如此,這紙摸起來韌性極強,遇水不爛。”
“是呀,我家大娃去學堂裡寫字用的紙還沒有這個好呢。”
彼時,所有人都對蔡元祯所做的紙表達了贊賞。
有人發問:“三小姐,那這紙叫什麼?”
蔡元祯伸手拿起了一張紙,看着輕薄的紙張被風得卷邊,沉吟了一會兒,大聲說道:“更生紙,這紙叫更生紙。”
衆人紛紛贊歎,這是個好名字。
因為更生紙的制作成本還不到楮紙的三分之一,所以在市面上的價格也遠低于當下的主流紙,一開售便被搶購一空。
蔡元祯看着市面上的反響很不錯,内心也感到十分喜悅。
這不僅僅是因為做成了一件事而感到開心那麼簡單,而是那種滿足和成就感。
木槿也很開心,她對蔡元祯說:“小姐,從前我吃到燒雞和冰糖葫蘆也會感到很開心,但都和這次咱們做成了‘更生紙’的開心不同,這種感覺我也無法形容,但就是很高興。”
蔡元祯笑着說:“那是當然,以後我們會更高興的。”
木槿點了點頭,她相信小姐。
-
更生紙總算是制造成功,也在蔡家的店鋪順利發售了。
孫秀荷總算不用成日裡看着自己女兒往紙坊跑,一天到晚和男人紮堆窩在一起。
而且經過這件事,父親對元祯的看法也有所改變,說不定将來元祯出嫁的時候父親也會多出一份力,幫元祯好好參謀參謀,在封個豐厚的嫁妝。
孫秀荷心裡高興,去買了不少針線布料,想着讓元祯好好在家裡學學女紅。
聽聞東洲府來了個從前在宮裡當過宮女的姑姑,得空也得給她尋來讓那位姑姑好教教她規矩。
孫秀荷心中的算盤打得響,卻不想蔡元祯已經有了自己的劃算。
如今更生紙在市面上反響很好,也正是她提要求的好機會,她要趁着這個時機,向祖父提出去紙坊做工的要求。
蔡元祯做好了心理建設,去了祖父的書房找他,到的時候,恰好大伯也在。
他們雖然在談事情,但看見蔡元祯來了,蔡程則表示有什麼事可以讓元祯先說。
蔡元祯看着一派威嚴的祖父,堅定地說出了心中想說的那句話:“祖父,我想要去紙坊做工。”
蔡仲似乎早就料到她有一天會提這件事,一點都沒有感覺到驚訝,隻是反問道:“去紙坊做工,你不怕辛苦嗎?”
蔡元祯迫切地說:“不怕,我若是怕辛苦,又怎麼會去做更生紙呢?”
蔡仲輕輕點了點頭,随後又将目光轉向了蔡程。
大伯是個老好人,自然是順着元祯說:“父親,依我看元祯确實是不怕辛苦的,在紙坊的這段日子我們都有目共睹。”
“而且就連紙坊的老師父都說,若是沒有三五年的經驗,也抄不出那麼平整的紙。依我看,元祯就是有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