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奉皇遺事 > 第75章 七十 分地

第75章 七十 分地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許仲紀終于打起了傘,遮的卻是桌案。那人在案上張開卷軸,大筆寫上名字,齧指按上手印,大聲道:“有意者,請來和我!”

百姓紛紛湧到台上。梅道然站在人群中發愣,喃喃道:“陛下何故謀反啊……”

人群散去直到天色熹微,雨也停了,蕭恒和許仲紀說了句什麼,正見梅道然招了招手。

見蕭恒下台走來,梅道然也倒了一鬥笠的水,打了個噴嚏道:“陪淋一晚上,夠意思吧?”

蕭恒掐指哨了一聲,雲追便從巷子裡奔跑出來,見了蕭恒就甩鬃毛,還禍及了梅道然這條池魚。蕭恒笑着安撫它,對梅道然說:“還歇腳嗎?”

“累倒不累,”梅道然擦着臉上水漬,“再往哪去?”

蕭恒翻上馬背,道:“三大營駐地都走一遍。咱們兵分兩路,你去松山找英英,我向北走西塞。先跟他們講好,到時候百姓聚衆,不許傷人。你再挨家挨戶地問,直接帶人去州府要求分地,聲勢鬧得越大越好。”又道:“不要暴露身份。”

梅道然說:“這可是咱們的老地盤,還有問題?”

“自家沒問題,周邊不一定。”蕭恒道,“年前我派兵發放冬糧,從遞上來的折子看,大多數的地都沒有分到百姓手裡,又被當地豪紳重新圈占。潮州、西塞、松山三地之所以執行無誤,一是因為我的地方,他們不敢。二是因為這三地沒有世族。”

早就收拾幹淨了。

梅道然遠遠望見許仲紀,也揚了揚手臂,邊問道:“土地分配有問題,陛下直接下诏追責地方官不就完了。大張旗鼓來這麼一套,還遞萬民書?”

蕭恒笑道:“要唱戲,得自己搭個台階出來。”

這是李渡白該操心的事,梅道然懶得管,隻問道:“你這麼煽動他們,就不怕真的反了?”

“不會。瑤州臨近潮州,潮州營數萬重軍就在當地,仲紀又在此鎮守,頗有威望,沒有人敢輕舉妄動。而且分地之事解決,瑤州官民沖突淡化,還沒到生死存亡的關頭。”蕭恒望着放晴的天空握緊缰繩,“藍衣,興亡百姓苦,最不想打仗的是他們。誰不想安穩過日子。”

梅道然也歎口氣:“來個豐年吧。”

***

蕭恒再度回京就到了入冬。連衣裳都來不及換,先回甘露殿看兒子。

他邊走邊解着大氅,也聽見殿内有人聲。簾子打起來,便見李寒正坐在榻邊提筆寫什麼,任蕭玠在他膝頭爬來爬去。

李寒剛擱下将筆,手法有些生硬地攬起蕭玠,擡頭看見蕭恒時神情沒什麼變化,指了指他道:“臣前幾日教的殿下什麼?對,這是爹,叫爹。”

蕭玠眼珠骨碌碌一轉,忽然叫了聲:“耶。”

“是爹,屠可切。[1]”李寒想了想,“好像也沒什麼不對。”

蕭恒腳步停了一會,眼睛黑黢黢地看了會蕭玠,臉上有些茫然,指着兒子問道:“會叫人了?”

“殿下聰慧,尤勝尋常嬰孩。”李寒手背上沾了滴墨,欲抱蕭玠遞給他,反把蕭玠臉給蹭花了,“臣教了半個月的‘爹’,殿下無師自通,每次都把‘耶’叫得極其精準。”

蕭恒笑着把兒子接過來,道:“這叫有良心,就該先叫‘耶’,對不對?”

李寒輕聲啧了下舌,從盞裡拿了個橙子慢慢切。

蕭恒一去連月,蕭玠本該認生了,如今叫他抱在懷裡,對着一身泥味汗味居然高興地叫了聲:“爹。”

還是親爹管用啊。

那橙子挺酸,李寒面無表情地吃完了。他把橙皮切得完好,攤在案上正是一片白心金瓣的花盞。他這才開口道:“臣還是得先跟陛下禀報君父之務,再放陛下去做人父。”

蕭恒碰了碰兒子的額頭,将他遞給阿雙。再轉身,李寒已抱了一堆文書來,“陛下和藍衣各行一道,共巡南北二十餘州。前腳剛走,後腳農戶就鬧起來,萬民書就遞到了臣這裡。”

他遞給蕭恒一看,“陛下,老奸巨猾啊。”

二十餘份書件,打頭的署名都是“阮道生”。

這是蕭恒早年用過的化名。

蕭恒從他對面坐下,問道:“朝中有什麼動作嗎?”

“全賴陛下聖明,先從自家開刀。這些州道是陛下本家,世族樂得看熱鬧,一應推到臣這裡。”李寒笑道,“好了,陛下可以‘迫不得已’、‘被逼無奈’重新分地了。”

蕭恒拿起那朵橘子花,叫它泊在掌心,輕聲道:“世族所倚重,一是土地,二是選士。前者是财産,後者是聲望。青公變法前,世族便以九品中正制壟斷選士百年之久。青公新開科舉,二制同行,不過六載兩屆,第三次便土崩瓦解。”

李寒沉吟片刻,問:“陛下覺得,科舉是錯嗎?”

“不。”蕭恒斷然道,“正因為撼動了世族利益,才會被打壓到直至廢除。阻力越大,越能證明這是條正确的路。”

四目相對。

李寒将一份折子轉過去,把筆遞給他,“陛下改元,太子即立,此國朝之大喜。臣奏請陛下開恩科。”

蕭恒沒有猶豫,提手走了個允。

***

正是這個冬日,轟轟烈烈的“奉皇變法”揭開序幕。與其後續的雷厲風行相比,它的開端堪稱潤物無聲。所謂的“農民起義”始于瑤州,是故當土地變革從蕭恒的本營開始時,世族視其為新天子的惱羞成怒。而科舉選士已有先例,也沒有引起太大轟動。

正因如此,狡猾的狐狸們沒有及時發現新天子呼之欲出的野心。等他們察覺并有所舉動,哪怕改變了天子的人生軌迹,也隻能看着變法的車輪呼嘯而過,把他們軋進土裡。

先賢浴血奮戰至此,我輩唯有蹈火以繼之。

就算見不到天亮,起碼讓後人踏着我們的肩頭走上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