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康熙側臣·納蘭容若傳 > 第90章 第90章

第90章 第90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會試開考當日,貢院。

納蘭很早就來到了考場,他坐在中間那列正數第三的位置上,閉目養神。

格爾芬卻是不拘一格,奔走在從别處而來的“異鄉考生”之中,活躍氛圍。

等到全部考生到場,衆巡考小吏确認完他們:身份無誤、所攜帶之物無舞弊之嫌、精神狀态無異常之後,便有禮官敲響了三下銅鑼,預示着考試即将開始。

徐乾學和蔡啟僔兩位大儒,一左一右坐在主考官的特設位置上,深情凝肅。随着司禮大太監的一聲喊:“皇上駕到——”這兩位大人就迅速起身相迎,台下的舉人們亦是按照禮數站起,紛紛向康熙皇帝行禮。

禮畢之後,徐乾學回到康熙皇帝的右側就坐,他特别想對諸位舉人說句話:“爾等今日是得了福氣,皇上的龍顔,可不是誰都能随便見得到的!”

禮官高喊:“風和日麗,會試将開,上有文曲星君加持、下有當今天子福澤,爾等諸生,幸甚矣。”

衆舉人向康熙皇帝和兩位考官行注目禮。

禮畢,衆舉人隻聽見有連續九發禮炮鳴向空中,聲音不大不小,派勢卻是十分到位。也許真的如禮官說的一般,這是吉兆。

司禮大太監站出來道:“請諸生恭聽聖言——”

康熙皇帝把目光從納蘭身上移開,對着衆舉人道:

“爾等都是俊才,一路闖關至此,想必已是胸滿文墨、懷抱大志。今朕親自監考文試,意在傳承與弘揚曆代皇帝之做法,開創‘莅臨貢院,觀試有終’之先例。爾等不必惶恐,不必擡頭觀望,朕與兩位考官,今日不過是擺設,爾等才是發揮能力之人。”

衆舉人齊聲道:“學生等謹聽聖言。”

禮官鳴鑼一聲後,康熙皇帝就氣場十足地宣布:“開考——”

衆舉人這才敢翻開桌面上的考卷來看,仔細醞釀作答之言。

康熙皇帝隻見:納蘭容若坐得筆直,行筆姿勢優雅,文思通暢,比别的考生都要更快地入題、拆題和解題。

康熙皇帝勾嘴一笑,心想:

朕的納蘭果然是雷打不動的“大清第一才子”,别人尚在苦思冥想之中,他卻已經成竹在胸,隻待将對《策論》之題的見解寫就、把朕特别命制的《四書五經》填空題得出正解。

天下有納蘭容若一人,足以撐起大清文壇的門面。

翰林得納蘭容若一人,卻是朕失貼心陪臣之遺憾。

留下來。留在朕身邊。

不可放。放之即所失。

康熙皇帝閉上了眼睛,他好似見到:

取得功名之後的納蘭,再也不是穿着自己所特許的私服行走在皇宮中,而是穿着跟徐乾學一樣的翰林院官服,在一方天地之中做着他喜歡又擅長的事情。

納蘭才高八鬥卻沒有一絲高傲之氣,他溫潤如玉且春風化雨,憑借出色的成績獲得那些資曆比他要老許多的大儒們的一緻好評……可是,到了後來,卻演變到了君臣水火不容不容的地步,因為一個人:明珠。

朝珠線斷,一陣刺耳的聲音響起,不知是在争執中誰對誰先動了手。

或許是自己一劍沒往納蘭的脖子上砍下去,而僅僅是挑斷了他戴着的朝珠的串線;或許是納蘭對自己這個皇帝忍無可忍,一心求死,才以下犯上用劍切斷了自己的至尊朝珠的金絲線。

若說“皇後斷發”是該廢該死的大錯行,那麼“朝臣斷珠”則是臣子該殺該誅的特大罪。

康熙皇帝不由得渾身一抖——

朕和納蘭,會發展到那一步嗎?

“皇上。”徐乾學小聲叫了一句,提醒道,“切勿在衆舉人們面前失了威儀。”

“朕知道了。”康熙皇帝自然是不會提及自己顫身的原因。

隻是,出于對納蘭惜愛與保護,康熙皇帝開始慎重地琢磨起一個問題來:

該不該讓納蘭容若入翰林?

