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息對曲轅犁并不陌生,反而沒見過永平縣的一些犁地農具。這裡偏遠以至于一部分人并不愛種地,種地的也依舊能瞧見些使用刀耕火種的村寨。
巡查之時他還遇到一種記錄在書冊,但從沒聽說過有人使用的耕作法。
此法是将樹木的樹皮破壞,如此樹木将會凋零死亡,空出的土地便作為耕作區域,等到有餘力再處理樹木。
伐木需要斧頭,制作一把斧頭又需要石頭或者金屬,砍樹也需要技術,這是一種偷懶與取中之法。
“看來雲塵也見過曲轅犁。”陸笙從他的表情讀不到驚訝。
崔息點點頭,但他又沒有陸笙的情緒那麼強烈,“用曲轅犁竟讓阿樂驚訝至此,為何?”
“倒不是曲轅犁讓人驚訝,是本來這裡沒有曲轅犁,現在有了讓我驚訝。用這個犁意味着相同的時間内耕種的田地面積不同,用曲轅犁的耕地快,隻是尋常農戶哪有本事弄來這個犁,我猜都是謝家的。”
陸笙第一次對生産力工具的革新有這麼大感觸,從前的九鍵、全鍵手機到觸摸屏再到更快的網絡與直播的誕生,她都模模糊糊地被動接受着,今天站在這裡,看着在自己眼裡本應該普通的,甚至是略顯落後的農耕工具,心中産生了巨大的震蕩。
崔息點點頭,很難得得歎一口氣,兩個人苦笑着對視。
陸笙的意思崔息一下就明白了,這更快的耕種雖然不是一定意味着開墾更多的土地,但這一次一定意味着謝家有更多的農産品。因為時間是有限的,甚至長工的月錢依舊維持不變,但耕完地長工就可以從事其他生産,如此積累,差異會越來越大。
若有多個實力相當的鄉紳大族問題倒也不會如此嚴重,總會自己相幫自己的家族,人多力量大,可永平縣的問題錯綜複雜。有時候每一步都要想一想,想的時候自己要治的問題也在變,根本容不得想。
“早知道那走貨郎來時我就定些曲轅犁,但似乎也趕不上啊……”
陸笙一想,每一天已經無比繁忙,自己做的炭筆已經用了不知多少支,就是如此也總還有漏的事,錯的事。
兩個人互相安慰一番,事已至此,也沒辦法了,亡羊補牢吧。
把此事暫且放下,繼續在村子裡逛,陸笙發現這已經有桑基魚塘的雛形。
陸笙問了一個正在犁地的婦人,她說這魚現在就是靠天養。不過除了這裡養,村裡人弄些鲫魚在稻田裡養,稻花落的時候放水捉魚,吃起來鮮甜得很。
她忽然想到崔息那幾塊空閑的地,一部分她直接交予了豐娘處置,完全沒有耕種痕迹的且帶着個水塘的地她暫且保留着。
本來她是想叫養羊的人家先把牛趕來,讓牛吃去土地裡的野草,牛吃完以後換羊吃,羊愛刨根,吃得幹淨。這一通折騰下來,這地肯定有不少牛糞、羊糞,此時找養雞的來,把蟲子吃一吃。如此一遍土地必定肥沃不少,就是不一定趕得上水稻耕作,現在桑基養魚這個想法一出,陸笙覺得自己的野辦法說不定真能試一試,不種稻,直接改養魚。
看完情況往回走,靠近村正家的時候有一股烤雞的香味在花香中異常明顯。
到了一看,果然是葛聆在烤雞,他坐在木墩子上,聽到兩個人的腳步聲轉過頭打個招呼。
披頭散發但是面目清晰的葛聆天然有一份世外超然得清澈氣質,隻是這樣一個走在雪色之中能夠被當成谪仙人的道士初相逢時竟然像野人。
而且他現在專心緻志,眉頭輕皺又全神貫注的模樣應該是在解天象,怎麼會是在烤雞呢?
葛聆的手腕慢慢地轉,炙烤的出的油滴在炭上,一片如嫩葉的焰火刹那生滅。
“不是吃雞被抓了麼?怎麼還在吃?”陸笙扶額。
葛聆語氣理所當然:“你們給村正的錢多了,夠我烤這一次,就是再烤一次也不為過。”
崔息開口問:“明明可以逃脫,為什麼要賴着不走?”
葛聆斜一眼崔息,那眼神極其鄙視,仿佛在看一個毫無道德的人。“我又不是騙子,跑什麼,而且我知道會有好姐姐替我消災化難。”
“那你沒算出來在這會變成……呃,不勤梳洗的模樣麼?”陸笙再看一眼這小子,很難想象他之前的狀态。
葛聆目不轉睛地盯着火候,轉一轉夠火候的面以後才答:“算了呀,但這是命,有什麼辦法?”
……
陸笙有點無法理解以算命過活的人生,一切交給三枚銅錢也太違背自己。
“判斷過的,算出來的卦就是我心裡要做的事。”他再次憑空回答了陸笙。
陸笙被這兩次憑空的回答震懾到了,心裡顫顫落下一些灰,她雖然很怕葛聆回答也是算卦,“命”這個字令她難受,但她還是要問。
崔息拍拍陸笙的肩,一點點溫度滲透來,陸笙穩定心神,她問:“那你又是怎麼認出我的?”
“那自然是畫像,我師弟有你的畫像,他畫得可好了,得了你的神韻,又得了模樣,我看過就能認出來。”
“那你為何不直接來縣衙尋我夫人,偏要待在此處?”崔息捉住他話裡的信息。
葛聆把炭火撥開一點,轉頭笑道:“好大的官威,這會兒不怕村正聽到了?探花郎。”
葛聆知道縣鄉之民對他這個欽天監監正沒概念,但對縣令可敏感得很,他此番必是來私訪的,再插話他可不怕把他的事情鬧騰黃,他見到高門子弟就煩!
崔息偃旗息鼓,陸笙想再問的時,葛聆卻告饒。
“讓我安心烤完吧,再一會村正就回來了,我餓!”
陸笙和崔息固然滿腹疑問,但既然這位前監正如此抗議,那還是不去擾他,萬一他破了身份那今天豈不是要無功而返?
他們沉默下來監正卻開口了:“ 卦象說姐姐心境不穩,隻有在這裡相遇我的話才能落下,否則隻會像一陣風,匆匆來,匆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