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刺客轉職攻略 > 第1章 一

第1章 一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另外的兩名仵作一個告了假,一個被您借給了旁邊的惠縣,是您說建京治安好,他們閑着也是閑着,還不如去給人幫幫忙。”

建京府尹擦汗的手一頓,偷偷用眼神示意通判不要再說了,對方卻一本正經繼續道:“需要我通知人叫他回來嗎?”

府尹狠狠瞪了他一眼,臉上有些挂不住,索性不去看他。府尹望着眼前這廣闊的河面,在經過船上那副場景的沖擊後,他總覺得這幽深的河底有什麼殘肢斷臂,正在朝自己招手。

他最近很長一段時間應該都不想吃魚了。

“你通知下去,讓人将那斷肢小心包好,帶回衙門再驗吧。”

通判應了聲是,正準備吩咐了下去,一旁的府尹卻又立馬改了主意。

“算了,法不可違。“他說,“還是先派人在這一段繼續撈撈看吧,說不定能有什麼發現。”

“是,大人。”

通判的話音剛落,河岸邊看熱鬧的百姓之間,卻一片嘈雜。

“什麼人?!”

“官府查案,閑雜人等回避!”

所有人的的注意力都被岸邊捕快們此起彼伏的呵斥聲吸引,擡眸望去,站在捕快們對面的是兩個男子,其中一個身着紫袍,五官精緻長相俊美,面上卻帶着幾分好奇,正用那扇子抵在額上擋着日頭不住地張望,而他身側的男子穿着鴉青色的衣衫,腰上佩着長劍,模樣冷峻,看樣子應該是個侍衛。

衆人紛紛在腦海中快速将自己知道的建京城裡所有好看的公子哥們都過了個遍,卻沒有一個能和眼前人對得上号,也沒有幾個能觸及眼前人的風姿。不少人覺得這男子的模樣帶着幾分熟悉,卻怎麼也想不起來,直到那男子身邊的侍衛走上前,将拿在手裡的令牌展示給擋在自己面前的捕快。

在大梁,身牌就是身份的象征,由官府統一發放。但隻有得了官身的才能在自己的身牌後面刻上自己的官職外加上一個大大的“令”字,因此他們的身牌也被稱之為“令牌”。不同的官職使用的令牌材質也不同,隻有官職越做越大佩戴的令牌才能越來越豪華。而達官貴族間皆以禦賜金牌為榮,不管是挂在腰間還是拿在手上都金燦燦的,晃得周圍人想不注意到都難。

但有一塊令牌,它巴掌大小,通體碧綠,顔色均勻品質上乘。多年以前它曾被人挂于腰間,那人騎在高頭大馬之上,在建京城百姓的歡呼聲中一路從城門口走到了皇城外。

現在它被拿在眼前這個侍衛的手上。

侍衛還未說話,圍觀群衆裡已經有人認出了此物,替他說了出來:“是祁國公!”

周圍一陣喧嘩,聞訊而來的府尹聽到這裡總覺得自己額頭上的汗更多了。

所以剛剛他們建京府的捕快是呵止了祁國公和他的侍衛?

這可是祁國公啊!

但很快他似是想到了什麼,原本那短暫的慌亂消失得無影無形。

在大梁,無人不知祁國公。

祁國公方家是有名的将門之家,祖上跟着太祖皇帝南征北戰,立下從龍之功,成了大梁第一位獲封的國公爺。後來爵位世代沿襲,每任祁國公也都不負先祖之名,皆骁勇善戰,威名遠揚,尤其是上一任祁國公方明淮,襲爵時未滿十五,卻能統率千軍,一局擊退了趁亂來犯的北越軍隊,從此鎮守邊境。十七歲時,他接連拿下了北越七城,逼得北越王不得不派使者進京求和,北越王世子入京為質。

他治軍嚴明,戰功赫赫,是大梁百姓心目中無人能敵的玉面戰神,坊間巷口傳唱着關于他的歌謠,歌頌着他的豐功偉績,連帶整個祁國公府也是鮮花着錦之盛,後來聖上還特意為他頒布了“明淮之令,如朕親臨”的诏令,一時間風頭無兩。他就像是矗立在大梁百姓心目中的一根定海神針,隻要有他在,百姓就堅信沒有大梁打不赢的仗,也正因如此,當他的死訊傳來時,衆人這才反應過來,原來所謂的戰神也是肉體凡胎,戰神也會輸,戰神也會死。

方明淮死時,年方二十。

他的死,讓朝野上下感慨英雄薄命,讓邊境百姓人心惶惶,讓沉寂多年的北越死灰複燃,他們抓住時機大肆進攻,奪回三城。

于是衆人再次将目光投向了方家,而方家,也不負衆望,順勢推出了方明淮的胞弟,當時已滿十七歲的現任祁國公方明遊。

然而這位祁國公的表現,卻遠不及前任亮眼。

雖然他同樣打了勝仗,同樣擊退了北越,同樣鎮守着邊境,但方明遊的兄長在他這個年紀,已經拿下北越七城,可他呢,卻連那被奪走的三座城池都打不下來。

他們将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不是為了讓他當個固守自封的将領。

有人對此頗有微詞,甚至有傳言稱方明遊之所以能打勝仗,是因為有他兄長留下的門客幕僚在一旁幫着排兵布陣,有他兄長留下的将領和兵馬在前線奮勇殺敵,這一切都是因為前任祁國公的高瞻遠矚,隻是奈何他英年早逝,所以這現成的功勞才都被方明遊一人攬了去。

流言席卷了建京,很快便蔓延至整個大梁,一時間衆說紛纭,有人說這場仗有沒有方明遊都能赢,也有人說北境已安穩數年隻是因為一時沉溺于前任祁國公早逝的悲痛才慌了陣腳讓北越有機可乘,說來說去,大多數人的意思都是一緻的——有沒有方明遊,這場仗其實都能赢。

盡管聖上的封賞很快就送到了祁國公府,但流言不但沒能止住反而愈演愈烈。也有人替方明遊辯駁,隻是那辯駁的聲音太少太小,很快便被那質疑之聲吞沒,再無聲響。方家人閉門不出,祁國公府一時間門可羅雀,不複當年。

因此,當象征着勝利的捷報越過北境的風雪,帶着建京的初春,抵達滿朝文武的面前時,并沒有引起太大的轟動。

他們早就習以為常。

人啊,一旦太過容易得到某些東西,便會對它們的失去耿耿于懷。

他們為方明淮的逝世扼腕歎息。

可惜了,果然世間再無第二個方明淮。

——但大梁,不隻有一個能守城的武将。

所以三年後,當一份寫滿思鄉之情望能彩衣娛親的奏疏被放在了梁承帝的案前時,他大筆一揮。

準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