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到了貢紙選拔的日子。
貢紙選拔分為三輪進行,當看見周世玮拿出連史紙繼續競選貢紙的時候,蔡元祯就知道這次赢定了。
第一輪是遞交紙張樣,紙造司的人會根據紙樣篩選有資格進入第二輪和第三輪的人選。
第二輪有現場觀衆投票環節,當然能去參觀貢紙競選的,自然也都是些非富即貴的文人墨客,抑或者在鑒紙方面有一定造詣的富商貴胄。
為了防止第二輪有人買通,因此現場觀衆投票的投票率隻占總數的三成,最終決定權還是在評選的紙造司的官員手上。
到了第三輪,大人物也就出現了。
因為本次貢紙競選有司正監的加入,因而也格外受到大家的關注。
蔡氏紙坊毫不費力地進入到了第三輪競選。
那是一個雨天,原本競選場地設在了戶外,這樣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紙張在日常光線下的狀态,但因為下雨,場地由戶外搬到了格調高雅的内庭。
入選總決賽的有蔡氏紙坊的澄心堂紙、周氏紙坊的連史紙、李氏紙坊的和田墨玉紙,還有程氏紙坊的開化紙。
雖然蔡元祯對自家的澄心堂紙擁有絕對的信心,但在這一日,她還是不由得擔心了起來。
王英蓮對她說過,若是她不能一舉拿下本屆貢紙權,留着她便也無用了。
此次競選不光涉及蔡紙的榮譽,更關乎着蔡元祯的性命。
等考評官員坐定之後,蔡元祯聽到蔡明“呸”了一聲,這口水是朝誰吐的,蔡家人心裡都心知肚明。
蔡元祯偷偷去打量蔡仲的臉色,發現他神色毫無異常,懸着的心才落定。
第二輪貢紙選拔的時候是沒有試紙環節的,不過是讓衆人查看紙的品貌。
第三輪則會有專人試紙,更深層次地看紙的質量和墨汁在上面的舒展性。
蔡元祯始終目不轉睛地盯着試紙的人,生怕漏掉了一個環節。
從上墨、潑水、着火、染色幾個方面試下來,澄心堂紙的表現力有目共睹,确實是所有紙中絕佳的。
雖然考評官員還有宣布結果,但大家心中都已經有數。
蔡元祯注意到了周世玮看自己的眼神,那眼睛裡除了燃燒的熊熊怒火和嫉妒以外,還有一種失落。
是技不如人的失落、是深知自己無法超越的落敗。
雖然隔得遠,但蔡元祯也還是能注意到王英蓮格外關注澄心堂紙,而且見到澄心堂紙的試紙效果,嘴角都會露出滿意的笑。
終于,在考評官的一番讨論之下,他們宣布了這一屆貢紙權的獲得者——蔡氏紙坊,澄心堂紙!
“耶!我就知道……我就知道。”
“終于……終于等到這一天了,真是上天眷顧!”
“三弟……三弟要是知道了我們蔡紙又重新奪得了貢紙權,他也一定會瞑目的。”
“我們蔡紙的輝煌……終于又來了!”
蔡家的人幾乎欣喜若狂,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
蔡元祯卻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是終于有能力挑起身上擔子的愉悅、是終于走到低谷後又重回巅峰的欣喜、是不負所托的激動……
這是二十一世紀制漿造紙工程專業的蔡元元,成為蔡元祯後最開心的一天!
當結果宣布的時候,蔡元祯第一時間去看祖父的反應。
他泛黃的眼珠有些濕潤,表情是隐忍的激動和欣慰。
蔡元祯知道,他一定也很高興!
宣布完結果之後,考評官要給獲得貢紙權的商戶授發貢權章。
因為蔡氏紙坊眼下仍舊是蔡仲當家做主,因此也是他上前領章。
偏偏授發貢權章的人是王英蓮,這不禁讓蔡元祯有些擔憂。
不過蔡仲到底是風裡來、雨裡去過的人,面對這樣的事,他依舊面不改色。
王英蓮站在蔡家人面前,身後恭敬地站着今日一同考評的太常寺卿和紙造司的人。
王英蓮舉起貢權章的那一刻,蔡家衆人紛紛下跪。
王英蓮面帶微笑地看着衆人,說道:“從前我便十分看好你們蔡氏紙坊,雖說你們一蹶不振沉寂了許久,但我知道終有一日你們會東山再起,想不到這一日來得那麼快。”
蔡仲雖然跪着,卻依舊不卑不亢,說道:“多謝王公公青睐,蔡氏紙坊能有如今,也少不了各位大人的提攜。”
這句話是客套話。
王英蓮嘴角含笑,卻笑得有些冷:“澄心堂紙的品紙我與各位大人有目共睹,你們還是不要謙虛了,這貢權章非你們莫屬。”
說罷,王英蓮将印章遞給了蔡仲。
蔡仲高舉雙手接過,手微微有些發顫。
他接過的,是蔡家人畢生夢想。
“你們起來吧。”王英蓮淡淡地說。
起身的時候,蔡元祯第一個上前去扶蔡仲,因為注意到他的腿腳有些發顫,所以擔心他起身的時候會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