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沒想到青丘之國物産豐饒,氣候得宜,連綿起伏的山巒中除了繁衍着各種各樣的妖怪種族,還居住着一些人類。
這裡不僅不荒涼,甚至稱得上繁盛。
至于長輝神君廟,更是随處可見,基本每隔一條街便會有一座神廟。
神廟或大或小,但不論廟宇大小,其中供奉的長輝神君像俱以金身塑造,香火不斷,莊嚴無比。
自進入青丘地界之後,路之遙便牢牢牽着朝玦的手,不許她到處亂跑。
然而此地繁盛,有許多新奇的玩意兒吸引着朝玦的注意,她卻隻能老老實實跟在路之遙身邊,一步不能離,難免氣悶。
直到行至神君廟前她都苦着個小臉。
可惜路之遙并不買賬,仍然牽着她的手不肯放。
青鸾從他的舉動中意識到青丘并不似他們肉眼見到的這般平靜安甯,否則路之遙也不會如此緊張。
再想到出發前朝玦曾言,以前路之遙從來不肯帶她進入青丘,想來也是因為青丘并不安全的緣故。
進入神君廟後,她注視着高台上帝宣的金身發了會兒呆。
帝宣生得文弱,容貌比女子還要秀麗,因常年耗費靈力鑽研陣法,整個人看起來瘦削蒼白,便連天君都曾嫌他不夠英武,哪裡如這金身像般虎背熊腰、魁梧健壯?
想必是因為他拯救大荒子民于水火之中,在這些人的想象裡他便是這般魁梧奇偉的模樣吧。
思索之際,一位老丈挎着籃子踏入殿中,在神像前虔誠進香,閉上眼睛念念有詞:“祈望神君庇佑,大荒魔氣不侵……”
待他祈禱完畢,青鸾上前問道:“老伯,請問大荒當真出現過魔氣嗎?”
那老丈眯着眼打量了青鸾一番:“你們不是大荒中人,是從海内來的吧?”
“正是。”青鸾點了點頭:“我們聽聞大荒曾有魔族始祖之息現世,所以來此一探究竟。”
老丈長長地歎了口氣:“丫頭,你們既是海内之人,跑到這裡來做什麼?這裡可不是什麼好玩的地方,幾百年前當真是有始祖之息現世的,若非長輝神君前來鎮壓,恐怕這裡早已變成了白骨遍地的修羅地獄。”
青鸾連忙追問:“敢問老伯,你可知曉那始祖之息最早在青丘何處出現?長輝神君又是在何處鎮壓的它?”
“就在青丘國都的最中央啊,那原本是青丘最繁華的地方,可是現在已經無人再敢涉足了。”那老丈沖青鸾擺了擺手,苦口婆心勸她:“姑娘,我勸你也别去。雖然長輝神君鎮壓邪祟的法陣仍在,可那底下壓着的畢竟是始祖之息,實在是太危險了。”
路之遙在一旁問道:“既然此地如此危險,你們為何不撤離?”
“熱土難離啊,我們是大荒的原住民,與那半路搬遷至此的青丘國人不一樣。這是我們世世代代生存之地,哪能說走就走?”老丈又歎了口氣,不過他的聲音裡倒是飽含希望:“天君曾親臨此地,親口告訴過我們九重天宮會有解決之法,讓我們不必過分恐慌,隻要别靠近那鎮壓魔氣的法陣就好。再說了,雖然長輝神君自昔年布陣之後再也沒有現身,但他神息尚存,至今仍在庇佑着大荒子民呐。”
聽聞法陣仍在,帝宣神息尚存,青鸾不由心中一喜。
這說明帝宣尚未隕落,即便他情況不妙,也至少留有殘魂于世。
隻要靈魂沒有徹底湮滅,總會有複生之法。
路之遙聽完卻是微蹙眉頭,嘴角揚起一抹冷笑。
九重天宮會有解決之法,這天君老兒扯起謊來真是越來越娴熟了。
“我們走吧。”得到了想要的信息,青鸾立馬同那老丈告辭,轉身離開神廟,馬不停蹄地朝他所說的國都最中央走去。
果如老丈所言,越靠近國都的中心地帶,人煙反而越是稀少。百年間不曾有人靠近的街市樓閣,早已被草木覆蓋。
青鸾行至此處便放慢了步伐。
她已經感受到了帝宣的氣息。
他留下的法陣就在這附近。
“尋到帝宣之後你打算如何?”路之遙突然問。
“确認他的狀态。”青鸾回答得很快:“然後想辦法帶他離開。”
路之遙颔首沉默,沒有說話。
青鸾吸了口氣,自顧自地道:“我知道以我的能力根本無法對抗始祖之息,但我一定要想辦法救帝宣出來,我一定要帶他離開。”
路之遙沉默了好一會兒才意有所指地問:“你相信他是被困在了自己所設的陣法中?”
青鸾停下步子。
“你想說什麼?”她苦澀地笑了一下:“如果不是被困在了法陣中,那這麼多年他都不曾現身的原因就隻有一個。”
停頓了一下,她有些艱難地道:“我不願意相信他真的已經隕落了。”
路之遙又問:“為了一個并不确定的猜測讓自己身涉險境,值得嗎?”
青鸾轉頭望他,眼眶已微微泛紅。
她說:“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