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公一見衛晁那雙烨眸,頓生似曾相識之感,登時一愣。
莫說他,就連一旁陪同迎接的盧氏也眉心緊擰,面生疑色相問,“公子眉眼好生面善,不知可曾駕臨敝國?”
“夫人想是認錯人了。”
衛晁尚未開口,一旁衛碩便即拱手笑應,“小公叔從未離過帝丘宮一步,性情内斂不善言辭,然眼界卻是頗高,公父幾番為其議親都看不中。”
說時,衛碩眸中微光稍稍左偏,看似無意掃過了文昭,“不過聽聞齊公膝下二公主才貌雙絕,便借着此番公父染恙之機,與在下一同前來,期望玉成好事,更固我齊衛兩國之盟。”
緊跟齊公身後的伯諸聽着刺耳非常,面色鐵青,“一個衛國的微末公子罷了,他還眼光高?想一句話就要了文昭去,簡直癡人說夢。”
其怨聲雖小,卻也隐隐入耳。
涼赢聽得分明,舒雯自然也瞧出了他面浮怒容。
反觀兩位衛國公子,倒是未見不悅,似是未有聽清。
未免失禮,齊公強壓火氣咳嗽了兩聲,而後對衛碩、衛晁輕擡右臂,“難得衛國如此重視與我齊國之盟。兩位公子初到敝國,想必旅途勞累,今日本公專程設宴招待在座魯公以及兩位,煩請先行入席,他事盡可慢慢商議。”
衛晁拱手相應,“多謝齊公,敬憑尊意。”
之後,齊公便領着二人前往與魯公相會,三方緻意後,各自就席落座。
酒過三盞,橫看衛晁不順眼的伯諸,便舉樽起身借敬酒之機向其發難,“齊國與周遭鄰國邦交頻繁,在下雖見識淺陋,卻也有幸見過在座魯公及各國身具才幹的公子,可對公子您卻未有耳聞。不過衛公既委派公子代為前來,隻怕也有過人之處,願聽賜教。”
衛晁亦舉樽回敬應道,“承蒙公子謬贊,在下才疏智淺,聲望遠不如家兄。”
“哦?公子何必過謙?”
就等着這句話的伯諸,當即起了興緻,絲毫不顧及身側舒雯異樣的目光,“世人皆知,二妹文昭乃公父心頭寶,這些年各國公室貴族意欲求娶者不勝枚舉,可終究免不了自慚形穢、悻悻而去......”
位于鄰座的叔糾低聲打斷,“大哥,來者是客。”
伯諸卻滿不在乎,反倒白了他一眼。
一直密切觀察衛晁的文昭,莺聲輕笑,“公子不必多心,大哥是想說您既然能代替衛公前來,必有過人之處,實無他意。”
在場的涼赢自然聽得出文昭話裡有話,表面吹捧,實則意在試探。
“正是。”
有了文昭出言解圍,伯諸見婢女正陸續依次盛盤上菜,便離席緩步往衛晁席前一步一語,“就好似我齊國的名菜炙羊腿,人人都知其濃香味美,卻也非人人都有此口福的。”
齊公自是不喜,便欲出面制止。
“君上,您袍繡濕了。”
剛想起身,齊公便聽身側盧氏輕聲出言提醒,擡臂一瞧卻并無潮濕,這才見她沖自己微微搖頭,示意不要幹涉,隻好繼續安坐旁觀。
行至衛晁案前,伯諸自婢女盛盤上端了那碟羊腿,向衛晁面前緩遞,“公子請用。”
此景入眼,叔糾不免淺歎,“大哥看來是非要讓公子晁難堪不可了。”
涼赢不解其意,卻也不好開口。
不過同樣有着相同疑惑的舒雯,就沒那麼多顧忌了,微微側身低問,“叔叔此言何意?”
叔糾亦低聲輕答,“大哥自幼膂力不同常人,放眼臨淄罕有敵手,想要從他手中拿過那碟羊腿絕非易事。”
“如此也好,”聽罷此言,文昭酥臂抵案輕托面頰,一副看熱鬧之态,“若是連這點能耐也沒有的話,自然也就無顔再提婚約之事了。”
舒雯方明伯諸用意,不禁面向文昭淺淺一笑,“公主與夫君果真是兄妹情深。”
稱羨之餘,舒雯也暗暗替這位無辜的公子晁捏了把汗。
回想梅洲種種,涼赢一臉淡然,毫無憂色。
遠觀衛晁緩身而起,與伯諸隔案而對,輕擡右臂手向漆碟。
伯諸咧嘴一笑,眼看衛晁指尖繞貼碟邊遊走,直至手腕被強力擰動,一時疼痛難忍。
衛晁順勢輕轉漆碟,自然将其接了過來。
寬袖遮手,誰也瞧不見方才短短一瞬究竟發生了什麼。
“多謝公子。”
單手輕托漆碟,衛晁将其擱于案上,鄭重向其行禮緻謝。
眼前一切赫然映目,連同叔糾和文昭在内,所有熟知内情的人都驚愣難語。
反觀伯諸面容難掩扭曲之态,嘴角微抽,右腕麻木幾乎沒有知覺,隻得藏手于袖背在身後,一字一句自緊咬的齒縫中硬生擠出,“未曾想,公子真人不露相。”
面對伯諸怒火滿睛,衛晁确實眉目如常,看起來波瀾不驚,反倒謙聲笑道,“仰賴公子一番盛情。”
右手知覺未複,又是大庭廣衆之下,伯諸大受挫敗卻又發作不能,隻得悻悻回座仰頭悶飲。
不料衛晁竟能讓伯諸吃了悶虧,涼赢暗觀文昭臉上已不見先前從容寫意,正拇指抵唇輕咬指尖,重新審度這位初次謀面的所謂衛國公子。
移目魯公時,文昭發覺他一直緊盯自己,滿副心花怒放之态,烏眸一轉便笑向衛晁,“今日難得有此三國會盟之盛事,我齊國身為東道,待客之禮不容有疏。稍後我想于宴前舞劍娛賓,不知公子可否賞光譜一曲雅樂助興?”
“姐姐,這......”
“堂堂一國公主,行事竟如此無狀,非要丢盡我齊國公室的臉不成?”
方見叔糾一臉難色,盧氏更是面色暗沉,低聲訓斥文昭,“還不與我退下?”
與之相反,魯公卻興緻盎然,“本公早就聽聞二公主才貌雙全,今日有幸能夠見識其舞姿,也算是不枉此行了。”
見魯公都如此說了,盧氏也不好多言。
齊公側面看向衛晁,“小女自幼為本公嬌寵慣了,任性妄為還請公子見諒。”
衛晁淡笑起身,對着齊公緻禮應命,“難得魯公有此雅興,若是不棄在下琴藝粗疏,自當為公主效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