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艙和潛水機器人同步下沉。
周夏則平躺在沙發上,戴好頭盔。
耳邊的雜音忽然變得又悶又遠,眼前的視野急劇縮小,身上一片冰冷粘膩。
他的意識很快消失,就像身體所有設備在很短時間内全部下線。
可瞬間,視覺最先恢複,“眼”出現了一道盤旋曲折的隧道。
它是合金内壁,觸感光滑,散發着金屬特有的氣息與光芒。
海水的涼意最先從機器人四肢傳遞過來,他的意識一點點擴散。
周夏嘗試着搖晃頭腦,慢慢找準了對這具身體的控制權,初步收斂住洶湧外散的思維。
接下來,機器人身體上的諸多感受,都将通過各類傳感器給到他。
海面科考船上,盧映雪和同伴們都附身注視着緩緩下沉的機械,唯恐出現一絲意外。
有人問:“沉到300米需要多久?”有人答:“十幾分鐘就夠了。”
一問一答間,有一艘破舊的中型輪船像幽靈般,突然出現在離科考船僅有三、四米的地方,簡直像從海底冒出來的。
隻見船頭站着位女士,雪白整齊的頭發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她的身邊,一個身材魁梧猶如黑熊般的男人,歪着脖子,用一架重型機qiang瞄準着科考船。
眼前乍然出現這樣的一幕,不少人都被那黑洞洞的槍眼吓得打了個激靈。
盧映雪強笑道:“邵太太,這是什麼意思?”
對方的聲音冷冰冰:“過河拆橋的事情,你們做得還少嗎?把周夏送過來!”
盧映雪背後傳來“嘩啦啦”上槍栓的聲音,都是些便衣軍警。
他剛想嚴詞拒絕,隻聽對方冷笑道:“你們也不想今天的計劃被B國的深淵基站發現吧?”
盧映雪做了個手勢,示意身後的人稍安勿躁,這才打電話向博士彙報。
通完電話,他的臉色很難看,話也不說,隻是沖對方點下頭,示意他們派人上船。
随即有人登船上來,其中一個竟然是保爾,還沖盧映雪做了個鬼臉。
周夏此刻的五感已經完全恢複。
潛下去之後聽到了很多奇怪的聲音,比如“咔嗒”、“嗡嗡嗡”、“轟隆隆”。
他推測這是因為水下的聲音傳遞會比陸地上更多也更快,所以方圓百裡的噪音都能聽見。
“你還好嗎?”耳麥裡傳來陸世風問候。
“挺好的,腰上還給我栓了條電纜,勒得怪不舒服,”周夏抱怨。
“你那裡怎麼樣?”他問。
“密封艙裡氣體密度太大,壓得骨頭疼,做動作和遊泳一樣,”陸世風回答。
他原本想說幾句親密話,轉念一想,彼此間的對話船上都能監聽到,現在得小心,必要的時候還要靠手勢聯絡。
隻是現在根本看不見彼此,看來已經到海底無光帶了,起碼在200米以下。
也可以認為是進入了“深海”。
周夏感覺到輕微的水體波動,心說:難道有大型生物?
無光帶的主要動物也就是鲸魚、大王烏賊等。
不過眼下他沒有聞到特殊的味道,也沒察覺出什麼注視和敵意。
于是他打開身上的光源,在漆黑的水下掏出來一條光道——光圈裡有不少浮遊生物,就像陸地上光斑裡的灰塵那樣,飄來飄去。
随着光線的擴散,他還看到約莫十米外的密封艙,以及更遠處有個個圓圓腦袋長“翅膀”的筒狀金屬身體,後面還拖着天線尾巴,樣子有些呆萌。
這應該就是水下滑翔機。
它負責把網絡信号從陸地傳過來,再把周夏“看見”、“聽見”的訊息傳出去,并保證他的意識能附體機器人。
陸世風小聲道:“看,下雪了。”
原來剛才的光圈裡,那些浮遊生物竟然是“海雪”!
周夏把光源緩緩轉動,擴大了視野,隻見無數“雪花”正紛紛揚揚下個不停,甚至還能看到成串成串的“雪片”在海水中飛舞。
他們兩個常年居住在熱帶,此情此景都特别稀罕。
尤其是在飛舞飄揚的“雪花”中,還不時飄來一些形态怪異的海蜇,有葵花狀的,有皇冠狀的。
耳麥裡傳來盧映雪的警告:“别朝海雪密集的地方過去,它是微生物分解的絮狀有機物,密度非常大,不管是人還是機器都很容易被包裹住,像糖漿一樣。”
周夏回應道:“收到。”
與此同時,他發現“地面”不停地朝上冒氣泡,而且越來越多。
眼前的海底世界,如同一口架在爐子上的鍋,水燒開了。
這個他在培訓中就有所耳聞,甲烷氣泡是海底有機物沉積層中冒出來,從高壓處上升到低壓的過程中,會逐漸擴大,有時簡直就像一門大炮那樣向臉上噴氣。
陸世風操縱着密封艙緩緩後退,叮囑周夏道:“氣泡多,說明這下面有一個很深的海底沼澤,還是先離開這裡。”
深度應該是到了,然而具體位置,還要再按圖索骥。
盧映雪道:“先找到最大的熱液口。”
周夏向他确認問:“熱液口,是一個噴着黑煙或者好像在冒火的煙囪?”
可海底真會有這樣的地方嗎?
他突然覺得腳底傳來一陣炙熱,忍不住叫出聲:“哎,好燙!”
陸世風幽幽道:“你不能這麼大大咧咧,不把機器人的胳膊和腿當回事兒,你要假裝那就是你的肢體。”
周夏立即把機械手臂縮回來,誇張道:“好燙啊,好燙啊,要燙出水泡了,要燙熟了,我演得像嗎?”
其實他是回答密封艙那人的,盧映雪的聲音卻傳了過來:“演得好假。”
周夏頓時覺得海底下實在太擠了,兩人足以,多出來的第三個聲音實在太煩了。
陸世風的聲音又傳了過來:“你看,身後7點鐘方向。”