*

納蘭提前交了卷,在還剩下半柱香的時間裡,消失在了康熙皇帝面前。

康熙皇帝因為說過要“從始至終地觀考”,所以并不能“君言有戲”地離場去追問自己的陪臣。

“去把納蘭容若的考卷拿過來,朕要親自批閱。”

康熙皇帝才要說出這句話,就忽然意識到了不妥。

納蘭的考卷,按照考試制度和規矩,應該經過:專人謄寫、封存姓名、裝訂成冊這三道程序和交由征夫考官判閱之後,位列前十,才能呈到皇帝手裡。

徐乾學道:“皇上,愛徒容若才思敏捷,先成文章和先交答卷也是有的。臣以為,您不必為他擔慮。”

“由得他去。”康熙皇帝裝出氣憤的态度,“但凡他眼裡有朕這個皇上,也不敢提前走人!”

反觀索額圖的次子格爾芬,卻仍舊是一絲不苟地在答題。

在阿瑪的威逼下,格爾芬雖然表面上浪蕩反抗、羞辱門楣,暗地裡卻是真的一心向學、孜孜不倦。

格爾芬以納蘭容若為榜樣,私下常去“花鳥風月樓”的雅室内向他讨教學問。納蘭留給格爾芬的印象是:

公子文質彬彬,言語溫溫然,态度親和,不可多得。

禮官宣布考試結束的那一刻,康熙皇帝站了起來。

衆舉人侯在座位上,等待巡考小吏回收試卷。

——朕的心中空落落的。

——衆舉人過後可以把酒言歡來放縱自己,可是朕,回到深宮以後,又将會重複日複一日的單調生活。

康熙皇帝低頭看向自己身上的黃袍。

要是自己此刻不是皇上,而是“滿清第一貴胄”三爺,是不是就可以去“花鳥風月樓”找納蘭,包下整個場子,隻留一番屬于兩人之間的閑話風月?

*

納蘭并非像康熙皇帝想的那般去了“花鳥風月樓”,而是直接回了家。

今日是他的貼身侍女顔袖雲的生日。

他為她定制了一支親自設計圖樣的珠钗,現在就去往納蘭家名下的細工鋪子裡取;為她準備了一首詞,打算當面寫下來贈她。

這以後,考場那邊的格爾芬一身赤膽,竟然直接攔了康熙皇帝聖駕,大聲道:

“皇上,奴才阿瑪想叫奴才進宮去當二等侍衛,奴才不怕父子反目,一切聽從皇上的意思!”

康熙皇帝忽然大喜,拍着格爾芬的肩膀道:“朕想到辦法啦!”

也不怪那索二公子沒規矩,便大步而去。

格爾芬呆然地站在原地,他哪裡知道:

康熙皇帝的意思和注意力完全不在于在他,而收到了他的啟發,得出了一個留住納蘭性德的好方法。

——讓納蘭成為朕的侍衛不就好了?

——他的形象氣質賞心悅目,讓他挂一個侍衛的虛職,不必讓他吃站崗和跑腿的苦,隻需讓他繼續當個實質意義上的陪臣:呆在養心殿裡看書寫字、拈花菩提、論策山河,或是随駕出遊、出征、出獵、出巡……就好,如此朕就能跟他形影不離。

*

容若踏入家門,穿過渌水亭,往自己的房間走去。

入内,容若見到了為悅己者容的袖雲。

“公子回來了。”

“今日我提早交卷,回來的早。袖雲,我有禮物要送你。”

容若帶着喜悅,拿出首飾盒子,在袖雲面前打開,裡面是一隻精雕細琢的粉瓣菡萏珠钗。銀柄香片黃蕊,綠萼細珠金線,那麼美那麼生動,那麼真那麼深摯。

袖雲對公子的禮贈珍惜備至,愛不釋手。

“到妝鏡前,我幫你戴上。”容若引她往前走,“芙蓉随風多搖曳,長亭渌水壓微波。還看佳人嬌媚好,碧姿鴛影粉面托。”

“公子還跟尋常一樣,把荷花稱作芙蓉。”

“我喜歡水,更喜歡清水出芙蓉。有時候我倒是怕,怕自己太癡太嗔,離芙蓉太近,連自身掉落進了池中都不覺得。”

“公子近水的時候,袖雲會在不遠處守着公子。”

妝鏡之中,映出了袖雲的美麗容顔。

容若覺得,任何的溢美之言都不算是真正的打動人心,莫不如是:彼此間的相視與近處(chu,相近相處),才能動人與傳真(傳遞真心實意)。

袖雲亦是感動,原本照着她的身份,雖是明府的大丫鬟,但也沒法光明正大地過生日,好在是公子年年記得,别出心裁,贈禮不重樣,都是寓意豐富、能夠送進她心坎裡去的東西。

菡萏,别名清荷、蓮花。

寓意:主仆之間“和”諧與共,好運“連連”。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